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18-11-27邓礼胜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政治思想

邓礼胜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广西 柳州 545007)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之外,还要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使其养成日常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还应将体育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 高校体育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课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意识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具体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渗透思想政治思路。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思想教育课程,还能从中探索出必要的规律,并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形成专业的指导思想,督促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促进教育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1.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蔓延,世界各地的外来思想涌入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中,不仅对其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同时也影响了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导向,使现代人养成了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其思想观念和道德取向养成的黄金时期。但是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很容易就受到各种外来思想的侵扰,一旦没有及时纠正和引导,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一些学生意志力相对薄弱,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坚持的时间不长,势必会损害同组同学的成绩;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旦输掉了体育比赛,就会长时间陷入低潮期,无法恢复自信。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竞技心理和自信心,还能增强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3 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其目标除了要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之外,还有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因为当代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还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并不断掌握一些社会化规则。因此,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实现这些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目光短浅的缺陷,无法全面认识到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联性,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育的成果,也会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大幅下降,不利于有效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

1.4 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采取说教的模式,理论讲解过多,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的厌倦和反感,甚至会触发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因此,要想全面提升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应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不断丰富和提升思政教育的观念和途径。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渗透先进的价值观念,用灵活有趣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如在体育教学中加入竞技项目,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忍耐力;增加健美操和跆拳道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素质,这也是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 高校体育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2.1 在体育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体育活动的连接点,可以适当将思想政治元素渗透到体育课堂活动中,丰富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并促进其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将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个人体育项目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机智果断的品质,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这些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集体体育项目中培养学生合作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善于与他人相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体育课本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将体育项目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其设计合理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念要求教师事先掌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思想和教学课本等,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奥运会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视频,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提升其爱国热情。要求学生在课堂中遵守体育规则,规范其体育行为和思想等。

2.2 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就是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除了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影响之外,教师还应不断强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尊重教师的同时,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相互配合,取得学生的信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增强自身思想素质的建设,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自身的言行,发挥思想教育的表率作用,建立典型标杆,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其克服恐惧心理;多用鼓励性语言为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发挥榜样的作用。

2.3 以课外活动和体育竞技活动为辅助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除了要设置常规的体育教学活动之外,教师还应认识到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一,当代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数是自发性行为,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和完善自我的目标。在开展集体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还容易受集体环境的影响,交到更多朋友,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报名参加拔河和健美操等体育比赛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第二,参加课外体育竞赛。体育竞赛大多需要参赛者承担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培养其努力拼搏和勇往进取的精神。例如,学生参加课外长跑接力赛,可以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3 高校体育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需要与体育教育的实际内容充分结合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体育教育充分结合,在把握体育教材的基础上找准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不能过分生硬地插入。同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想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其中,一定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高校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在判断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体育教师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传统一般的方式进行集中传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基础,设计合理科学的思想政治内容。例如,通过播放武术视频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和民族热情。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科学筛选,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3 注重自身思想意识的提升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念是必然行为,但是融入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尽量为体育教师提供职业培训,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还可让思想政治教师和体育教师多多交流,在体育课程中巧妙地插入思想政治理念,从而制订有计划的体育课程活动,满足高校体育活动的教学目标,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综合发展。

4 结 语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以课外活动和体育竞技活动为辅助,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在提升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促进高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