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2018-11-18高国爱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那达慕火把节汉族

高国爱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这节课的内容来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板块儿。通过对主要几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区域、饮食特点和文化习俗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各民族之间要平等相待,以诚相待。共安排了“多民族的大家庭”“丰盛的民族饮食”“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住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团结和睦建设家园”六个主题内容。本主题主要围绕着少数民族的节日展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以及这些节日和纪念日的意义。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傣族传统的新年节日泼水节,哈尼族等民族的火把节,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三个节日,内容比较单一,但所需要的资料很多。

学情分析:

五年级部分学生已經具备了读书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初步的上网能力,能自己上网浏览与搜索,所以,为了丰富教学内容的的信息量,在立足教材的同时又跳出教材,通过多找、多学,多思考,在探究中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己了解、阅读、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理念:

这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共同参与,采用体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目标

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查询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照片、资料;有能力的同学还可自制幻灯片。

教师:

(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

相关节日的图片,演示文稿,泼水节视频,《周总理与泼水节》的视频,《爱我中华》音乐图像。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一:出示过去师生包粽子的照片,这是我们学校以前搞的活动,让学生看后说说从这几张照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看到的照片上的内容和所感)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快乐端午节”,师生包粽子的热闹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很快就带入到节日欢快的气氛中,学生也产生了对图上同学的羡慕和对节日的向往之情,为整堂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问题二: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提起节日,同学们立刻会想到汉族的哪些民族节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点拨。

随机出示课件春节的课件。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出示中秋节的课件。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同时也是重要的民族节日。

二、讨论交流,互相学习

第一,说到民族节日,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学生回答56个。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哪个民族的?(我是汉族的,我也是汉族的)汉族的同学请举手,老师也是汉族的,除了汉族我们班还有谁是其他民族的?

除了汉族,我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民族节日,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

谁先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个民族节日?

第二,学生回答汇报收集到的信息资料。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适时板书,出示课件,重点进行书中关于泼水节、火把节和那达慕大会这三个民族节日的教学任务。(设计意图: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以便课上交流。培养学生了收集信息的能力)

1.泼水节

出示泼水节的来历的课件,叫学生到前边看图边操作边讲解。

出示泼水节的视频。看完傣族人民泼水节热闹的场面,你是否也产生了到少数民族去旅游的想法?谁还记得我们在语文课文中曾经学过的一篇关于泼水节的课文?

播放《周总理与泼水节》的视频。看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生动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周总理对傣族同胞的关心与尊重等等。)

教师追问:还有哪些民族也过泼水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视频演示,使学生对节日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知道少数民族和汉族是平等的,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2.火把节

大家打开书,看书中是怎么样介绍火把节的?前后两个同学看后互相说一说。

谁还知道关于火把节的资料?(学生很有可能找到关于彝族的火把节,就放手让学生大胆的介绍)

教师小结:同学们把火把节介绍的真详细,真了不起!看来,每个民族的节日还和他们的传说故事、历史文化有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拓展教学资源,落实知识目标。)

3.那达慕大会

出示课件“那达慕”。让学生快速默读关于那达慕的资料。

学生介绍那达慕花絮。

三、总结升华,同唱一首歌

教师总结;每个节日的背后都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此时我也想说一句话,56各民族,56多花,我们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祖国就会更加强大!

让我们在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吧!

放歌曲《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师生同唱《爱我中华》中结束!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收集有关民族节日的资料。

猜你喜欢

那达慕火把节汉族
彝族火把节民俗纹样元素分析与开发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草原上的传统盛会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彝族火把节与火崇拜初探
“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