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5.4%受访者感觉2017年国产剧水平提升

2018-11-24

时代邮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王珊天平影视剧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65.4%的受访者认为2017年国产影视剧整体水平提升了。

受访者中,00后占1.4%,90后占22.4%,80后占52.5%,70后占17.8%,60后占5.3%。

受访者最满意现实题材剧

在东北大学读大四的王珊追看过2017年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和网剧《白夜追凶》等。“我最喜欢《人民的名义》,它不同于一般的反腐剧,角度新颖深刻,给人惊喜。”王珊认为,2017年国产影视剧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升,尤其是网剧的制作水平,令人惊喜。

“《琅琊榜2》延续了之前的制作水准,画质精良、构图考究。”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张七追看了2017年的几部国产剧,他认为网络自制剧的进步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像《白夜追凶》,故事情节和演员演技都非常好。”

调查中,65.4%的受访者认为2017年国产影视剧整体水平提升了,30.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提升,4.1%的受访者认为下降了。

2017年高口碑或高收视率的剧目,受访者看过最多的是《人民的名义》(60.9%),其他依次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45.3%)、《我的前半生》(40.9%)、《欢乐颂2》(35.3%)、《那年花开月正圆》(30.7%)、《白夜追凶》(23.5%)、《楚乔传》(23.1%)、《鸡毛飞上天》(22.7%)、《猎场》(22.2%)、《白鹿原》(20.3%)、《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14.9%)等。

调查显示,2017年受访者最满意的影视作品类型是现实题材剧(55.2%),接下来是革命历史题材剧(39.3%)和古装历史剧(32.9%)。

48.0%受访者称赞国产影视剧画面质量开始向电影看齐

如今的国产影视剧有哪些好的变化?调查中,48.0%的受访者称赞国产影视剧画面质量开始向电影看齐,44.8%的受访者发现国产影视剧更看重好故事、好内容了,其他还有:题材更加广泛(42.9%),更加注重演员演技、老戏骨受追捧(42.4%),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创剧开始发力(32.8%),大众审美提升(22.1%),“大IP+流量”模式式微(12.7%)和“整容脸”变少(9.3%)等。

《广电时评》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何天平认为,2017年是国剧品质提振的一年,“我之前用过一个‘重回国民性’的描述。2017年的国剧形式丰富,对受众影响力大。正剧不再疏远年轻人,流行剧更通俗,精品剧在制作或叙事层面表现不俗,‘现实主义’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一种普遍理念。”

何天平指出,“流量”明星和“老戏骨”两者并不冲突。“电视剧文化本来就需要关照不同的受众群体及其审美需求。但总体上,‘老戏骨’受到更多关注,说明大家对电视剧这一艺术文本表现出更多的尊重。”他说,2017年还有一系列探讨表演的栏目与节目,让大家看到了表演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对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和中国影视文化形态有积极影响。

受访者总体给2017年的国产影视剧打7.5分

“一些校园剧、都市剧对白突兀,IP剧扎堆,许多青年演员还需要历练。”张七直言。

“许多流量演员演戏没感情,面部没表情,分分钟让人跳戏。国产影视剧在内容上也需打磨。比如有些剧情节拖沓、落入俗套,很难吸引观众看完。”王珊说。

调查中,明星“拼盘”、看重“流量”(49.9%),题材跟风、套路不减(48.8%)和内容注水、剧集被拉长(45.8%)被受访者视作国产影视剧三大问题,其他问题还有烂片依然存在(37.3%)、好剧本依然太少(30.6%)等。

“对IP过度追逐的问题依然存在。”何天平指出,网文、游戏等都有特定受众群体。电视剧是一种大众艺术,IP对观众是否具有广泛吸引力还有待验证,审视IP应更理性一些。何天平认为,2018年电视剧从政策到市场都有更多的积极因素。

猜你喜欢

王珊天平影视剧
王珊珊摄影作品
Building Chinese sites out of Lego
月移壁 纸本 王珊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天平的平衡
Applications on Format and References in Essay Writing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简易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