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设计
——《云南年鉴》框架设计阐述

2018-11-19

黑龙江史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年鉴云南省框架

高 静

(云南年鉴社 云南 昆明 650021)

年鉴框架是一本年鉴基本内容的结构系统,是编纂年鉴最首要的一步。要编纂好一本年鉴,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框架设计,否则就会因基础架构的不完美而降低了年鉴的整体质量。如同一件精美的时装由普通人来穿和由模特来穿,效果是绝然不同的,而我们的框架设计就如同在打造“模特身材”。由于不同类型年鉴的性质不同,所反映内容的目的也不同,所以地方综合年鉴与专业年鉴、专题年鉴的框架设计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云南年鉴》属于地方综合年鉴,它的框架设计是以反映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情况为目的。

一、《云南年鉴》框架设计的变化

《云南年鉴》是1986年创刊,第1卷(1986卷)是云南省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综合性年鉴。框架的常设一级目为16个,分别是: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经济、财政金融、建设环保、工业、农林水利、交通邮电、贸易、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第2卷(1987卷)框架进一步完善,常设一级目为18个,分别是: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经济、财政·金融·保险、贸易、科学、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民族、社会、附录。第3、4卷(1988、1989卷)框架一级目进行了个别的调整补充,常设一级目为21个,增加了“审计、建设环保”,恢复设立“交通·邮电”。第5卷(1990卷)常设一级目为24个,增加了“工业”,恢复设立“农林水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建设环保”拆分为4个独立的一级目。第6卷(1991卷)常设一级目为23个,“建设”“环保”重新合并为1个一级目。第7、8卷(1992、1993卷)常设一级目为25个,增加了“专文”,“财政·金融”拆分为2个独立的一级目。第9~10卷(1994~1995卷)基本保持前几卷的格局,只是个别一级目有所微调,常设一级目保持24个。第 11~14卷(1996~1999卷)分别增设了“乡镇企业”“旅游”“统计资料”“政策法规”,常设一级目在27个左右。第15~31卷(2000~2016卷)常设一级目均在30个左右,栏目最多的是2006卷的33个。其间,框架结构趋于稳定,曾设有“国防建设”“支柱产业”“支柱与特色产业”“信息产业”等。最新的第32卷(2017卷),常设一级目为27个,分别是:特载、专文、大事记、云南省概况、政治、军事、法治、民族·宗教、经济管理与监督、农业、工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邮政、烟草业、旅游业、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贸易·经济合作、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人物、州市概况、经济社会统计资料、附录。

二、框架设计的原则

(一)框架设计的系统性

“框架设计的系统性主要是由年鉴反映社会现实的基本功能决定的。”“对涉及的相关领域要有全方位的思考”“内容资料要经纬相通”“要注意上下年卷基本内容的相互衔接和大致对应”。基于这几点,《云南年鉴》创刊初衷就是逐年反映云南省各项事业的进展和成就,以及在全省范围内有影响的重大事件。采用的是分类编排法,遵循分类科学、门类齐全、归属得体、编排有序、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原则,以部类(如法制、教育、科学等)为单元,由分目(如政法、高等教育、自然科学等)领属条目组成,以条目体为主要反映形式。从全省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出发,最初设置了16个部类(一级目),以记载上一年度情况为主,在第1卷中考虑到与早前的情况有所衔接,在各部类适当设定了一些回顾性条目。“特载”最初只是作为收录在付印前发生的特别重大事件,刊于卷首的临时部类。第2卷在最初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总体框架分为一、二、三级目:一级目为大部类,如军事、经济、文化等;二级目设在一级目之下,如一级目中的经济,下设经济总类、农林水利、工业、建设环保、旅游等二级目;三级目一般在二级目之下,如工业中的地质矿产、电力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烟草工业等。遇到个别一级目内容比较单纯时,则直接将三级目放在一级目之下,如政治部类中的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等。三级目之下由条目组成。“特载”从第2卷成为常设的一级目。经过32年对大部类的“升格”“增减”“分并”的反复调整,至第32卷总体框架结构基本保持了最初设计的格局,常设一级栏目27个,确立了办刊宗旨“全面反映云南省情、忠实记载历史”,《云南年鉴》框架设计经过多年不断的实践总结,通过时间的检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性结构。

