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在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2018-11-18周晨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

周晨

为了更好的提升中职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使中职学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企業岗位需求,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中职学校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中进行辅助教学。目前中职教学课堂中,多数是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收模式,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把学生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采用微课教学模式来解决传统学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或巩固需要强化的知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微课的内涵与特征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在我国最早兴起于2008年,2015年4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在第二届微课教学比赛通知中,对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已成为我国教师和学者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微课定义,体现微课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对于中职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观看教学视频,并且学习效果好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至10分钟左右。微课教学时间短,通过短时间内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同时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一节课,微课教学模式又称为“课例片段”。

第二,微课是一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以一段简短的视频将一个知识点或教学任务,进行组织课程教学活动。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应选择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重点或难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堂常规课程中全部内容的压缩版。为此又称为“微课堂”。

第三,对于微课教学资源,其一般只需要几兆或者几十兆的内存就可以存储,大部分的手机设备都能够进行播放。另外,微课教学课程资源具有全面的播放形式,因此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任意设备上进行师生互动,微课资源具有较高的共享率。此外,由于微课教学资源的容量较小,其能够进行快速下载和传输,从而实现学生的移动学习。

第四,微课内容明确,主题突出清晰,短小简洁精辟。虽然看起来信息量简短,但其实内容是很丰富精炼的。其构建应包括导入,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引出,讲解与剖析和结论,简单应用,总结等,进阶诊断与安排共七个基本教学环节,是一个简单,完整的教学活动。

第五,微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视频中的所有画面,语音讲解,声音,文字和图像等内容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一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负面影响或不能产生正面影响的内容都不应该出现在微课中。

第六,微课主要针对于某个知识点,案例以及实验等,就单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讲解,改变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方式,让学生在细致的,全面的讲解中,深化对知识,实验与技能的理解。

二、中职学校传统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个体方面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态度,自觉性和理解能力及知识体系较差,导致其对知识的接受与掌握效率较低,严重制约着中职学校的教学效果。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导致其学习主动性不够,专业兴趣不足,甚至存在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

(二)教学模式方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主要方式,教师通常作为教学活动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而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知识,仅凭语言的表述很难将动态的知识内容讲解清楚,教学效果就难以得到保证。

三、微课是中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需求

微课程的教学以问题和知识点进行教学,主要有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基于情景教学模式和基于协作方式的教学模式四种方式。微课程容量小,目标明确,课程之间相对独立性强,注意知识点的短小精悍和模块化,意在以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程授课课程选材范围广泛,不受限制,可以采取多种取材来进行授课,同时可以通过手机终端,PC终端等工具进行课程制作和课程学习。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地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提高了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微课以一种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形式,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和接受。

四、微课设计和制作要求

微课设计首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剖析,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另外应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或制作尽可能多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相关资料,加入到微课视频中,将各种教学媒体有机组合,优势互补,提高微课视频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制作微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微课形式,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如演讲式、讨论课式、动画式、画中画式、绿幕抠屏式、录屏式、摄像式等。微课要制作精良,清晰的视频画面,清楚洪亮的声音结合生动形象的动画才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近年来,微课逐步走进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按需学习的形式,满足学习者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同环境中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是传统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扩展。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逐步发展为教师开展课内外教学的重要资源。实践证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不断学习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化教育工作者。教学方式现代化与教学手段科技化及教育传播信息化,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微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知识点自测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