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2018-11-20黄巧玲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策略合唱教学

黄巧玲

摘要: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合唱教学则是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让小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充分感受合唱的魅力。本文旨在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促进小学音乐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需要教师遵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依据每一位小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选择丰富多彩的合唱形式。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不当

当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一大不足就是教学理念不当。很多音乐教师的合唱教学比较混乱,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的主观教学意识太强,无论是合唱形式还是合唱内容,都自己作决定,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意见,致使学生在合唱中兴趣不大,从而影响了合唱教学意义的彰显。另外,部分音乐教师对于合唱教学的价值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遇到需要合唱的时候,往往是刻意忽略或者放弃,这也是教学理念不当之故。

(二)教学方法不足

音乐课时少,时间紧,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忽视了合唱理论的教学,遇见合唱的部分,往往是上来就让学生进行合唱。小学生的音乐基础本来就薄弱,对合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更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强制学生进行合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就是不注意循序渐进,不注意从易到难,致使小学生在合唱中感到迷茫,力不从心,从而逐步失去合唱的兴趣。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以人为本

随着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日渐深入人心。音乐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只有从人的需要和感受出发,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在合唱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师都不能主观臆断,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音乐基础去教学。比如,在合唱内容上,教师就不能选择太难的曲目,那样,学生就不会体验到合唱的快乐,更不能感受到合唱的魅力。但是,也不能选择过于简单的曲目,那样学生体验不到成就感,也会使合唱教学的趣味大打折扣。

在合唱形式上,教师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有的学生个子小,声音不高,有的学生比较健壮,音色洪亮。有的学生胆子小,不敢出声,怕唱错出丑,有的学生胆子大,没有合作意识,只顾自己大声唱,影响了合唱的美感,失去了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针对这些情况,就需要教师在人员组合上要合理搭配,既要满足合唱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要使每一位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到不可替代,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无。只有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合唱教学,才能达到合唱教学的目的。

(二)注重技巧训练

小学生活泼好动,而合唱需要专注力和合作意识才行,所以,合唱比独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智慧。尤其是在技巧上,由于小学生对合唱的特点以及发声技巧认识不足,在合唱中往往不是气力不够,就是配合度不够,不是音准有所欠缺,就是声部节奏拿捏不准,致使各个声部不够清晰,整体音色不够动听。有鉴于此,加强小学生歌唱技巧与音准节奏的训练就成为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首先,教师要加强音准和节奏的训练。这两个要素决定着合唱水平的高低,也是合唱教學高效性的重要保障。音准练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教师可以采用无伴奏形式从横向的音程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纵向的音程以及简单的和弦,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己不断调整音高,最终达到和谐的合唱状态。在音准练习中,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练习曲是很好的教学内容。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是合唱教学的关键。在具体的训练中,教师要有意加强节奏感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只有这样,合唱教学才会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其次,合唱难唱关键在于声部之间的配合。教师必须在声部的和声训练中加强指导。比如,在学习一首两声部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平行地学唱两个声部,然后让学生分声部合起来,以形成合唱。例如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把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定为齐唱,第二乐段定为二声部合唱,将齐唱部分的第一乐段与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合起来教唱,这样好象就是一首歌曲。然后等学生唱熟后,再练习接唱第二声部。学生练熟后再进行合唱教学就十分容易了。

(三)注重合唱欣赏

欣赏是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小学生音乐素养不足,而合唱对小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要求比较高,倘若在合唱训练之前,学生对合唱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么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而欣赏合唱作品是一种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合唱底蕴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欣赏,小学生会感受到声部的旋律性和声部间的层次感,并在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中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每一首合唱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传达出来的音乐美中去感受和理解,促使学生体验合唱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底蕴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合唱情境之中,把从合唱作品中所学习和领悟到的合唱技巧以及形式运用到实际的训练当中。

结束语:

音乐是启迪人的心灵和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加强小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人文视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音乐教学和学生的素质发展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向东.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 (09):140-142.

[2]王盈莉.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策略合唱教学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