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11-15蔡建霞

科技传播 2018年21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人才培养

蔡建霞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体也开始进行融合,这就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对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媒体融合环境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然后探讨了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2-0164-02

目前,随着我国三网融合政策的不断实施,媒体融合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现有的媒体融合缺乏一定的实践,不能达到相应的目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可以为媒体融合培养一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通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来促进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推动新闻媒体的传播。

1 媒体融合环境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

传统的媒体中,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主要是让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础技能,高校也只是传授基本知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目标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一般必备的基础技能有营销、包装、评论以及采编等,但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仅仅掌握这些技能水平还无法达到要求。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矛盾。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目前首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专业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以便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目前,媒体融合下,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成为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刚开始出现媒体融合概念的时候,我国相关部门就提出要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需要时全面型的。全面型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清楚的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等问题。要想培养出全面型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那么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要能够同时培养通识人才和专业人才,还要重点培养素质型人才[ 1 ]。

2 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对目前广电新闻专业的布局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很多院校的新闻系都没有设置培养专业人才的专业,这就会导致人才缺乏专业的广电理论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这种情况主要是刚开始设置院系的时候没有考虑全面。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彻底的改变。要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并且对其课程开设数量进行严格限制。以前的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时候,其目标不符合媒体融合环境的要求,其更加注重的是满足传统媒体的要求。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采编人员,以此来满足报社以及通讯社的要求。但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还需要向电视台以及电台输送人才。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媒体之间已经没有了差别,甚至开始趋向统一。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2.2 新闻人才缺乏实践能力

广电新闻专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仅仅是在课堂中进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在学习的时候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的操作和动手机会。这样学生在进行就业的时候,很难满足岗位的实际需要,经常需要就业单位进行二次培训。如果没有二次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很难有机会进行广电新闻的实践。

2.3 师资队伍缺乏媒体工作经验

目前,我国高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一般对其学历比较看重,比如是否是211、985毕业,是否是硕博学位等,进行教师职称评比的时候也比较重视论文发表结果以及科研考核。这种背景下,虽然新闻专业的教师学历足够高,但是缺乏新闻媒体的工作经验。这样就很难了解新闻媒体的发展情况,进而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灌输式的教学,虽然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案例,但是也是照本宣科,没有足够的新意。这样就会导致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工作中却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

2.4 教育理念急功近利

随着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存在很多的浮躁短视思维、拜金主义思想。而新闻广电专业也不能够避免,很多高校的新闻专业都存在着较大的急功近利、享乐至上的氛围。这样就导致人们不会重视通识教育以及新闻人文情操的培养。教育开始有着浓重的逐利色彩导致新闻学院成为一些新闻淘金者的聚集地[2]。

3 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3.1 对课程进行改革

媒体融合环境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方式已经落后。但是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够全面取消传统的教学课程,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引进一些新的课程。这样能够将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培养符合媒体融合需要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引进新课程的时候,需要重视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将其作为重点的课程。同时,还需要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独立思考能力。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在学校中接受的知识仅仅是一些基础的必备知识,要想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并且取得较好的成绩,就需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要求自己。

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让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学习一些别的领域的知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以及学生都应该重视起学习的全面性。比如在新闻专业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教授一些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传授一些营销以及包装方面的知识,这样人才进入都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好的满足岗位需要,从而促进新闻广电行业的发展进步。

3.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老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积累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的技能,仅仅能够满足传统媒体的需要。媒体融合环境下,老师对于新技能、新要求的掌握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要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提高新闻专业老师的专业素质。高校可以对老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或者让其到一些学习机构进行进修和学习。不仅需要对老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还需要让老师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培训合格的老师要颁发相关的证书,只有取得证书的老师才能够开展教学工作。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老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探讨,这样才能够满足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要求[ 3 ]。

3.3 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素质

媒体融合环境下,需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有着更高的专业技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需要掌握营销、包装、评论以及采编等专业技能。并且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好的信息整合能力。实际的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不仅需要从传统媒体转换到新媒体中,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顶光技术、编导等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除了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之外,管理能力也需要好,并且还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敏锐性。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这些技能进行针對性的课程设置,并且加入一些新的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还需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实习、知识论坛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敏锐的嗅觉。

4 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体也开始进行融合,这就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缺乏专业素质、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对课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以及老师的专业素养等,从而为媒体融合培养全能型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30):194.

[2]王小敏.浅析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分析[J].神州,2017(25):291-291.

[3]何勇,邵水兵,王太刚,等.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16):42.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人才培养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