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大学新生适应性小组活动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

2018-11-15咸阳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社工适应性

■胡 静 苏 瑛 车 昆/咸阳师范学院

作为咸阳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2017年5月我们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新生历奇训练营计划”。我们在项目前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大学新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查、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制定了具体的活动计划书。

一、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小组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一)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

大学新生阶段是大学生的必经阶段和其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时问题最多的时期。大学新生需要顺利过渡到大学模式,并且能够独当一面。但初入大学他们对大学生活会有很多迷茫和不适应,在学习、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方面需要特别的帮助。本次活动能让大学新生得到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行适当的情绪管理、学会人际沟通的技巧、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渐从家庭的温室走入广阔的社会。

(二)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掌握其适应的规律,对于指导、帮助大学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和大学新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本次活动能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推动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提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小组活动的内容与开展过程

(一)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该研究主要围绕大学新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生存挑战”和“职业生涯规划”五部分,运用情景剧、趣味游戏、辩论会等形式凸显项目主题,易于调动组员的参与积极性,既体现实践性和操作性,又提倡师生在行动中反思,以大学新生历奇训练营为导向,小组工作为方法,推动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和人格的健康成长。

(二)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

首先,开展“自我认知”部分,让大学新生正确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根据自身的特性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其次,开展“情绪管理”部分,让大学新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积极面对生活。再次,开展“人际沟通”部分,提高大学新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接着,开展“生存挑战活动”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为同学们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与技能特长的展示舞台。最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部分,让大学新生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确定自己对于职业的喜好,明确目标,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三、对新生适应性小组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一)对本次活动的总结

本项目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方面可以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长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真正解决大学新生的困难与疑惑,从而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人生早做规划,为以后的择业、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新生历奇辅导不仅关注个人成长,也关注团体成长。自我认识、沟通技巧、解决问题、抗逆力和团队合作等板块,符合大学新生正向发展的需求,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生活。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耐心指导,为项目的准备、实施、总结起到了丰富的经验支持和大量正面影响;成员们尽心竭力、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对项目的圆满结束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许多活动对象也因为这六次圆满完成的活动发生了许多积极的改变。该项目为为提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该项目在前期准备阶段主题明确、分工合理;在中期开展阶段配合密切、参与度高、气氛热烈;在后期总结阶段奖惩分明、善于反思。但同时本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前期准备略有不足、活动现场秩序偶有混乱、活动后期部分成员流失等。

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不仅指导老师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探索更上一层楼,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人员们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最后的经验分享环节,全体成员对本项目的具体活动内容进行回顾和分享时,我们不但认真总结了此次活动的优缺点,还对于社工精神以及社工身上的责任等专业理念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更深的体会。

这次项目让我们把平时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小组活动当中去,此次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总结有许多地方是不同于课堂上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因此我学到了很多实际活动中真正需要的技巧,也体会到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的助人活动,要想真正把社工做好还是需要社会工作者不断学习、总结以及脚踏实地做好实务工作的。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社工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A Social Crisis
44个矮牵牛品种在北京不同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青春社工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