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7陈凡凡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田径导向教学法

陈凡凡

(温州瑞安市塘下实验小学,浙江 温州 325200)

1 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认知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初兴起于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就开始对教育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对于教学的方法德国更加提倡学生和教师互换角色,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他们更加看重实践,强调“从做中学”,并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实践的副产品,所有教师都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通过亲身体验,促使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能力。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来构建属于自己特有的认知体系,来学习外界知识,获得自己独有的经验。人们在与外界进行联系时,通过适应和同化这2个过程来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体系,以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2 小学田径教学现状

小学田径教学方式,通常依靠体育教师墨守成规地按照小学田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死板的教学,此时学生会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对学习的兴趣逐渐消失,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学生这种被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导致他们缺乏对田径学习的主动性。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中仅有少数学生能够不在教师的督促下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其他的学生在上课时大部分都是不认真、应付、心不在焉,这类学生大都厌倦了教师的讲课方式,对教师的教课任务丝毫不感兴趣。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田径教学观念都比较落后,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合当代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同时也不符合新时期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使小学生对田径课程内容及实践知识的了解变得更加浅显。小学生田径教学方式的墨守成规,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被掩盖,而且教师仅仅按部就班地教授一些课本上简单的知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毫不关心,导致大多数小学生对田径课没有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对田径课产生了恐惧,不愿意上田径课。

3 行动导向教学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3.1 有效优化小学田径课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

田径课与文化课不同,其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学习田径,提高身体素质和修养。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主要强调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从多个方面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课,把教师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直接生动形象地传输给学生,将真实情景直接融入课堂,使整个田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田径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3.2 有效提高学生的田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一种经过多次试验和考察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它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课堂案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以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学习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知识传播者。小学田径课任课教师通过简单地设计教学模式和开发,让学生从多方面亲身体验田径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从多种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以有效提高小学田径教学的效率。并且,在学生进行实践前先对课程情景进行预测,然后制订相关计划,有方向、有效率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自主进行学习。

4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课上应用的案例分析

传统跨栏跑教学,首先从跨栏跑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技术方面进行教学,如起跑动作的要求、腿的摆动方式、跨栏的定点练习、冲刺时间要求等,然后再将各动作进行分解讲解和练习,还要求学生记住大量的动作要点,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大大增加,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接受这些高强度的练习和死记硬背的概念,逐渐丧失对田径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然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是让所有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自主探讨动作要点,然后学生通过讨论和练习总结出正确的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的具体方式是:首先,通过模拟情景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分配,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共同接力,谁先到达终点,本组学生即为胜利,接力的过程必须要同组学生共同配合。但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会设置一些障碍区,一般情况下普通的田径教学方式在比赛结束后只会惩罚失败的一方,但是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中,率先完成跨越障碍的接力赛的同学仅仅只是代表这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对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不能给予惩罚,反而要鼓励他们继续加油,并且在比赛完成后,各小组要展开激烈的讨论,探讨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及怎样才能快速地到达终点等等,以使学生自己总结动作要点,这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能力会大大提高,对田径课程的学习也会产生浓厚兴趣。

5 优化小学田径教学的措施

5.1 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身体素质的端正者在学生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一些传统观念如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才应该得到教师的关注等等,这些老套的教育观念会误导学生,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一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教育的引导者,不要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尽可能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构建自己所喜欢的学习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

5.2 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

大多数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并且他们天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将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小学田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育事业上是核心人物,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得怎样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田径教育。

6 结 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的构建,并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反思课堂上的种种表现,然后依据教师的点拨,进行自主的探索学习方式,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田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使用使小学生不再惧怕田径课,而是将其看作一种乐趣,通过亲身实践将田径知识要点和动作要领进行很好地掌握。

猜你喜欢

田径导向教学法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偏向”不是好导向
计数:田径小能手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犬只导向炮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