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探讨

2018-11-21武彦芳费月英

科技视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军民深度融合

武彦芳 费月英

【摘 要】基于国家政策和相关文件表述,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现状及已开展的职业教育军民融合实践探索,运用SWOT模型分析研究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理清新形势下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原则及基本思路,为顺畅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字】SWOT分析;职业教育;军民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0-0099-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43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e policy and related documen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the peopl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been explored, and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the peopl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analyzed by the SWOT model, and the aim of the training of the military and civilian personnel in the fresh situation is made. The principles and basic idea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the peopl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the people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SWOT analysis; Vocational education; Civil military integ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0 引言

一直以來,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为军队建设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指引下,职业院校在探索专业建设融入军队需求,推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深入发展上,更是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作为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其真正生命力在于对经济产业的适应性和服务性,能够与产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进行动态互动耦合。

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应该紧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步伐,加快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

1 基础理论

1.1 军民融合理论

军民融合,是指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融合,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篇大文章,应区分好主次先后、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环节下功夫,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深度融合。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国家主导,注重融合共享,发挥市场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1.2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结论,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

SWOT分析的流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的态势分析,调查列举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挑战,并进行排列;二是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调查要素相互匹配,构造SWOT分析模型。[2]

2 SWOT分析

2.1 SWOT分析

2.2.1 优势因素分析

(1)重点领域军民融合深化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力度加大,交通、测绘、信息等领域共建共用取得重要进展。“军转民”“民参军”步伐加快,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速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国产大型客机C919、华龙一号等研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重大安全领域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公共安全和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加强,海外综合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深入开展。军队保障社会化成效明显,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扎实推进。军队出色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巩固发展。

(2)区域性军民融合蓬勃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推进军民融合的具体意见和计划措施,设立了各类专项领导小组和专门办事机构,充分挖掘本地区潜力,因地制宜推动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省军区系统军民融合协调职能得到拓展,军地科技信息交流、科研资源共享不断深化,地方市政对部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力度加大,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活动有序开展,一批信息共享、投资融资、孵化转化平台相继建成。

(3)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初具规模。目前,基于某院校某专业领域内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研究已经启动,并出具规模,如朱平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提出高职院校二元培养模式,探求高职技术士官职业教育路径;关业伟基于航海类专业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提出实施“132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戴月等以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关键要素的具体设计内容,并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士官人才培养为例探讨课程体系的制定,提出相关的建议;崔源等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直招士官为例,针对其培养需求,确定直招士官的培养目标,在军民融合背景下提出高职院校“632”培养模式,探求高职院校技术士官的培养途径。但高职院校军民融合基本是以培养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拓宽士官选拨培养渠道为主,还未对如何通过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军民全方位融合进行系统研究。

2.2.2 劣势因素分析

(1)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根据国家不同地区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对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也就不同,主要做到以下三大体系建设:分别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寓军于民的保障体系。[3]不管是那个体系的建设,我们目前仍在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上探索研究。军民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式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关系到军地各方的利益。因此,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是军民融合顺利、深入推进的基石。

(2)军民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促进军地教育资源融合育人是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必然选择。要合理有效的协调好军地相关部门共同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广度,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军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国防和军队人才需求牵引培养目标机制,采取分类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军事人才急需时,临时拟定方案进行培养,表现为一次性、临时性的特点。若使得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建立一套长效的,经常化、规范化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2.2.3 机遇因素分析

(1)政策导向牵引。随着党和国家有关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相应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推行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开展职业教育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度发展提供政策导向。

国家非常重视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工作。从1998年开始,四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选拔培养军队干部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启了在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的历程。2005,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自此,我国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军民融合发展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加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改革基本到位。

(2)职业教育形势良好。近30多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效明显、形势良好。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3)经济供给侧改革推动。在经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与地方供給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国防投资正面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真正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4]

2.2.4 挑战因素分析

(1)加强供需衔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要有针对性,即军队需要什么样的军事人才,就有目的的去培养所以有效的衔接很重要。地方院校是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应该紧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加快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

(2)打造军民融合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国防部门应当积极打造军民融合平台,主动疏通军地间技术、劳动、资本等要素顺畅流动的渠道。在依托国防科技优势,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贡献的同时,着力夯实地方教育师资力量基地建设,为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人才培养服务打好基础。

2.2 SWOT分析模型

新形势下,我国确立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对军地融合的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通过以上分析,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对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地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自身优、劣势及外部发展机遇与挑战(见表1),并基于问卷调研和实践经验给每一因素赋予一定的权值和分值,以此探讨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策略选择。

2.3 战略选择

图1为SWOT分析图,该图分为4个象限。根据分析结果所处的不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战略。SWOT分析提供了4种战略选择:即增长型、扭转型、防御型和多元化战略。

根据表1中分析计算的结果,在SWOT分析图上找到所处的位置——第一象限,此象限的特点是强大的内部优势和众多的机会,应采取资源的投入、扩大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市场普及率的增长型战略。

3 人才培养的目标、原则及基本思路

3.1 人才培养的目标

(1)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安全与发展是国家两大基本战略目标,在国家战略全局中,是共生共亡、枯荣与共的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我们党的认识和实践,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基本手段是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战略目标则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6]

(2)供给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人才。职业教育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融合是途径和方法,培养军事人才是目标也是目的。因此,融合是以培养国防和军队需要的军事人才为出发点,又是以培养和输送了优质军事人才为落脚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目的,军民融合是最好的途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经济建设、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那么职业教育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是最佳选择。

3.2 人才培养的原则

(1)需求牵引原则。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政策,来解决当前我国军事人才培养问题,也为开展职业教育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度发展提供政策导向。

(2)科学统筹原则。军民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应在国家层面加强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建设、顺畅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为实现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更加科学合理、资源共享。

(3)质量效益原则。《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

3.3 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我国职业教育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军民融合在不同时期会有新任务、新情况的出现。因此,必须理清职业教育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思路,从打牢基础、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三个环节入手,提高军事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7]

4 结语

本文基于国家政策和相关文件表述,新形勢下职业教育现状及已开展的职业教育军民融合实践探索,运用SWOT模型分析研究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理清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是供给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有利于以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这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探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学成,陈章旺.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马祥涛.基于SWOT分析的图书馆参与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1:41-46.

[3]宋彦.甘肃省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28-34.

[4]刘宁,刘建峰,胡卫勋.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内涵[J].法制与社会,2016,1:8-9.

[5]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6]姜鲁鸣.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N].解放军报,2013年5月7日(第007版)

[7]徐芳.军民教育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13:74-76.

猜你喜欢

军民深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