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研究

2018-11-21程帅

科技视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困难家庭精神

程帅

【摘 要】自强自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倡导的人格品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精神的培育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引导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和培育自立自强精神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性低的现状,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性低的原因,从而探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教育的途径。

【关键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0-011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51

【Abstract】Self-reliance is the spirit that is advocated 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The cultivation of self-reliance spirit is very necessary to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y.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lead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y to advocate self-reliance spiri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y are lack of self-reliance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is situation. Then explore the ways of self-reliance spirit education of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y.

【Key words】Students from poor family;Self-reliance;Education

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在此之中,需要被关注的弱势群体有很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是其中一类。对此,国家和高校针对他们制定了多项帮扶措施。而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是各项举措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否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做到自立自强,直接关系到个人发展和国家的前程。因此,如何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性的现状

1.1 高校贫困大学生对自立自强认识性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需要被关注的群体,在大学这个走向成熟的阶段,培养自立自强精神最需要做的就是具有坚强的意志。但就现今状况而言,大学生在坚定信念和培养自强自立精神方面,仍缺乏认知。他们可能在人际交往中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自卑甚至于深深地无奈,但是他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去做,缺少对自强自立的认知度,对主动提高自身自立自强精神与能力的认知度较低。

1.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程度低

对于许多高校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渴望参加社团、进入组织,在不同的活动工作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自身能力,这就是他们认为的自立自强的表现。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许多学生即使想在活动中锻炼,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会因为能力不够,以及自身的自卑感而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功亏一篑。

1.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范围小

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资助政策。但就他们本身而言,除了加入社团组织以及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培养自强自立精神的锻炼机会依旧很少,从而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范围小、平台少。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性较低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贫困大学生依赖性强从而滋生惰性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推行,许多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围着这个孩子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疼爱孩子的方法,会让孩子失去独立能力,在上了大学离开家之后,很难独立生活。同样的,过分宠爱孩子不仅让他们对父母长辈产生了依赖性,甚至还滋生了他们的惰性。当依赖性和惰性出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时候,帮助他们脱贫就更加难以实现。

2.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较低

在高考之前,所有的学生上学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努力读书,考高分上大学。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过分重视导致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忽视,以至于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较低。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从小家里长辈、学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就是,考上好大学才是他们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

所以在他们会比一般学生更加看重成绩,从而导致自身责任和担当意识较低的现状,不利于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

2.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实践路径少、实践能力弱

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了奖、贷、勤、补、减等各项资助政策。但是资助政策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与实践路径,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培养自身品格,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精神。但就当今高校的教育而言,学生缺乏较为完善的实践岗位和实践路径,相应的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会相对较弱。

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自立自强教育的途径探索

3.1 注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教育

就大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而言,绝大多数的问题在于家庭因素。家庭层面应注重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能力的家庭教育,不过分宠爱孩子,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独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智分析,凭借自身的能力解决问题。即使开始时学生会受很多挫折,但家长要做的不是心疼孩子,而是鼓励他们自强不息,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从而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

3.2 注重对高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责任意识的培养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以外塑造人格最多的地方。本着以人为本,育人为主的教育思想,对于高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学校应当着重培养。如策划“自立自强”精神引導月,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自立自强”的真人事迹或相关影视资料,举办校园“自立自强”标兵评选活动等等一系列活动。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到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3.3 为高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造实践平台、塑造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自立自强精神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力积极营造各种有利条件,控制和消除各种不良外界环境和自身消极情绪的负面作用。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学校提供的各类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勤工助学等岗位是提高他们自身自立自强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各类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谢明亮.大学贫困生自立自强人格培养研究——以粤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13(04).

[2]吴跃峰.加强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3]喻跃龙,黄飞.论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05).

猜你喜欢

困难家庭精神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家庭“煮”夫
拿出精神
选择困难症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