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邑县夏玉米高温热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8-11-24李远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夏玉米应对措施

李远航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夏邑县夏玉米高温热害的原因,即气温升高、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变弱、种植密度过大、种植与管理不科学、播期推迟等;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选用优异品种、适时早播、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群体结构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高温热害;原因;应对措施;河南夏邑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41-01

近几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如高温、低温、暴风等,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夏邑县地处黄淮海玉米生产生态类型区,夏玉米生育期内雨热同季适当,但是常常出现极端高温,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热害,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

夏玉米全生育期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夏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2013年以来,夏邑县夏玉米连续5年遭受高温热害的影响,每年夏邑县农业局都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对受灾的农户走访调查并实际到田间调查受灾程度,对农户主要调查的项目有品种、播期、密度、种植方式、耕作方式、澆水方式与次数和时间以及肥料名称、次数、数量和施肥时间等;在田间调查玉米的受灾性状:雌穗发育情况,包括苞叶、花丝、授粉、结实性等;雄穗发育情况,包括分枝、花药、育性等,整株生长情况等。

1 原因分析

1.1 气温升高

近年来,由于大量石油、化工燃料的使用引起大气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和全球气候变暖。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夏玉米产区,在玉米开花期频繁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对该地区的玉米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1]。抽雄吐丝期被认为是玉米对高温胁迫最敏感的时期,此时遭受高温胁迫,可能会造成雄穗生长发育受阻,花粉败育程度加大,花丝变细、变弱、变短,含水量减少,使玉米不能正常授粉,易形成秕粒,导致结实率和粒重降低,从而使产量严重下降,严重时颗粒无收[2]。

1.2 品种问题

国外玉米品种或玉米种质资源的大量利用,导致玉米耐高温的性能降低。以先玉335为代表的国外品种和含有大量国外种质的玉米品种在夏邑县的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60%~70%,而郑单958类型的品种面积逐年下降。郑单958类型的品种具有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雌雄协调性好等特点,在高温天气下基本能够保持足量有活力的花粉完成授粉过程,耐高温的能力较强;先玉335类型的品种具有雄穗分枝少、花粉量小、雌雄协调性稍差等特点,在高温天气下难以保持足量有活力的花粉完成授粉过程,耐高温的能力较弱[3]。

1.3 密度过大

随着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的推广,其实施面积保持在95%以上,播后不再定苗、间苗,加上机手播种技术不熟练,造成田间密度过大,导致个体发育受到抑制,抗逆性能降低,同时群体通风透光性变差,抗病性变弱,雌雄发育受阻且不协调。如遇高温生殖生长弱化,雌雄分化变缓慢或停止。历年来的调查显示,田间密度分别为2013年的14.52万株/hm2, 2014年的13.11万株/hm2,2015年的16.095万株/hm2,2016年的13.905万株/hm2、2017年的13.44万株/hm2。

1.4 耕作和种植方式不当,水肥管理不科学

夏邑县玉米种植一般是铁茬播种,等行距种植,不浇蒙头水,大喇叭口期施肥1次;这种情况不利于苗期生长和田间小气候的优化。

1.5 播期推迟

播期推迟也是高温热害连年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小麦收获期连阴雨天气多,导致小麦收获推迟,而高温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如果玉米在6月10日以后播种,玉米开花授粉期正好遇到高温天气。

2 应对措施

2.1 选用耐高温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

如果以选用郑单958类型的品种为主,有利于抗耐高温;如果以选用先玉335类型的品种为主,最好与郑单958类型的品种混种或套种,弥补先玉335类型品种花粉不足的缺陷。

2.2 适时早播

早播可延长玉米长生育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利于玉米的早发壮苗[4],使整个生育期提前,能够避开7月至8月初的高温天气。

2.3 科学水肥管理

采用种肥同播技术,播后浇蒙头水,确保苗齐、苗匀、苗壮。在穗期保证玉米水肥的需求,能促进根、茎、叶和雄穗、雌穗的良好生长,提高植株对高温胁迫的抗耐性。在高温天气来临时进行适量灌溉,可以改变玉米田间温度。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等肥料,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降低植株温度,对高温热害也有一定缓解效果。

2.4 建立科学的群体结构

科学的群体结构应遵循3个原则:①因品种而异,不同品种的适宜群体结构不同,株型紧凑,株高250~300 cm,果穗中等,耐热性较强的品种,种植密度7 500株/hm2左右;②株型紧凑,株高250~300 cm,果穗中等偏大,耐热性一般的品种,种植密度6 750~7 500株/hm2;③株型紧凑,株高300 cm以上,果穗较大,耐热性较差的品种,种植密度6 000~6 750株/hm2。因气候而异,依据当地历年来玉米生育期间的天气状况进行合理密植,高温热害易发区,降低玉米种植密度。因地力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异,土壤肥力高和管理水平好的可以增加密度,反之则适当降低密度。

3 结语

玉米高温热害的发生是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因而在应对措施上,也要综合应用各种农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方能确保玉米生产取得丰收。

4 参考文献

[1] 牛丽,刘源,于康珂,等.玉米杂交种苗期耐热性评价[J].玉米科学,2015,23(1):107-114.

[2] YANG J C,ZHANG J H.Grain filling of cereals under soil drying[J].New Phytologist,2006(169):223-236.

[3] 刘天学,王雅坤,蒋向.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及其缓解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7(3):45-46.

[4] 郭振华.豫东南夏玉米高温热害及预防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7(2):167-168.

猜你喜欢

夏玉米应对措施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夏玉米适期晚收技术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