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庸卓玛和扎西顿珠:两代歌唱家的音乐故事

2018-11-24

时代邮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顿珠卓玛扎西

2007年,年仅20岁的扎西顿珠参加选秀节目出道,一路走来,这个外表帅气、歌喉独特的青年歌手收获了众多粉丝。熟悉他的观众都知道,扎西顿珠之所以歌唱得这么好,是有“遗传”的:他的母亲宗庸卓玛就是著名的藏族歌唱家。

在音乐之路上奔跑,扎西顿珠说:“我是母亲手中的‘风筝’,每当我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时候,母亲总要把我往回拽一拽。母亲的手里没有线,但她希望我的心里有根线,连着自己的民族,连着自己出发的地方。”

2018年2月,青年歌手扎西顿珠做客CCTV-4《谢谢了,我的家》节目,分享他和母亲的音乐故事。

记忆深处的羊拉乡

扎西顿珠的母亲宗庸卓玛是著名的藏族歌唱家,扎西顿珠年少叛逆的时候,曾特别排斥生活在母亲的“光环之下”,他努力想摆脱“知名歌唱家儿子”的身份。让他改变主意的,是一次回到老家的旅行。

高中毕业后,扎西顿珠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同学们原本计划一起去三亚玩儿,就在这时,母亲突然告诉他,已经和小舅舅打电话联系过,建议他把毕业旅行的目的地换在老家——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羊拉乡。

关于老家,扎西顿珠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他只记得父亲曾是那里的小学老师,小时候跟着父母回去过一次,结果他被跳蚤咬得全身过敏,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回去了。听到母亲的建议,扎西顿珠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虽然勉强踏上了回乡的路,但他一路都在想:为什么母亲会如此坚决地让自己回去看看?

通往家乡的公路异常难走,只有一条窄窄的双向车道,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当时是雨季,经常有滑坡和泥石流,舅舅开车带着扎西顿珠,走到路上,经常要让扎西顿珠先下来步行,他再把车慢慢开过惊险路段。

“当我真正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父亲母亲从那样的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不易。”扎西顿珠说,母亲告诉他,自己第一次从老家出来的时候跟着马帮走了七天,还要露天过夜,相比之下,他回乡又有汽车又有公路,实在不算艰苦。

一路艰难地到了羊拉乡,乡亲们早就捧着哈达在路边等着他们。大家点起篝火,跳着舞,唱着歌,让扎西顿珠一下子感觉灵魂深处被震了一下。那天晚上,他用藏语对大家说:“谢谢大家欢迎我回来,谢谢大家一直喜欢我母亲、我父亲。”

扎西顿珠一边说藏语,一边动情地哭了,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感动:“乡亲们对我这么热情,一方面是欢迎我回老家,但他们更多的情感是给我母亲的,因为母亲为家乡做了很多事。她为羊拉乡修了路,架了电线,还捐款给学校修建了老师宿舍。”扎西顿珠说,回乡的第二天,还有很多老乡背着东西赶来看他,托他给母亲带特产回去。

坐在返程的车上,扎西顿珠想起来,小时候,母亲经常告诉他:“我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为云南的26个少数民族地区服务。”那一刻,扎西顿珠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要坚持给他安排这次毕业旅行,一直以来对于母亲的叛逆情绪也随之烟消云散,他开始把母亲当做榜样,尽可能多地去帮助更多人:“在羊拉乡,我看到了本民族传统的歌舞,感受到了本民族灵魂的旋律,也体会到了乡亲们的艰苦和乐观。”

唱本民族的歌

2007年,扎西顿珠参加选秀节目一举成名,同年,他就趁热打铁推出了自己的首张同名专辑。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在选秀舞台上与其他选手一样时尚新潮的扎西顿珠,推出的首张专辑竟是致敬民歌。

“这也是母亲的要求,她对我说,你以后有大把的时间唱流行歌曲,但第一张专辑一定要做民歌翻唱。你要把民族的文化唱出来,唱给年轻人听,唱给更多人听。”扎西顿珠回忆说,母亲年轻的时候,和父亲一起牵着马,去乡间采风,后来每每谈到那段经历,母亲总是嘴角含笑。

