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的角度来比较英语中的“will”和汉语中的“将(jiang)”

2018-11-18杨芹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介词用法语法

杨芹

英语和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的看似相对应的词条也会有很大区别。“体”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语法范畴,在英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多的是关注词汇而不是“体”,这就使得所学的知识不能得到正确的运用,甚至导致误用。本文将从“体”的角度分别对英语中的“will”和汉语中的“将”的用法加以阐述,并进行对比。该研究有助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的“will”,同时对中英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体”最早是指俄语和其他斯拉夫语中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这种基本的二分法。在斯拉夫语中,动词有比较清楚的和界限分明的体的概念,用添加前缀或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现代语言学者发现该现象与英语很相似,就引进了“体”这一术语。依照现代语言学理论,句法组合是构成“体”的依据。尽管“体”是在句子中体现出来的,但它是有关动词的语法范畴。

依据于时间的特征,Vendler(1967)把动词短语分为四类:结果、完成、活动和状态。任何语言中都有表示时间概念的一套词汇和语法。时间主要是由“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类组成。将来时是一种重要的语法范畴,每种语言都会借助某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将来时,英汉两种语言表示将来和将来时的形式和标记各有特色,本文主要谈论的是英语一般将来时标记“will”与汉语表将来的虚词“将”之间的异同,从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来寻找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差异,借以推动英语教学。

英语将来时的基本结构是由动词原形前加助动词“ wi11/Shall”构成。英汉两种语言的将来时作为一般体均指既不正在进行又不确定完成与否的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方式。国外的一些知名学者,曾对“体”下定义,并做出过具体的阐释。关于英语中的“will”和汉语中的“将”的各自用法的研究也有不少,然而,两者的用法加以综合对比的研究却微乎其微,因此,本文将从“体”的角度对两者加以对比研究,将有助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两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免搞混淆,且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中的“will”,同时,对中英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will的基本的用法

(一)表时限

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这是“will”的最基本用法,will+原形不定式表示简单将来,would+原形不定式表示过去将来。

(二)表意愿

主要用于第一人称,表示说话者或主语的意愿,决心,意向。

(三)表色彩

“will”也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色彩都是贬义,特别是重读will就有批评的含义。

(四)表重复

“will”也可表示习惯或反复发生的动作。

(五)表功能

如主语为物,则意为“起(不起)作用”,“will”则要译为“能, 行”。

(六)表事实

will可表客观事实。如:Gold won't dissolve in hydrochloric acid. 金在盐酸中不溶解。

(七)表委婉

用于疑问句, 第二、三人稱, 表示询问、请求、命令 ,但话语更委婉随和一些。如用would,则语气更客气。

(八)表推测

指现在或将来;用于进行式时指现在;用于完成式时则指过去。皆用于第二、第三人称。

三、汉语中“将”的基本用法

(一)作副词

(1)表示一种主观上对未来情况的判断,如“将来”一词。

(2)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临抵一定数量,如“将”,“将近”,“将及”。

(3)表示动作或情况不久就会发生,如“将”,“将要”。

(4)表示动作或情况刚刚结束,“将”,“将才”,“将将”, 其中 “将将”的重叠用法带有勉强意味。“将”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

(5)“将”作副词,除了表示“将要”“将近”等义之外,另外,还表示“一定”“肯定”的意义。

(二)作动态助词

“‘动+将结构是近代汉语中特有的格式之一 ,它在魏晋前后出现,使用了一千多年”。但今天 “将”不再具有动词性,而是彻底虚化为助词,依附于前面的动词,与动作的状态或方向有关,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的中间。

(三)作介词

(1)工具介词

表示“拿”或“用”,在句中起引进工具手段的作用。

(2)处置介词

表示处置义。就处置式来说,在较早时期,“将”用得较多,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把”,如:“将革命进行到底”。

四、对比“will”和“将”的用法

从上文可以得知,在英语和汉语中,“will”和“将”的用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甚至在很对情况下,两者是不能互换的。当“will”单纯表将来时,可以译成“将”,在汉译英时,“将”用作副词表主观上对未来情况的判断时,可以译成“will”,也就是说两者存在一一对应的情况。但“will”的其他用法,如表意愿、功能或推测时,“will”再译为“将”显然不妥;而汉语中的“将”用作介词表工具或处置及当副词表表示动作或情况刚刚结束的用法是英语中的“will”所不具备的。因此,当在翻译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应仔细斟酌,弄清楚“will”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后,再做翻译,而不是一见“will”,就盲目地翻译成“将”。

五、总结

在英语中,带有“will”的句式是比较常见的,用法也很多。同样,在汉语中,带“将”的句式无论在口头语还是书面语都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认为“will”和“将”都表示将来,因此,一遇到带有“will”的句式就想当然地翻译成“将”。结果,有时候,他们翻译出来的文章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本文已对“will”和“将”各自的用法进行了描述并做了对比,由于作者的知识有限,本研究不是很全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虽然本研究有局限,但还是有助于中国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中的“will”,同时对中英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介词用法语法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跟踪导练(二)4
介词不能这样用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参考答案
介词填空专练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