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Y:探索中国家具品牌之路

2018-11-20林楠

设计 2018年16期
关键词:榫卯家具设计

林楠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投身到了原创品牌中。有的已经摸爬滚打几年,有的则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不约而同地窥探到了中国设计的发展机遇。在坚持原创的路上,能够初心不变,一直遥望远方的才是最后的赢家。

去年,一篇《原创已死》的文章火遍设计圈。作者沈文蛟是原创家具品牌PIY的创始人。五年来,他们一路抗击山寨,经历了原创品牌生存的坎坷与心酸。能将原创设计这件事与生死存亡相提并论,到底因为什么7是出于热爱还是执着?出于责任还是使命?

20多年的品牌观察,让沈文蛟在PIY品牌运作上有了独到见解。每一件作品都渗透出品牌背后的思考与探索。他们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汇东西方的智慧,孕育出新的设计语言,并迅速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同时PIY也是为年轻一代打造的家具品牌。我们期待,在未来这种新的设计价值体系能够被新一代人认可并喜爱。

《设计》/沈文蛟

《设计》:您之前从事了20多年的广告行业,对现在做家具设计有何帮助?

沈文蛟:正是因为有了之前在广告行业的积累,才给了我做跨界家具品牌的勇气。最主要的帮助是在品牌策划、品牌营销这两方面。

《设计》:广告和家具在设计上的异同有哪些?

沈文蛟:我看到更多的是相同的地方,都是“旧元素、新组合”,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让受众产生共鸣。产品设计也是这样,都是旧元素新组合,只是最终呈现的结果不一样。

《设计》:创业以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7

沈文蛟:痛并快乐着。的确很不容易,比过去辛苦很多倍,但是因为喜欢,就不会觉得累。最大的困难就是山寨对我们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原创产业,不光是产品,都面临这个问题。后来我也想通了,因为是常态,就尝试与他们和解,和他们一起成长。能够把这些负面的东西转为正向,而不是想办法对抗他们,消耗自己。

《设计》:做了这么多努力,山寨现象是否有所改善?

沈文蛟:以我们的能力,撼动不了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事情。可以说没有改变,甚至比过去更激烈。这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事情,而是你涨我也跟着涨。现在的情况比之前更复杂,出现了改版,在我们的技术之上,他们想用这种方式规避知识产权,但实际上是规避不了的。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把这件事暂放一边。我们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只有自己强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设计》:最早是做品牌孵化器,当时有6个不同方向的品牌,现在为何只专注做PIY?

沈文蛟:现在回头去看,这些都是试错和探索的过程。把一个品牌做起来,要花费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暂时聚焦做好PIY。

《设计》:为何要进入大众市场?

沈文蛟:传统的东西要保留下来,就要用大众化、工业化的思维去寻找突破口。发展过程中,我的初心一直没有变,那就是让更多人用上好设计。所以我不会把它定成高端品牌。其实服务大众是更有成就感的事情。随着规模的扩大,我们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低。

《设计》:如何看待好设计与好销量之间的关系?

沈文蛟:我始终相信好的设计才能有好的销量。这是一个新兴市场,消费者需要被教育。虽然一些消费者已经在抬头了,但还会被其它因素影响,导致最终买了便宜的。对我们来说,产品力一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品牌力。一旦去追逐销量,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的价值。

《设计》:产品的研发周期是多久?

沈文蛟:产品系统化以后,研发周期就会越来越短。前期解决的是技术的问题、工艺的问题、材料和技术之间磨合的问题。这个磨合期过了之后就很快。有些企业追求商业利益就会求快,会有kpi的要求。设计部门就只能滥竽充数。我们不是kpi导向,而是灵感导向、创意导向。如果一个产品连设计师自己都打动不了,出来以后也不会打动用户。

有一次我去工厂,看见工厂正在生产窗帘用的配件木环。就想到可以给它开个口,做封口夹。这个设计拿了2018年的红点设计奖。所以设计师还有一个能力是解放生产力。一种相对成熟的工艺,只增加了一个开口的步骤,产品的附加价值就提高了。其实我们大部分工厂的生产力是被禁锢的。如果设计师更了解生产线,在某个环节上做些加法或者减法,就可以带来新的可能性。

《设计》:如何定义PIY的目标用户?

