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研究

2018-11-21喻华林

科技视界 2018年20期

喻华林

【摘 要】图书采访质量影响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影响着图书馆为学科服务的能力水平。本文在分析影响图书采访质量众多因素的基础上,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典型模型PDCA质量环引入到图书采访工作中,实现对图书采访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运用PDCA质量环总结出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质量控制;PDCA质量环

中图分类号: 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0-0188-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83

【Abstract】The quality of book acquisition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the ability of library to serve the subject. In this paper, a typical model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DCA quality loop, is introduced into book acquisition to realiz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book acquis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book acquisition, this paper realize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book acquisition, and summarizes the quality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book acquisition Using PDCA quality loop.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Book acquisition; Quality control; PDCA quality loop

0 引言

图书采访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采”意为选取、搜集,“访”意为调查、寻求。所以,图书采访意为图书的调查、寻求,继而进行搜集和选择图书的过程。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威(Melvil Deway)对图书采访工作也提出“以最少的花费给最多的读者以最好的阅读[1]”,时至今日,因为很多图书馆仍然受图书经费不足的困扰,所以“成本性、经济性、效用性”始终是图书采访工作秉承的标准和原则。图书馆图书采访质量的目标,就是要在最符合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搜集书目信息、挖掘图书需求,选择圈定图书、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到书商那里采购到质量最高的,数量最多的,读者、教学科研最需要和最满意的图书,并以此推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建构符合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色的馆藏体系。

1 影响图书采访质量的因素

1.1 图书出版市场的影响

繁杂的图书出版发行市场、图书数量巨大、良莠不分、严重畸形。图书出版数量每年以7%-10%的比例增长,目前图书出版数量达到了50万种,各种零售大小出版社遍地开花,一书多版、一书多名、重复出版、重复发行。有的出版社为了追求高利润,单纯追求畅销书,而致使相当数量的立意新颖、创意独特、专业性、学术性强、时效性强的图书难以找到通畅的出版发行渠道,给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带来质量真空。

1.2 图书采访渠道的影响

我国《政府采购法》一出台,大多数图书馆竞相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图书。基于对成本的考虑,招标办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往往将图书折扣率作为评标的非常重要的指标。价格指数权重过大和价格折扣的可见性,图书折扣高的书商就容易中标。

高校虽然在组织评标专家评分时,服务能力(包括书源信息的提供能力、MARC数据的规范和加工能力、图书配备率、运输能力、到馆速度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服务能力是合作之前无法具体感受到的,所以,有些书商为了中标,会在服务能力方面虚夸其词。如果在招标前,我们没有对书商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包括书商的经营规模、公司业务人员的素质、市场客户占有率、每年的销售量、与出版社的合作情况、馆配速度、到货率等,就很有可能被书商蒙骗,而导致采访工作的被动。

1.3 图书采访信息的影响

“低价中标”,甚至呈现中标价逐年走低的现象。一方面,有部分原本有能力的书商,因为受利润驱动,会不配送高折扣图书,而只向图书馆提供低折扣图书;另一方面,那些能力不足的公司因为原本和他有协议的大型出版社就很少,他们干脆隐瞒“高折扣图书”的书目信息。最终的结果是,图书采访人员圈选了很多图书,但一些高折扣图书实际到馆的会很少,而这些“高折扣图书”,往往是那些学术价值高的图书。

同时,出版社因为销售不乐观,也因为利润原因,会调整出版策略不出版或少出版高質量的专业书籍,图书市场被高折扣图书占领,而出现“劣书”驱逐“好书”的现象,这就是图书市场的“逆向选择”[2]。低价中标的书商为了追求最大化利润,肯定会压缩成本,致使服务不能满足图书馆的要求,最终导致图书采访质量的下降和难以控制。

