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约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018-11-20张桐歌

记者观察 2018年24期
关键词:顺风空姐网约

文/张桐歌

一、网约车简介

网约车,就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简称。网约车随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网约车管理条例的发布,服务逐渐进入规范化。网约车行业也逐渐摆脱了无法可依、地位不明确的局面。网约车市场规范化确实是一件好事,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乘客的乘车安全,让中长途的旅客省下不少路费,而且有利于网约车长久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约车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滴滴公司上线的顺风车服务,不但可以提高轿车资源的使用率,提高顺路的司机收入,而且可以方便乘客,看起来是一项十分不错的服务。但是,上线以来却频发安全问题。2018年5月6日,郑州一空姐乘坐滴滴打车公司的网约车时,被司机杀害。滴滴公司在官方微博上道歉,并公布整改方案。滴滴公司顺风车服务上线短短的时间内竟发生多起安全事件,而滴滴公司似乎也陷入“出事—道歉—整改—出事”的尴尬局面。

滴滴公司不诚恳的道歉态度也引发了社会热议。郑州空姐受害案发生后不久,滴滴公司删除了所有与郑州空姐遇害相关的道歉声明,这样的态度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与不满。声明可以被删除,但事故的惨痛却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终于,滴滴公司顺风车业务下线,但是由滴滴打车顺风车引起的社会热潮并未平息。

二、惨案发生的原因

(一)滴滴公司的监管不力

滴滴公司未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顺风车的审批与管理不到位。审批门槛低,顺风车只需要从滴滴出行官方APP上完成注册,填写一系列简易的信息,随后通过人工审核即可成为顺风车司机。滴滴公司未对顺风车司机做出更具体细致的要求,导致大量素质低下的顺风车司机混在其中,加之滴滴公司的客服体系不完善,对司机的约束力低,进而大大增加了案发的可能性,降低了打车的安全指数。而且在案发后,滴滴公司客服态度差,推诿责任,是公司管理的一大漏洞。

(二)国家相关法律不甚完善,对网约车平台的管控能力低,惩处力度小

在相关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并未对整个网约车行业及时作出相关规范,而是放任其发展,为乘客受害事件多次发生埋下隐患。

(三)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未发挥出相应的力量

案发后大多数人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仿佛此事与我们不相干,实则不然。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我们应发挥自己的社会力量,维护社会正义,宣扬正能量。

(四)乘客也负有一定责任

乘客在知道可能遇害的情况下,未能选择合理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乘客被害问题的发生,并不是一方问题所造成的,而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理网约车问题,需要多方协作,仅靠一方力量是不足以解决的。

三、网约车处于困境的原因

相关法律细则不完善、网约车公司监管不力与推诿责任,是网约车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网约车行业就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管,即无法可依。网约车公司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大对司机的管理,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网约车安全问题。但目前,滴滴平台向政府监管平台传输的网约车数据显示,仍有近5000名驾驶员和近2000台车辆未取得营运证件,然而这一数据仍不包括最近备受关注的顺风车。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滴滴公司监管力度不足。滴滴公司的巨大安全漏洞,其实是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机械僵化,是企业领导安全责任的严重缺失。基于此,网约车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公司和社会共同努力,真正重视起生命安全与责任,落实法律细则,加强公司管理,提高警方办事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网约车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真正重视起生命安全与责任,进而解决这一“社会毒瘤”。

猜你喜欢

顺风空姐网约
只见来船是顺风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空姐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空姐
梦不是反的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多高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