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应然之意

2018-11-15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

■李 赫/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既是全国范围内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也是实现全国各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想要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加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必由之路。全国建设新农村,不能忽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重视并加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民族地区农村落后的现庄才能有所起色,民族地区农村与全国其他农村的发展差距才会不断缩小,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达到,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1]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民族地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村级各项事务的“领头雁”,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带头人队伍的建设状况,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是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中国政权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地位、所肩负的任务的内在要求。

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农村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条件上,还是在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精神文化上,都显现出很强的特殊性,也对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我党执政能力与这种特殊性相适应,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领头羊”,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思想觉悟和党性等方面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还不能相适应,不能行之有效的带领村民脱离贫困、发家致富,不能满足村民对于精神文化上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形象,以致不能完全发挥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至关重要。

三、是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受历史原因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多数仍然属于贫困地区。尽管我国先后制定了许多惠农支农强农政策,但实际上民族地区农村改革仍不够全面深刻,农村发展依然相对落后,村民依然没有实现脱贫脱困、共同富裕。民族地区农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带头人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党在民族地区农村的方针政策需要他们来执行,党和农民群众的关系需要他们来调节,民族地区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他们来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的缓急,影响着村民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影响着党和国家的伟大的事业是否顺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民族地区农村落后状况,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农村特殊的实际情况,以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为第一要务,以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全面落实贯彻党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让民族地区农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只有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才能使其更好的带领群众,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又快又稳的前进,才能加速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全面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迫切需要

党在民族地区农村的方针政策是否能贯彻落实,民族地区农村基础党组织是关键,作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有效的贯彻执行党在民族地区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是其基本职能和责任。目前来说,大部分带头人还是能够尽其职责,为了当地农村深化改革,稳定发展,长期奋战于生产前线。不可否认,这支带头人队伍总体来说是合格的,并且具有一定战斗力,也是值得老百姓去信任和倚赖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支带头人队伍存在着很多不足,还不能完全与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相适应。总体表现有:有的带头人头人年龄老化,学历较低,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有的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带领村民脱贫脱困、发家致富经验能力;有的思想觉悟落后,独断专行,工作上图实惠,为己干为私干等。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亟待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3]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把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成一支人员结构均衡,思想觉悟先进,素质高能力强的强力军,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民族地区基层的需要,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五、是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的迫切需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4]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村级各项事务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则是“催化剂”和“润滑剂”,在工作中带头人不仅要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和原则,更应该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注重方式方法,在保证村级各项事务顺利完成时,避免民族地区农村群众矛盾,和谐发展,这就对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巩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根基,才能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2-22.

[2]党的十九大报告[N].临汾日报,2017-10-28.

[3]党的十九大报告[N].临汾日报,2017-10-28.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9-30.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大雁的飞行队伍
继往开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带头人
还剩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