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8-11-25劳武健邓亮吴青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9期

劳武健 邓亮 吴青志

摘要: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64例腹泻型IBS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2人,单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观察组:共32人,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维溴铵治疗,所有患者均规范治疗3周。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生化指标的变化;停药后1月随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据此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1%)比对照组(83.8%)高,腹痛、腹泻症状的缓解效果更显著,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BC计数、ALT、AST、Cr、BUN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铵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时能更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缓解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参苓白术;匹维溴铵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9-0050-0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的肠道功能紊乱,但并无胃肠道器质性损害,往往病程较长且迁延不愈[1]。因为该病病因复杂,症状反复与顽固,目前尚未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不同的医院使用的药物不同,但部分使用的药物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病情易复发,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病痛,同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以往我院在治疗时多单纯运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中药治疗利于长期调理等有较多的优势且副作用低,但也有相应的不足,中药疗效起效缓慢,减轻症状的作用亦缓解,导致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的痛苦。从赵艳[2]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及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时,起效较快。故本院拟将参苓白术颗粒与匹维溴铵联合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共32例,男12人,女20人,年龄18.6~64岁,平均(25.1±6.8)岁;观察组:32人,男14人,女18人,年龄20.1~67岁,平均(24.6±6.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采用国际公认的IBS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年龄>18岁(性别民族职业等基本条件不限);(3)入院前未服用任何药物或接受治疗者;(4)本次住院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入院诊断不明的其他三种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2)检查发现各种原因导致胃肠道器官器质性病变;(3)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导致的腹泻性疾病者;(4)患有胃肠道恶性肿瘤者;(5)患有严重的心肺疾患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6)明确对参苓白术颗粒或匹维溴铵药物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化验室三大常规及影像学检查)后2组患者均规范化治疗3周并随访观察1个月。对照组单纯服用参苓白术颗粒(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20823Z05,规格6 g/袋),开水冲服,6 g/次,ti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匹维溴铵(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商品名为耐特安,国药准字:H20133036,规格50 mg/粒),口服,50mg/次,tid。

1.5 觀察指标与疗效评估 观察指标: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Cr)、尿素氮(BUN)。

疗效评估:治疗效果分为4级:痊愈(无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显效(基本无腹痛腹胀,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至每日2~3次,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腹痛减轻,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大便稍成形)、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MATLAB2009a软件包对2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症状积分的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及大便稀淌等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及性状积分(x±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实验检查(白细胞、肝功、肾功)比较 2组患者的WBC计数、ALT、AST、Cr、BUN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肝功、肾功的比较(x±s)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较对照组(9.3%)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IBS多发于中青年,尤其是20-50岁的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慢性功能紊乱性疾病,腹痛、排便性质及习惯的改变为主等症状,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定型其中类型,我国以腹泻型最常见。尽管IBS无器质性病变,也不易导致癌变,但其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发病率较高易影响到人们生活的质量[4]。因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发现完全正确的治疗措施,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使用胃肠解痉剂、止泻药、渗透性泻药、肠道益生菌等。

中医药物治疗重于调理健脾益气,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参苓白术颗粒能益气健脾,对于患者体倦乏力、功能性消化不良、食少便溏的情况有明显好转的作用。一方面参苓白术能多方面调节胃肠道的功能,对止泻有明显的作用,使患者的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恢复;本次研究中采用参苓白术治疗后,患者腹胀、腹泻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84.4%);另一方面,参苓白术能补益中气、行气消滞,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机体整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其次,能降低患者内脏对痛觉的敏感性,降低痛阈患者腹部疼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缓解患者腹痛的症状。丁忠洋的研究也恰好说明这点[5]。西药制剂匹维溴铵是不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迅速直接或间接地减低致敏物质对胃肠道的刺激,选择性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调节慢波电位幅度和频率[6]。匹维溴铵作用起效时间短作用迅速,宜与参苓白术联合治疗。为此本研究将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IBS。

本次研究中,联合参苓白术颗粒及匹维溴铵,治愈率(43.8%)及总有效率(93.8%)均比单纯使用参苓白术颗粒更好;采用联合治疗患者的症状(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及大便稀淌等)经治疗后明显缓解,效果比单纯使用参苓白术更佳。原因分析可能是: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时,能取长补短从而增强疗效,且联合用药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参苓白术颗粒作为一种中药制剂效果温和,能调节胃肠功能、降低内脏敏感性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及耐受力,治疗效果稳固且不良反应少;而匹维溴铵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作用快而较参苓白术强大。

联合用药的患者服用药物后ALT、AST、Cr、BUN均未出现明显升高;用药后仅个别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但症状轻微且停药后自行缓解,不需做任何特殊处理,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相差无几,提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尚可。

综上所述,联合参苓白术颗粒和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肯定,能明显减轻患者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的症状,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用于IBS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志金,陈相波,许婷婷.奥替溴铵与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1):4347-4348.

[2]赵艳.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機制探讨[J].河北中医,2016,38(06):876-923.

[3]康欢.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5):201-202.

[4]于莹,张功,黄海量,汤继芹.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系统评价[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01):18-23.

[5]丁忠洋.参苓白术散加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

[6]于莹,张功,黄海量,汤继芹.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系统评价[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01):18-23.

[7]方珣.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在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97-99.

[8]翁湘涛,胡月,廖柳,文艺,黄超原,周倩仪,林勇凯,陈新林.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比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0):205-210.

[9]王建文.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7):196-197.

[10]魏冬梅.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脾虚湿阻证)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