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学术概论》中的“晚清西洋思想之运动”

2018-11-15于道文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西洋概论梁启超

■于道文/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书中把“西洋思想之运动”独立成篇,篇幅不大,仅仅只有两页半。此处却可以见到他行文取舍的智慧,一方面,紧扣“概论”的概字,务求简约概括;一方面,或许也有他自身不可不提的立场等原因,他不能抗拒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西洋思想之运动”,也不可能篡改隐晦这影响巨大的史实,不予评述。本身作为“局中之人”他对这个运动却缺少居高临下进行评断的能力与自信。而对于旧学教育背景的梁启超,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本书成书的五四之际,旧文化已然没落,而新文化对于旧有的传统文化的否定,当时的梁启超不自觉的成为了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的保卫者。对于西洋思想的了解,梁启超并不能说多么深入,甚至在此时他是有一些本能的抗拒心理,显露在文中,就是多见西洋思想的“新”,少见西洋思想的“能”。这与梁启超早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盛赞西方文化,并向积极向西方寻求解决中国面临挑战的问题的答案的思路并不一致。而梁启超后来却有“今日非以西学不兴之为患,而以中学将亡之为患”,以及“必能以数年之力,使学者于中国经史大义,悉已通彻,根柢既植;然后以其余日肆力于西籍。”之论,其思想是有一个转变发展的过程的。

梁启超对于“全盘西化”乃至“新文化”存在的反感并不是偶生的。据朱维铮的考证,梁启超对美国进行考察,见到华人社会的诸多弊病,而由民主趋向保皇,而游历欧洲之后,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希望青年多多研究传统,提出“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保护本国文化的诚意。”民国十年间,内乱频仍,各色丑角丑剧接连上演,西学并未像梁预期希望的那样带来中国的致治富强。而梁对传统中国学术价值的重视与深厚情感,和当时社会矫枉过正地对传统“旧学”的抛弃,对西洋“新学”的过度吹捧的现实,都使得梁启超难以再动笔在西洋思想运动中写下西洋思想的“能”与“善”。

梁提出了“学问饥饿”“学问饥荒”来解释晚清思想界对西洋思想的需求,这一方面有他的合理性,被权力禁锢且进步迟缓的中国思想界,面对内忧外患生出对新思想渴求,是事实同时也是梁启超亲身的经历。但笼统的将思想界的需求说成“学问饥饿”,“学问饥荒”,只能说是显示表象,没有找到深处的原因。中国传统思想本身固有的造成落后与无法继续进行近代化转型的问题以及难以应付近代的国际环境的较深层次原因,梁启超并未提及,而这两个问题即使到现在,也未有定论。梁不做深入的探讨,但却亲身参与了思想界的西洋思想运动,很有可能梁启超也难以评价自己在政治的最高舞台上所做的行动。

梁启超在书中对“梁启超”式的传入,以及新学的种种弊端谬误之处加以严肃评论,且基本上是负面的。始终背负着传统文化重担的梁启超,无法割舍自己的文化背景,更无法抑制对新学弊病丛生,“新文化”渐渐占据思想界主流的不安与忧虑。一定意义上处于文化保守立场的梁启超在文中指出了“新学”的很多误区:“稗贩、破碎、笼统、肤浅、错误诸弊,皆不能免。”“卒不能得一健实之基础,旋起旋落,为社会所轻。”“新学亦一变质八股”、“动机不纯洁,用为敲门砖,过时则抛之而已。”等等。对当时“西方热”过了头的中国人有一定警示作用。笔者始终认为,梁启超对于“西洋思想之运动”写作上的处理,是受到当时时代背景相当大影响的,而梁启超本人也以这种处理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即对那种“变质八股”的鄙夷与反对,并力图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对当时文化界“新学”带来的弊病加以修正,他秉持的抗争态度,既是保守主义者的一种气节,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保守,是要对学坛已经兴起的这股风气,名为“新学”,实际上这个“新学”指导下的学界已经成为假借学术之名,而去求官逐利的恶劣环境,梁启超是要加以改革,加以反抗,而不是闭门造车,因循守旧地倡导旧学。在这点上,梁启超的保守,或许更是一种“进步”。

梁启超在“西洋思想之运动”一章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就事论事的学者姿态,而更带有一种政论的性质,在五四运动方兴未艾的时代,对流入中国的“西方文化“进行了反思。从本章节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感受到民国初年的思想激荡,同时,梁启超所分析的“新学”所存在的问题,也为我们认识五四运动,认识中国近代化历程提供了一个辩证的视角。

这段所谓的“西洋思想运动”,甚至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与民主革命的先声,因为对于思想的发展演变的研究,不能孤立地片面留意单一历史时段的征象。思想是一个整体,相近的时段的思想都是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单纯的分期断代来区隔思想,是武断而缺乏合理性依据的。

西洋思想运动为新文化运动打下了基础,培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干将,宣传了民主共和理念,加深了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了解,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国人蒙昧自大的保守心态,为中国的近代化与革命创造了机会,定下了向近代化前行的基本道路。

注释:

①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8:126.

②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条约[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8:25.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朱维铮,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9.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朱维铮,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47.

猜你喜欢

西洋概论梁启超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Country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al Circle—A Case Study of Portugal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蔡伟民:首位把气功运用于西洋歌剧的歌唱家
李晓伟 于西洋绘画中融入中国精神
梁启超的开场白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