沈文蛟:这个品牌是为我女儿准备的,她是00后。当这一代人大学毕业需要买家具的时候,PIY进入到他们的购物篮,才是品牌的成功。他们和80、90后不一样,他们更感性,要打动这群人更难了。

《设计》:PIY的家具注重使用的体验感,那么使用寿命是否会受到影响?

沈文蛟:表面上看我们去掉了传统家具上的螺丝,用同一种材质实木直接做钉子。实质上它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宜家的家具寿命也就3、5年,之后必须换。由于螺丝钉和实木这两种材质之间物理性质的不匹配,从而导致了松动。但是木头抓木头,抽胀比一样,呼吸频率一致,所以更加耐用。

这背后的逻辑是老祖宗告诉我们的。古典家具也叫“百年牢”,使用100年都没有问题,松动之后打点胶水,接着用。我们的家具就是放弃了金属件,回归到了木木结合。搬家的时候把它拆下来,放到盒子里就可以拉走。它是可以跟%--辈子的。我总结了四个字叫“东榫西卯”。我们平时说榫卯,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其实螺栓也是一种榫卯,是西方人开放式思维下发明出来的一种连接件。开放式思维就是发明一个东西,给到任何人都会使用。但是给你榫卯,是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所以东方思维是封闭性的。

我们研究时发现,螺丝和中国的榫卯基本是同一个时代出现的。过去几千年,它们几乎是平行发展的。我們想把螺纹这种方式结合起来。中国榫卯里面也有比较开放性的东西,比如琴轴锁、锥榫。我们都在做研究、融合。最后会帮助我们完善PIY的木构体系。我们把家具定位为家具里的乐高,好玩好用。

《设计》:为何会选择平板包装?

沈文蛟:成品家具体积大,运输成本高。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不环保的。平板包装是一种环保概念的产品。它更适合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的家具追求极致环保的概念。在每一个环节、每个细节,我们都希望做到减少浪费。我总结过一个七宗罪,最少的材料,最少的工艺,最轻的重量,最小的包装,最短的生产线,最短的供应链,最小的店面。

《设计》: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家具品牌?

沈文蛟:中国不光没有家具品牌,而是没有品牌。中国人不懂如何做品牌,到今天也只是在不停地卖货。真正的品牌是一种信仰,是有灵魂、有血有肉的一个人。而大部分的中国品牌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甚至在价值观上是站不住的。

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我在任何场合都会强调,我是一个中国设計师。设计师要有清晰的身份感,坚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设计》:您觉得做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文蛟:我认为品牌就是要在根上有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价值观。市面上流行的北欧风,跟十年前中国把巴洛克风格拿过来有什么两样?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升级版的山寨。随便拿一件家具放到北欧体系里,都可以找到它的爸爸妈妈。

品牌的灵魂是根本上的,而不是表面的。做设计不能只抽取表面的几条线,几个元素去做组合,我们要去寻找它的灵魂。家具的灵魂就是结构。PIY没有做过外观设计。我们的衣柜是从层架发展过来的。要做衣柜,就要把它封闭起来,那么是装板子还是做什么?思考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最后我们给它穿了件衣服。

品牌就是创始人,品牌人格化的趋势非常清晰。苹果就是乔布斯,微软就是比尔·盖茨,facebook就是扎克伯格。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做一个品牌,拿到任何地方,大家都能认可。

《设计》:国外是如何看待你们的产品的?

沈文蛟:曾经有个媒体写得很到位:国际脸,中国心。我们的衣帽架有人叫北欧风,有人叫新中式。放到这两种风格里,一下子就融进去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去掉了所有的符号化的东西,它就可以融到各种文化里。

《设计》:介绍下您在广州美院做客座讲师的经历?

沈文蛟:温浩老师是一个很有魄力的教授,他是中国做家具设计教育比较早的一批人。广州美院的家具设计专业做的一直很好,每年都在探索。请我过去主要是希望我能够给到学生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说品牌及市场的认识。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设计教育也要市场化。让学生快速进入这个管道去思考问题。给了他们这样一颗种子,未来在某个时间点一定会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榫卯家具设计
榫 卯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BUBA台灯设计
家具设计·互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榫卯》
家具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