1.4 图书采访人员的影响

图书采访人员作为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其素质对图书采访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图书馆学家Maurice.F.Tauber曾指出:图书采访是一门结合了侦查员、外交家和商人三方面才能的艺术[3]。图书采访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图书采访人员必须具有专深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学科背景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有对图书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读者需求的挖掘能力;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才能不为名利所驱,严格把好图书质量关;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才能与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和发现需求,才能与书商有效沟通,满足双方的需求。

1.5 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

国家的宏观政策,如政府采购政策、图书馆评估政策、馆藏资源发展政策均会对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产生宏观方面的影响。长期以来,因为评估指标数量方面硬性的要求,要求生均图书册数、生均年进书量、图书购置费占学校教育事业费的比例等,而对涉及中文图书质量的内容很少,导致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

2 图书采访质量控制循环

2.1 PDCA质量环

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的前三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都有书”、“每本书都有读者”,阐明了图书馆采访要以读者信息需求为工作核心,要以图书利用率为工作使命,提高图书利用率,增强读者满意度,这种理念正契合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名词,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以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4]。全面质量管理中有一个经典循环,即PDCA质量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在PDCA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效果、然后将解决的问题纳入标准,没有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循环,周而复始,螺旋上升。PDCA质量环将每个环节的工作切割,让整个工作更加清晰化、精细化、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依[5]。

2.2 图书采访任务中的PDCA质量环

PLAN(计划)——图书采访计划。

这是PDCA质量环中的重要环节。图书采访计划的制订要详细、具体、可操作、可量化,必须在广泛调研和收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详细了解馆藏的层次和结构,馆藏各类图书的利用率,了解学校的发展规模,读者和教学科研需求,学校学科建设的方向,各学院专业教授、专家的工作情况,外在的出版发行市场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图书采访的目标、进度和特点,馆藏建设的原则和图书采购流程,图书选择的学科范围和数量,各学科专业的经费分配等。

DO(执行)——图书采访实施。

这是PDCA质量环中的关键过程。图书采访的实质是将大量的外部图书信息转化为馆藏信息的过程。外部图书信息的收集、图书圈选及购买是最关键的过程。

目前出版市场年出版量已超过50万种,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们不可能收集全部书目,就算收集了,也很难从如此大的数据中挑选出我们需要的所有图书,所以我们要有重点的收集书目信息,如核心出版社(京版核心出版社和地方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各学科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专家)的书目信息,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征集书目信息比例。非核心出版社的书目则按学科和读者需求收集,同时通过读者荐购和现场采访的方式进行书目补充。

在采访图书的过程中,结合学科专业设置和读者教学科研需求,制定选书程序和原则,确定采访工作学科分布、图书学术价值、图书复本数量,并完善采访工作流程,即在图书馆应用系统中有完整的订购记录、查重、生成订单、订单审核、发订等流程。

CHECK(检查)——图书采访验收

图书采访验收是对图书采访工作最直接的检查,要求检查图书采访计划执行的结果,检查计划是否合理,是否能有效提升馆藏,如果计划存在差异,要分析是采访计划本身有问题还是在图书采访时采访人员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通过图书验收环节,可以直观地看到图书的质量和到货速度,验收书商提供的MARC数据是否科学、规范,分清哪些是符合合同标准,哪些是不符合合同标准的;还要求检验采访效果,检查采访图书的学术价值、学科分布、复本数量是否与学校发展规模相适应,及时发现采访中错订、误订的图书,以及馆配商提供的图书在质量方面是否有瑕疵,找出采访工作中的问题。

A-ACTION(处理)——图书采访处理

图书采访处理工作主要是对采访工作总结积累,好的方面形成制度、标准和规范,不好的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加以调整和改正。如对于效果好的书目收集方式进行总结和积累,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效果不好的书目收集方式则要及时调整或舍弃;如对图书采访过程的处理,检查数量是否按计划进度执行,质量是否与学校学科发展、学科需求和读者需要相适应,不適应的地方在及时纠正。对馆配商的服务能力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并在下一次PDCA质量环中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

