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贷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8-11-15白丽丽兰州工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借贷校园大学生

■张 瑶 白丽丽/兰州工业学院

近年来,因校园贷发生的悲剧层出不穷,危害着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2016年因大学生校园贷发生的“裸贷”事件、自杀事件、暴力催收事件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思政教育者,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校园贷这一金融产物,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校园贷”

顾名思义,校园贷即校园网贷,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而言的一种网络金融服务,一方面它可以给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给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校园贷在2013 年开始出现,2015年开始爆发式增长,根据融360 发布的《2016 年大学生消费分期调查报告》中可以得到,在融360 统计的80家分期平台中,近六成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成立于 2015 年,为56%。另外,于 2013 年及以前成立的平台占比为17%,于2014年成立的平台为27%。[1]

二、“校园贷”的现状分析

(一)申请门槛低

校园贷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渠道,向学生宣传“只需提供个人身份证及学生证即可申请,无需本人到场”,“低利息”、“无抵押”、“手续无忧、当天放款”等噱头标语,吸引着大批学生趋之若鹜,使他们陷入“借款——还款——借款”的恶性循环中去。加之,没有一个统一的征信平台加强管理,校园贷乱象开始肆意增长。但若对校园贷有深入的研究,他们其实可以发现,校园贷存在着很大程度的隐形消费,例如:逾期罚息、提现费以及借款手续费等。

(二)监管力度弱

河南某高校学生小郑因通过网络借款60万,最终无力偿还而自杀的新闻震惊整个社会。他正是通过28名同学和家人的身份信息获得的这笔巨款,最终酿成了惨剧。2016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网络借贷的要依法处置。但是,《通知》里还是把重点放在规范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和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上,在不良违规违法的网络借贷监管上却缺乏具体规定。[2]

(三)法律制裁少

目前,我国对互联网消费类金融的监管还处于初级阶段,而校园贷作为其中一种,它的监管主体尚不明确,各有关部门相互推诿,使得网贷平台始终与法律打擦边球,得不到有效的监管。“校园贷”申请程序及高利率都涉及违法现象,网贷平台对违约高校学生缺乏有效制裁;立法机构也未出台相关法律条例,限制网络金融主体的准入资格,对于违法违规平台没有进行有效管制及惩罚。这些都导致了目前校园贷失控现象的产生。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降低校园贷的危害

(一)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大学生之所以对校园贷“爱不释手”,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于金融知识的匮乏。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及班主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关心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学校的公众号、微博、微信等平台推送金融小常识、理财小助手、科学的进行消费,充分认识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和风险,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同时学校应开设讲座,定期进行排查摸底,了解学生的消费动向,及时排除校园贷的风险潜入,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有一名学生杨某,2014年入校,由于家境贫困,大一至大三期间均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2017年3月经朋友介绍接触到“校园贷”,先后贷款购买手机、照相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数件,欠款达10万余元,无力偿还,最终被家人知道后办理了退学手续。在此期间,笔者接到了他所贷款的平台的催款电话,本人第一时间约学生面谈,引导学生说出贷款缘由,请班委时刻关注其动向。同时联系家长,告知一切,请家长与学校一起帮助学生尽快脱离此事,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这一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处于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不定时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班会中及时告诉学生校园贷的危害性,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并在发现问题后妥善处理,避免事态的持续恶化,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制度,共同承担起保护学生的责任。

(二)提高自我约束力

初入大学,脱离了家长的约束与管控,面对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学生往往不能理性消费。这时就需要思政工作者在课堂中及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让大学生学会如何避免盲目的借贷行为,提高自我约束力和自控力,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对于贴在校园里的网贷广告进行及时的清理,辅导员及班主任对于那些已经产生借贷纠纷的学生积极提供帮助。

作为思政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校园贷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校园贷”乱象销声匿迹。

参考文献:

[1]张政.简述大学生与校园贷[J].科技展望,2017(2):342.

[2]李海霞,张娣.“裸条”借贷:女大学生的“卖身”契[J].京润拍案,2016(8):39.

猜你喜欢

借贷校园大学生
民间借贷纠纷频发 诚信为本依法融资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