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的思考

2018-11-26郭蓉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郭蓉蓉

前言

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了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表现出的民族文化不同,同时在塑造少数民族情感表达、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1-4]。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现存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从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等不同角度出发,来提出最为合适的文化传承主要路径。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现状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文化作为支持,而想要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还需要基于文化特点以及需求来确定传播方向与途径,提高其在社会各领域中的普及度,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讲,大众所知道和了解内容非常少,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传播路径后推动文化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大范围的普及推广,尽可能被更多人了解与认可。虽然我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度一直都比较高,但是因为缺少专门的体育教育机构,民族体育的传播与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身体模仿以及游戏交流等方式实现,传播推广效率比较低[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内容上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游戏性以及娱乐性,可以更大程度上来满足参与者身心以及情感方面的需求,可以有效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员。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现在我国更重视应试教育,但是其中并不包括民族体育,往往因为重视不足而无法进入到群众眼中[5、6]。再加上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很多少数民族因为所处地理位置与经济区域限制,很多学生父母均外出打工,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出现断裂。另外,大部分的民族体育活动均由劳动生产方式演变而来,面对现在生产自动化与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代替了老旧生产方式,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概率也降低,民族体育已经进入到边缘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7]。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角度

2.1 民族文化保护

可以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看作为以身体文化为传递对象的社会文化现象,对人类生存以及民族认同均有着重要影响,代表着一个传递与承接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对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高,其中包括传统体育文化,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方针政策,应用可靠的研究方法,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研究、整理,在完成保护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递。从1982年开始,我国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渐形成了规范的竞赛项目以及表演项目,促使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大众所熟知和认可,对进一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8]。

2.2 民间组织推动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来讲,社会民间组织也是比较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其中不仅仅涉及到政府有计划和目标扶持的结构型团体,还包含了志同道合者自发组织的团体。通过组织不同规模的社区活动,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凝聚力与动员力,促使更多人来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内容。民间组织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可有效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调动民间社团的积极性,实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友好互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

2.3 学校重视推广

学校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有效推广,可以从学生角度来促使整个社会更多群体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在很多体育院校、系均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借由体育院、系专业改革,拓展更多专业口径,来培养更多相关人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尤其是现在很多小学开设了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来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有效途径

3.1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为有效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方面内容的重视,政府需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确定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点地位。应推进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以弘扬中华文化传统高度为主要着手点,争取国家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详细分析,投入更大推动力度[9]。从现状出发,明确民间组织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产生的积极作用,大力鼓励支持民营文化企业、民营非企业体育类组织以及民间体育社团等社会力量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与赛事,集结更多投资资源,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另外,还可以对传统体育项目审批、注册以及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为其提供土地资源、信贷补贴以及价格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从不同方面的着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形成一套完整的本土民族体育文化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靠传播。

3.2 从专业角度进行规范整理

正式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及项目等纳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便于其被更多人们所熟知和了解。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由生产劳动发展而来,具有独特的锻炼身体方法和手段,健身与养生功能突出,更容易被大众所接收。面对以往传播渠道狭窄、受众局限性大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积极发挥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团体可以起到的作用,扩大群众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范围,利用更多的机会来保证有更多人了解并认可传统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将相应的体育项目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3.3 发挥传统体育教育功能

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应充分发挥学校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将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到学校中,以更多灵活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和传递,推进学校内的文化传承。学校教育职能的发挥,可以避免因为家长日常传递不足造成的文化流失,以学校集中传承的方式,不仅可以更大程度上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维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这样才能够维持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生命力。并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可以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通过趣味教学,使得学生在享受过程中便已经掌握相关文化,以深入浅出、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从实际应用过程便掌握不同项目所具有的健身方法。最为重要的则是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与训练方法、比赛规则、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化与发展。

3.4 举办民族运动会传播

通过切实举办民族运动会,以最为正规和严格的规则与要求,向人们展示最全面和严肃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举办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时,应鼓励选手参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提高比赛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确保以精彩纷呈的赛事来吸引更多群众,不仅能够丰富各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达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目的。其中,在注意选择竞技项目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表演项目的开发力度,避免出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异化情况的发生。

4 结束语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想要实现文化的可靠传播,首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以突破困境为目的,采取可靠措施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大独特性,在针对其传承途径进行分析时,应明确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确定其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现状出发,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最后从专业角度出发,积极发挥政府以及组织团体所具有的能力,扩展文化传播路径。

[1] 李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8):130-131+148.

[2] 丁雨.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6,(05):180-183.

[3] 闫艺.历史人类学视域下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32-40.

[4] 夏琼华.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广东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40-44.

[5] 张兴奇,顾晓艳.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化理路[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45-50.

[6] 于文谦,戴红磊.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1-16.

[7] 朱杰,程晖,王振杰,王晓霞.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73-76.

[8]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 体育学刊,2007,(08):5-9.

[9] 段爱明,张建新,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互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4-17.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