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

2018-11-15王朝君

科技传播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机关报价值取向

王朝君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媒体网络化趋势的增强,社会新闻报道受到了传统媒体的关注。在众多的社会新闻相关报道中,机关报以其官方性、权威性、准确性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来源。然而,如何把握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仍是媒体网络化发展大潮中不容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 机关报;社会新闻;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2-0032-02

众多的社会新闻相关报道中,机关报以其官方性、权威性、准确性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来源。然而,如何把握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仍是媒体网络化发展大潮中不容忽略的问题。作为机关报所报道的社会新闻,与其他媒体应有所区别,在价值取向的方面,更应当格外注重。作为广大媒体中的主流,机关报除了具备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传播功能、服务功能之外,在引导社会舆论、沟通社情民意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机关报应当格外注重公信力、权威性和社会影响能力。

1 机关报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应当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首先,作为机关报,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原则,严格把关,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堪称是社会的“雷达”和“镜子”,如实、准确地对社会新闻进行报道本应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准则。但对于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新闻,要准确判断其真伪并不容易。尤其是目前大批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公众号经常违规散布各种不实信息,容易混淆大众视听。这就需要机关报在发布社会新闻时,尽可能地通过实地调查做出正确判断,否则很可能以偏概全、以假乱真,陷入报道失实的窘境。

其次,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不流俗、不媚俗。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社会新闻应当坚守的底线。坚持正面报道,就是要在采访时要抓住人物和事件的主导属性和主要方面,不能求全责备,专找不足。对于新闻事件,要更多地从好的、正面的角度去发掘价值。

机关报的目标人群与普通报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对社会新闻的选择和处理上,理应有所差别。机关报作为主流媒体,面对责任与担当,更应该正确地传播社会价值观,并做到自觉抵制错误的新闻观,从而能够坚持社会新闻报道的高格调,最终引导读者把握社会的新风正气,认清社会的主流走向。

随着近些年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潮,机关报等传统主流媒体也逐渐加大弘扬新风正气的报道,这样既有助于更好地宣传和体现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使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更容易深入人心。

再次,要堅持建设性的报道原则,着力发现并解决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社会问题。

作为主流媒体,其舆论监督功能不容忽视。由于机关报地位不同于其他媒体,其公信力和权威性作为突出特点,使其监督作用更能够科学有效地发挥到位,从而面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更加便捷、得力。因此,机关报应当更加注重社会新闻报道中的建设性作用,不仅要着眼于发现问题,更要着力在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制造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机关报在通过社会新闻报道对于适宜公开的典型问题、普遍问题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分寸恰当,形式多样,毫不留情。

还应当注意的是,机关报的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在当下的社会剧烈转型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存在的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政策不明晰、执行不坚决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容易引发公众群体的负面情绪集体爆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流媒体的机关报媒体一方面应当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也应当起到舆论引导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要注重社会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原则,避免只讲政策忽略服务的误区。

在社会新闻采写的过程中,从受众角度出发,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的原则,就是社会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原则。作为党政机关喉舌的机关报,在进行社会新闻报道时,不能一味只讲规章、说政策,一味强调政策性,而应当同时注重社会新闻的服务性,避免远离新闻受众。民生新闻、政策宣传、信息咨询、民生服务,都是满足社会新闻报道服务性的有效手段。当然,讲求社会新闻的服务性,并不是要弱化机关报作为党政机关喉舌的宣传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对于媒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机关报还是一味固守传统,忽略人民群众对这方面的需求,就会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那么,该如何凸显社会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原则呢?简单来说,只要新闻能够为受众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就体现了它的服务性原则。从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到民生服务,只要新闻的采写者能够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新闻的采写工作,从满足受众的要求这一起点出发,就可以认为是满足了社会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原则。

2 在报道社会新闻时,机关报应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首先,在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时,要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密切的关注,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去发现社会大众的真、善、美。机关报因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要重视与商业报刊的差别。在报道中要做到与我国国情的切实相符,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报道的主体,将普通大众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放大发扬,从而弘扬社会正气,切实体现时代的精神,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比如,在实际的报道工作中,可以通过对下岗职工、农民务工者以及城市低保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关注,走进他们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对社会大众进行引导,将适当的帮助与关怀给予弱势群体。

其次,在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时,要以群众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出发点,及时充分地报道社会民生的热点新闻。尤其坚持做到社会新闻的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对新闻主题和内容的原则,要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以群众角度为出发点,紧抓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深入而详细地进行报道,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

再次,在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时,要针对报道社会突出问题。机关报记者作为报道先锋,要具备对新闻热点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新闻动态的追踪力,坚决以党和政府的既定方针和路线作为指导,面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阴暗面,在揭露和批判的过程中要做到毫不容情。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乱收费问题、市容市貌问题、环保污染问题、政府机关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等,都困扰着群众生活。在报道社会新闻的过程中,要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报道,并促使政府部门的介入,促使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公示处理结果,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又如,在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时,要将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更有专业性的、更有连续性、更具广泛性的报道。既要对问题要害或深层原因进行关注,深入剖析,以小问题为突破点,将全局进行放大,通過深入报道,与广大群众产生共鸣;也要进行专业性的深入分析,将对专业人员的报道纳入新闻采写范围,同时提升记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也要坚持对新闻连续的、深入的追踪,避免出现“断尾新闻”,从新闻事件的发生点入手,上可前溯至新闻的源头、焦点的爆发,下可抓住新闻的发展、结果和反馈,做到对新闻报道时间的全覆盖;在新闻报道中,更要注重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将一般群众、专家学者、两会委员、政府机关等相关角色尽可能纳入采访报道范围,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以多种视角观察问题,才有可能用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新闻报道也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广泛的报道。

但是在报道社会新闻时,作为机关报新闻的采写编辑人员,也要注意坚守党和政府有关社会新闻报道划下的红线。一是政策上的红线,即指的是要在报道时,保持贴近党和政府政策,对新闻宣传口径进行恰当把我,以党和政府对该新闻或该类新闻的报道规模、程度以及政策界定作为标准,减少因盲目跟风炒作造成的负面影响事件的发生;二是法律上的红线,合法性是采访报道的问题的基础,不能为了过分追求突出的时效性和新闻性,却有不必要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三是科学上的红线,在新闻报道中,要注重其科学性,尤其避免与科学精神相悖的情况发生。

3 结论

总之,机关报在进行社会新闻报道的时候,应当努力把握新闻导向,刊登正面的社会新闻,歌颂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崇高的社会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这与我国当下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机关报刊只有进行这样的社会新闻报道,才能做到弘扬社会主旋律,占领新闻主阵地,引导社会主舆论。

参考文献

[1]焦国章,闫爽.社会新闻价值取向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4):111-115.

[2]卢永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J].新闻战线,2003(5):15-17.

[3]顾理平.正确把握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J].传媒观察,2005,5(1):38-39.

猜你喜欢

机关报价值取向
探寻延安红色文献数字化进路的成功实践
——评《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全文数据库》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全文数据库》正式上线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人民日报》报系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华北局的隶属关系
解放战争时期的七张《人民日报》
机关报评论创新问题研究——《首都建设报》评论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