3 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的对策

3.1 建立重要著者和核心出版社信息库

在PDCA质量环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科的重要著者、核心出版社书目覆盖率很少,许多地方出版社减少了重要著者学术类、科技类图书的出版,一些书商不提供部分折扣较高的出版社和重要著者书目信息。一些作者自出版发行的图书书商也很少提供书目。

基于上述问题,图书采访人员要围绕学校学科和专业建立重要著者和核心出版社信息库,一方面收集本校专家教授和骨干教师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要收集重点院校及相关专业的著名学者信息。从书商提供的书目信息中采选这些著者出版的图书,或从核心出版社索要书目,然后通过出版社订购,还可直接与著者联系,通过赠送的方式丰富馆藏。

3.2 坚持馆藏复本动态调整制度

在PDCA质量环中,在分析图书利用率时,我们发现有些图书是“零借阅”,有些图书是内容本身较好,但内容“趋同化”严重,如计算机类、政治法律类等,复本量远远高于读者需求。所以图书采访人员要长期跟踪馆藏利用的情况,对一些利用率低,尤其是零借阅率的该类图书,要及时减少复本,对利用率高的图书,可适当增加复本,改变以前“全品种、等复本”的采访订购思路,建立复本动态调整制度,长期坚持,可以有效提高馆藏图书采访质量。

3.3 完善图书馆配商准入机制

通过PDCA质量环的A环节,可以及时发现馆配商在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如馆配商的书目信息提供是否全面,MARC数据是否规范、图书配送到货是否符合图书馆要求,验收是否合格等。根据PDCA质量环检查的结果,图书馆要建立馆配商准入机制,对馆配商的书目提供形式及品种、书目的学科覆盖率、MARC数据的规范要求、图书配送率、图书到货率、图书到货时间等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通过签订合同保证馆配商服务质量,达到提高馆藏图书质量的目的。

3.4 择优选购图书

受高校图书经费的限制,图书馆要提高图书采访質量,必须对图书进行择优选购,保证有限的经费购买到质量最高数量最多的图书。要正确处理师生需求与图书知识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于师生需求高、知识价值高的图书应选购之;对于师生需求高、知识价值低的图书应慎重选择;对于师生需求低、知识价值高的图书也应慎重选择;对于师生需求低、知识价值低的图书少选择。

完善对同质类图书的控制[6]。在征订图书时,图书采访员要对书目进行同书名删选,我们可以优先保留著作方式为“著”或“编著”类著作,而少选择以机构名称编撰的图书。对于同一著者的同名或改名图书的再出版,图书采访员也要利用“著者”途径检索馆藏书目,不要重复订购。在图书采访过程中,图书采访人员切记不能仅仅通过ISBN号作为查重途径,来进行图书的选择与删除。

3.5 建设专业化采访工作队伍

采访人员作为图书采访的核心力量,其理论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采访质量。图书采访工作必须围绕学校学科和读者教学科研需求进行,要对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熟悉了解,要知道与之相应的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学要求、授课老师等,要与学校教授、专家、学者、讲师进行交流沟通,所以,采访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学习背景,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在图书采访中,采访人员要在网上处理订购、财务等文档,要整理大量的书目数据信息,所以,采访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结束语

图书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影响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能否科学、合理、规范和实效的重要因素。图书采访人员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书目信息,了解图书馆馆藏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方向、熟悉本校及同行业重要专家、学者的科研方向和工作情况,在图书招标工作中完善馆配商准入制度,坚持复本动态调整制度,建立著者和出版社信息库,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图书择优选购,用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去把握图书采访中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图书馆图书采访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霞.采访读者: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建构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5).

[2]彭晓红.招标采购模式下医学院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11).

[3]靳丽娟.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9).

[4]王军武.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与探索——以深圳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7).

[5]张静,史淑英.PDCA循环管理模型在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2).

[6]蒋鸿标.中文图书采访标准的制定与采访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