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内涵实质

2018-11-20中共芮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建庭

支部建设 2018年34期
关键词:县委全县党员干部

■ 中共芮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杨建庭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一重要论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性,切实在强化党员干部新思想武装上下功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的行动指南。芮城县委始终把党员干部学习领会新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分级分类抓好学习教育和集中培训。一是抓党性历练筑牢信仰根基。建立30个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示范点,并依托“指尖党建”云视讯平台,在全县党员中讲好“12堂大党课”,推动党员干部在新思想学习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发挥“指尖党建”方便快捷、覆盖人数多等优势,先后开展新思想相关内容培训16场次,覆盖党员干部18600余人,以严格的“党性体检”和深刻的学习领会,让党员干部更加坚定主心骨、强壮身子骨。二是抓阵地建设铸造精神高地。共投资近千万元,全面提升全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政治功能,努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芮城落地生根”的主阵地。目前,投资280余万元的主体工程已竣工验收,总投资700余万元的布展项目已完成招标进场工作。狠抓县委党校党性教育主阵地建设,全面落实市委“万人计划”,目前已分批次、小班制、全封闭举办农村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536人。恢复和重建10所高标准乡镇党校,先后举办普通党员培训10期共4422余人次。按照“示范引领、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为全县150个村制作党建版面,高标准推进2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示范点建设,实现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提升”。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建设,为全县各级各类党员干部树立信仰、拥抱信仰、追随信仰铸造了仪式殿堂和精神高地,更让新思想在芮城有了开花结果的新阵地。三是抓精准培训强化理论武装。按照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座部署要求,县委依托“古魏大讲堂”精准选题,每月举办一期理论讲座。截止9月,已举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学习“塘约道路”助力乡村振兴、哲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等9期理论讲座,共培训党员干部6800余人次。从严管理,抓好党校主体培训班次,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书会,组织学员外出延伸培训,确保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增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深刻理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根本性,切实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织密建强上求实效

加强新时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全部工作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向到底。结合全县扫黑除恶工作实际,县委对发生在古魏镇刘原村居民小组长身上的涉黑涉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决定把全县农村居民小组长纳入基层干部管理序列,并作为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层级,实现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直达“神经末端”。目前,全县共有居民小组长1913人,已全部纳入县委管理,同时,创新建立支委联系村民小组制度,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和领导”。二是精准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确保基层组织坚强有力。按照“精准识别、应列尽列、应整尽整”的要求,全县共确定36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分层分级推进整顿提升工作。县委常委会成员和乡镇党委书记分别联系整顿18个,每个软弱涣散村都选派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扎实推进整顿提升工作。特别是对刘原村涉黑涉恶案件定性后,县委迅速将该村纳入重点整顿范围,县委书记直接包联开展重点整顿,县委组织部长担任工作队长,县委组织部分管基层党建副部长担任第一书记,从全面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该村基层组织力着手,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以来,乡村两级党组织在开展“大规范、大走访、大评估、大承诺”工作中,共走访党员群众70539户,收集意见建议5844条,形成承诺事项8331件,摸排问题线索13条。经核查,13条问题线索均为村级事务管理中的干群矛盾。三是严实并举抓好基础保障确保基层组织更富战斗力。制定了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精准甄别不合格党员166名,开启党员管理新模式;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要求,全县10个乡镇“五小”设施建设已全部到位,推动建设干部周转房147间2884㎡,为基层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按照“项目引领、试点推动”的思路,2017年底全县17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破零”,截止目前,已有90个村达到5万元以上,占全县农村总数的52.3%。

三、深刻理解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的重要性,切实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再用力

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和保障。一是坚持以制度藩篱扎紧用人权。今年5批次99名科级干部调整配备中,县委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深入考察,并全面推行先谈话推荐后会议推荐、干部政治表现反向测评和差异化考察等考察办法,严把选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真正把德才兼备、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二是坚持以事业为上选人用人。县委始终从芮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需要出发,真正选拔更优秀、更合适的人。县乡换届中打破以往惯例,提拔了2名年龄超过50岁、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干部;先后重新启用了3名受处分的科级干部,这3名干部也以自己的出色表现回报了组织关爱;县管中学领导班子调整中提拔使用了2名非党干部,充分发挥了非党干部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积极作用,营造了按事业选人、为事业发展用人的选人用人导向。三是坚持搭建平台炼人识人。扎实落实市委“千人计划”要求,已在干部日常调整中选用年轻干部3名,近期还要组织集中选配工作,其中正科级6名,副科级15名,已报市委组织部同意。持续在全县年轻干部中开展讲“学思干”工作,并将此作为发现、识别年轻干部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结合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扫黑除恶等重大部署、重要工作,县委今年共提拔了5名农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调整公安干警122人(其中科级36人,股级86人)。干部选任的公道正派、各类干部的合理使用,使各级干部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县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日益形成并长期保持。

四、深刻理解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关键性,切实在聚才爱才留才上出实招

人才蔚,事业兴。近年来,芮城县委精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思想,始终坚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努力推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今年提出了“人才工作年”的定位和目标,研究确定15项具体工作任务,进一步掀起了全县人才工作新热潮。一是突出改革要求制定出台务实管用人才制度。先后研究制定出台《芮城县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芮城县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实施办法》等13项人才强县制度文件,切实以政策优势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二是突出“百人计划”大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坚持“为产业发展聚才、为事业推进引才”的工作思路,采取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办法,以亚宝集团、大禹生物、杨森包装等企业为依托,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和产学研基地,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名。坚持把县中医院作为放活用人自主权和引进专家团队支撑新医院发展试点单位,推动引进专家名医(团队)2名。目前,全县共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6名,超额完成市委“百人计划”要求,为推动芮城高质量发展汇聚了磅礴力量。三是内引外联厚植芮城人才战略根基。坚持开通引进高学历人才“绿色通道”,目前,全县已有硕士研究生高学历人才103名;今年还要在广泛征求各用人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加紧引进30名高学历及紧缺人才。研究制定企业自主招才奖励支持办法,拿出30万元对自主招才走在前列的亚宝集团给予奖励,并向引进人才颁发“芮城县优秀人才”荣誉证书,向企业颁发“人才高地”证书,在全县树立广聚英才的鲜明导向。组织县内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建设人才公寓、开设青年人才讲“学思干”讲堂等,探索多种方式关心关爱县内外各类人才。先后赴西安、成都等地看望、慰问芮城籍在外优秀人才,推动建立“芮城经济社会发展智囊团”“芮城籍在外人才智库”和“芮城在外人才联络站”,着力构建沟通交流长效机制,切实把处于发展前沿的芮城籍在外人才(人士)发现、储藏、保护、使用好,有效凝聚县内外人才智慧,共筑芮城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县委全县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赫章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