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企业家的举报看“亲”“清”政商关系

2018-11-18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8年3期
关键词:政商营商民营企业

非公君,你好,我是杂志的忠实读者,在工商系统内工作的我一直很关注两新党建领域的动态,也会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思考。此次我想和读者们分享的是我从近期频繁发生的民营企业家举报官员事件所想到“亲”“清”政商关系的进步和不足。

2月14日,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实名举报德州市委书记陈勇,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黄鸣实名举报市委书记,质量卫士维权营商环境》的举报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月23日,临沂市金凤凰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方成在网络上发布一则以“山东民营企业实名举报临沂官员老赖不作为致企业损失过亿”为题、配有视频与文字的举报信,同样引起热议。仅10天之内,单就山东地区,就出现两次民营企业家举报地方官员的事件,近期类似报道频出,在过去实不多见。尽管就现有信息看,相关举报究竟孰是孰非,个中情况尚不十分明了,但就这一现象,仍然可以看到一些问题。

长期以来,大部分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大多与地方政府联系密切,可以说是在地方政府的长期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政商、官商关系的诸多缠搅和不清不楚的状况。正因如此,一些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出资人,即便吃了地方官员和政府的亏,或是遭受了不公的待遇,大多选择默默忍受,或是采取上门评理、司法诉讼、隐晦揭露等方式。

但是现在他们选择直接公开事实、采用网络举报,这反映了政商关系进一步“亲”“清”,因为公开点名举报官员需要承担风险,若政商关系不够“亲”“清”,则风险更大。其次,舆论环境足够自由和开放,近期民营企业家举报地方官员和部门事件,各大媒体都及时跟进并定期追踪,舆情管理也很得当。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让民营企业有相应的实力和底气,他们愿意发声,为企业发展争取更好的营商环境。而民营企业家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举报,能够及时得到响应和解决,背后最关键的力量,就是国家对民营经济的空前重视和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

尽管接二连三的民营企业家网络公开举报官员,让我们看到了政商关系的进步,但是这样的无奈之举也暴露了一些潜在问题。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在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今天仍然在落实服务方面存在盲点、力度不足,尤其是负面问题的上达和切实解决问题的渠道还不够流畅、有效。其次,“亲”“清”政商关系尚未彻底有效构建起来,民营企业家公开举报官员“不认账”“不作为”等,一定程度上是政商关系不清造成的。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全国民营经济整体发展环境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区域性、特异性的尖锐矛盾个案,亟待重视和解决。

猜你喜欢

政商营商民营企业
政商关系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机制与理论进路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政商亲清,行稳致远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潼关:优化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崇“亲”尚“清”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