(二)框架设计需要与时俱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云南省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都随之发生着变化,有了新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年鉴作为反映现实记载历史的工具书,在框架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逐年作出对应的调整。框架设计应随着观念和时代的进步,一起进步随之变化。如针对云南省推进诚信云南和企业信用建设,开展规范“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活动,《云南年鉴》从1989~1999卷在书末设立了类似一级目的独立部分“云南省部分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名录”。1995~2000卷又增加了“云南省部分注册商标公告”“云南省续展商标公告”。围绕云南的经济发展和工作重点,1996卷与实际相结合,将一级目“经济”更名为“综合经济与管理”,扩大了此部类的内涵,标题释义更确切。将“乡镇企业”“旅游”升格为两个一级目。增加一级目“人物”,增收国家专家和先进人物,增强年鉴的实用价值。将“统计资料”从“经济”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级目。1997卷从介绍云南法制建设和中共云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反映云南工作走势出发,增加了一级目“政策法规”。1998卷将三级目“公安”,调整为3个三级目“公安、公安边防部队、武警”,将原来“公安”中的内容剥离开,分别归入这3个三级目中,从而更容易充实内容,分清条理。2004卷将“交通·邮电”拆分为“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两个独立的一级目。

随着21世纪这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云南年鉴》也以新的面貌迎接21世纪,从2000年起开本由原来的正16开改为大16开;同时在“大事记”中增设了二级目“云南省1999年10件大事”;将“云南省概况”从“概况”中分离出来,升格为一级目,原“概况”更名为“地州市县概况”。2001卷在“大事记”中增设了一次性二级目“20世纪云南省100件大事”。

(三)个性化设计

地方性综合年鉴反映的内容,因不同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人文背景,势必就会具有地方性和特色性,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框架设计,才能体现出年鉴的个性化。如云南省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有15个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为突出云南的民族特色,《云南年鉴》在框架设计时,将“民族”设置为常设一级目,专门记载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相关信息资料。在1998卷中,还补充了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和民族干部的内容,使此栏目内容更加充实。1999年云南省政府承办“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有8个项目获得了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为了忠实地记载这届世博会的情况,2000卷增设了一个一次性的一级目“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实施云南省提出的实现“三大目标”、建设五大柱产业过程中,花卉产业、烟草业和旅游业成为2001年云南省工作的三个亮点。为了突出这三个亮点,2002卷将“花卉产业、烟草工业和旅游”分别从“农林水利·乡镇企业、工业、贸易·旅游”3个一级目中分离出来,升格为独立的3个一级目。2003卷重新调整组合为一级目“支柱产业”,下设二级目“烟草业、旅游业、矿业、电力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2006卷将“支柱产业”调整为“支柱与特色产业”。

三、框架设计中的细节问题

(一)栏目设计的均衡问题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在突出地方性和特色性的同时,在细节设计时应考虑到栏目间比例的均衡性,否则栏目外延过宽、容量偏大,或者外延过窄、容量偏小,都会影响全书整体的谐调性。如2017卷为了突出地方特色,将“旅游业”“烟草业”设为独立的一级栏目。“旅游业”下设只有3个三级目“烟叶种植与收购、卷烟工业、烟草专卖”,共有23个条目。“旅游业”下设也是3个三级目“旅游业综述、旅游行业管理、旅游规划与建设”,共25个条目。与全书其他一级目相比就显得较为单薄。如果无法从丰富和充实栏目内容来解决,就应考虑与其他栏目进行合并,解决此弊端。如原独立的一级目“民族”,从2011卷起将“社会生活”中的“宗教”部分分离出来,与之合并为1个一级目“民族·宗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栏目设计的归属问题

对收集稿件资料的科学合理划分决定了反映内容是否归属得当,在栏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稿件资料的分类应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将各供稿单位所提供的稿件内容先进行分析剥离,把不同性质的内容资料归入不同级目。这是从科学性、理论性出发,但在实际编撰过程中是有很大难度的。如《云南年鉴》设有常设一级目“军事”,科学的划分应把不同单位的同类信息资料按性质进行归类,从而设计下设二级目或三级目。但因这部分提供稿件的单位是驻滇部队和省军区等,由于提供单位的特殊性,很难将内容资料进行剥离,所以采用了行政分类法,下设了三级目“云南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4集团军、武警云南省总队、昆明民族干部学院”等。此种情况是作为特例设计的,但这就有归属不当的问题,如何能够合理的规避此类弊端,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总之,框架设计是编纂年鉴的基础。地方综合年鉴是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便检性、连续性、可比性等多重性的统一,是对特定地域一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农、工、商、教、科、文、卫、体等各部门、行业、学科、领域的重大时事、统计资料的忠实记载。这决定了其框架设计必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综合性、准确性、连续性的特征,做到结构合理、领属得当、层次分明。

猜你喜欢

年鉴云南省框架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