宗庸卓玛大学毕业之后,老师跟她说:“你已经学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果你再回到当年奶奶曾经教你唱歌的地方,或者是宣传队走过的山路,重新去体会一遍,会有更深层次的收获。”

年轻的宗庸卓玛和爱人踏上了采风之旅,因为当时不通公路,他们就牵着马,背着录音机去收集这些民歌。在一个小村子里,宗庸卓玛偶遇了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她唱的歌特别好听,当时卓玛就录了下来。

扎西小的时候,还听到母亲放过这段录音,母亲告诉他:“乡亲们的这些歌谣,都是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非常珍贵。如果我不去的话,等这个奶奶不在了,这些珍贵的民间音乐也就失传了。”

宗庸卓玛是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在那个环境里,她接受了太多老一辈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深知这些东西太宝贵了。所以当儿子告诉她,打算发第一张专辑时,宗庸卓玛鼓励儿子,第一张专辑做民族音乐,向云南少数民族、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其实我自己挺喜欢流行音乐的,当时也有一点小私心,想着终于出道了,要发一张流行曲风的专辑。”扎西顿珠挣扎了很久,小时候母亲在录音机中放给他听的旋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最终,他选择了向民歌致敬的风格。

专辑出来后,一个当地少数民族的小姑娘听了专辑后告诉奶奶:“扎西顿珠哥哥的四季歌真好听。”她奶奶回答说:“这是你扎西哥哥用新式唱法翻唱的,四季歌老早就有了。”那孩子又说:“那我原来怎么没听过,扎西顿珠哥哥应该再早点出专辑的。”

后来扎西顿珠听到了这个故事,心里特别高兴,他觉得虽然第一张专辑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自己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这张专辑特别值得。”

当一个普通人

出道十年,扎西顿珠收获了很多粉丝,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宗庸卓玛一直对他要求很严格,她希望儿子不要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

有一次扎西顿珠参加一场大型演出的彩排,他戴着墨镜在台上唱歌,突然,音乐停了,母亲上台来把他的墨镜摘了下来。当时扎西顿珠有点尴尬,母亲却说:“你上台就是个演员,虽然彩排没有观众,但你一样要用有观众的状态来对待彩排。”

在名利诱惑颇多的演艺圈拼搏多年,扎西顿珠逐渐明白了母亲为何对自己要求这么严格,也明白了母亲每一句话的可贵:“因为只有她才会直面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她提出后,我会去改正,也因此变得更好。细细想来,我现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都离不开母亲严厉的爱。”

还有一次扎西顿珠在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宗庸卓玛遇见了他的两个粉丝。两个粉丝从外地赶过来,当天回不去,宗庸卓玛就把她们带到了扎西顿珠的家里,然后打电话告诉扎西顿珠:“扎西,我把你的两个粉丝带到你那儿去住了,她俩睡你的床,我睡沙发。”

扎西顿珠当时听完就愣住了。他明白,母亲就是这样直接做给自己看,告诉他应该如何尊重粉丝。

听了儿子回忆的几件小事,宗庸卓玛说:“我并不是要求他十全十美,但我希望他能够放平心态来做事。做艺人长期站在聚光灯下,很容易觉得自己身份特殊。扎西这几年的演出比较多,一个人在疲惫的时候比较容易犯错,也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希望通过小事给他提个醒,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待人接物。”

事实上,宗庸卓玛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她和丈夫是青梅竹马的玩伴,长大后,卓玛走出了山村,成了家喻户晓的歌唱家,而她的丈夫依然在村子里当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曾经也有人担心,宗庸卓玛会看上条件更好的青年,但他们两人一直走了下去,直到开花结果。

扎西顿珠说,是父母教会自己如何去爱,如何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宗庸卓玛曾对扎西顿珠说过一句话:“唱歌不是一辈子,但做人是一辈子。”这句话扎西顿珠一直铭记心中:“我能成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觉得非常骄傲、温暖和幸福。”

猜你喜欢

顿珠卓玛扎西
当增扎西的诗
扎西顿珠
国家一级编剧尼玛顿珠:坚实的书写造就“情满草原”
仓央卓玛
美丽的卓玛
普布顿珠的当代译师梦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