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

2018-11-20吴春芳乐建刚

记者观察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课程体系高职

文/吴春芳 乐建刚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没有把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层次设立创业教育系列课程,没有总体规划和统一的职能部门等。因此,需要从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着手,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提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效果。

一、以学科专业为基础, 分层开设递进式课程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不同年级层次,分层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实践—创业提升”的递进式课程,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相互融合,形成创业课程体系一体化。首先,以创业基础课程为起点,通过对创业基本知识的讲解和创业途径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要求与一般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实现由掌握创业基础课程知识过渡到创业实践课程的递进式的教学课程设计体系,依托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共同特点,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创业教育课程规划、组织管理。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过程中同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使课程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其次,是设置多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一方面开设与创业紧密相关的金融管理等基础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基础与案例》等创业通识课程相结合的基础模块,并且纳入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完善高职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中设立创业教育提升模块,如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中就《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CAD》等专业课程融入《服装创业设计辅导》《服装创业心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专业拓展活动》等项目,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拓展创业教育的实践应用领域,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以创业工作室或创业公司为载体, 构建创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可以以专业或专业群为核心来建立工作室或创业公司,如以“专业群(或专业)+创业工作室”的方式,作为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建设,能够调动现有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教师的特长,并且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与学生的创业涉及领域进行有效结合。创业工作室的定位可以根据专业的方向来确定,每个创业工作室可以安排一至二名有创业经验的专业教师,配备五至六名创业学员,也可成立公司。从创业课程教育效果的角度来看,创业公司或工作室的创业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创业课程实践的过程来看,创业学生通过创业公司或创业工作室实践平台,进行创业项目运作、承接校内外业务,并把接受的创业业务订单分配给创业工作室的各位成员,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业务订单,激发创业成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对市场的审察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

三、围绕创业项目建设, 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综合平台的构建

在创业教育中创业项目是创业课程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适合教师结合创业项目实际进行讲解与分析,由于是师生自己的创业项目,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创业教育课程综合平台的搭建,更是创业课程教育提升阶段的重要方式。在高职院校可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创业工作室、创业孵化园等创业基地,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提升培训课程,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申报,并由有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对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对立项的创业项目提供免费的创业场地和相应的经费支持,开放实训室,提供实践设备,为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以创业基础课程为起点,结合专业教育,根据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以创业工作室为实践教学的载体,以创业项目为课程建设核心,构建多层次、递进式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课程体系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首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立项资助
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