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脏腑”翻译综述

2018-11-15葛征程李学芹西华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汉英译法音译

■葛征程 李学芹/西华大学

一、前言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中国人想要完全读明白一本一书都很困难,更别说是将它介绍给全世界,所以中医翻译之路,道阻且长。中医是一门科学,我们倾向于用科学文体的标准,也就是侧重科学性或精确性。其次要考虑的是文化性,中医文化底蕴深厚,不宜简单化地采用直译的方法,实在无法表义则可以音译,不可为流畅而言义。

二、“脏腑”的概念

(一)中医关于“脏腑”的概念

脏腑,在《内经》时代,写作“藏府”(兰凤利,梁国庆,张苇航,2010:41)。在《中国医学大辞典》中,脏腑的解释为,心肝脾肺肾也。以其藏精气而不外泄,故名。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而《素问·五脏别论》认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李经纬等,1995:194)。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中医的“脏腑”概念,并不仅仅指解剖意义上的内脏。

(二)中西医定义的差别

中医对于“脏腑”功能的认识,是以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通过长期以来对人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反复的医疗实践,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主要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和“类比取象”的观察研究方法形成的(兰凤利,梁国庆,张苇航,2010:41)。

三、关于“脏腑”术语翻译的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

笔者在查阅这一时期出版的几本较权威的词典后发现,脏腑”一词的英译主要有四类:(1)音译:zang and fu,见于《汉英、汉法、汉德、汉日、汉俄医学大辞典》(编纂委员会,1987: 1818)。(2)意译,即直接借用西方的医学概念:viscera(同上,1987: 1818)。(3)音译 + 借用:zang and fu viscera(帅学忠等,1983:29)。(4) 直 译:the solid and hollow organs(欧明,1988:406)。

(二)20世纪90年代

这一时期,各类中医汉英英汉工具书的数量明显增加,但质量堪忧。仅音译这种方式就有斜体、首字母大写,或两者兼有等多种译文。翻译既不统一也不规范,不仅削弱中医作为一门医学的权威性,也阻碍了中医的传播和中西医交流。

在笔者收集的数十本该时期出版的汉英字典中,脏腑的翻译有所发展,依旧可以分为四种:(1)音译:zang and fu,(郑 凤 钦,1994:377);(2) 借用:internal organs,viscera systems(谢竹藩,1994:12);(3)音译 + 借用:zang and fu organs(原 一 祥,1996:806);(4)直 译:treasures and houses(魏 遒 杰,1995:3,35,745)。

还有the parenchymotous and hollow organs(郑凤钦,1994:3772)这一译法,但并不多见。不过,80年代盛行的译文,the solid and hollow organs,在 20 世纪90年代,几乎销声匿迹,更多人选择英译或借用西医概念的翻译方法。

(三)21世纪

进入21世纪,中医名词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工作日见成效。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四年的努力,于2007年完成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下称“世中联”)从2003年起,组织各国专家着手研究制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草案)》。最终于2007年,在其召开的审定会议中听通过该项审核。虽然两部标准在选定和翻译上,还有些许出入待斟酌,但这两部标准的推出无疑为“建立一个有权威性的国际化的中译语言”(黄欣贤,1993,13(4):240)这一宏伟目标,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关于“脏腑”一词的翻译,WHO的标准将其译为 viscera and bowles,见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编纂的《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009:22)。这种译法在国内的字典中并不多见,而是“世中联”则采用国内外更为通用的译法“zangfu organs”(李振吉,2008:16)。国内出版的工具书中,“脏腑”一词的翻译集中在以下几种:(1)音译+借用:zang and fu organs,zang-fu organs(李照国,2002:441);zang-fu organs(谢 竹 藩,2002:45);(2)音译:Zang fu(原一祥,1996:462);Zang and Fu,见于《新世纪汉英中医辞典》(左言富,2004:178);(3)借用:viscera(谢竹藩,2002:45)。

四、结语

目前,翻译时究竟选择哪个术语来表达,主要取决于译者自己遵循的翻译目的及其心中的意向读者,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就会有不同的翻译。WHO标准化的翻译可以沿用下去,侧重表达其医学价值。如果想要保留“脏腑”的原始内涵,更好的传递中医术语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笔者认为 zang-fu organs是目前比较好的表达,因为这种表达方法既反映了中文“脏腑”的发音,对于不懂中文的人来说,它也显示了“脏腑”是一个器官。

参考文献:

[1]兰凤利,梁国庆,张苇航.中医学中“脏腑”的源流与翻译[J].中国科技术语,2010(5).

[2]兰凤利.谈谈中医学中“虚实”的翻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6).

[3]李照国.中医对外翻译三百年析[J].上海科技翻译,1997(4).

猜你喜欢

汉英译法音译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汉英武术词典需求分析——基于新媒体的调查报告
鲁迅音译的外国人名
在翻译实践中探讨汉英翻译理论和技巧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