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哈女性恭维语对比研究

2018-11-15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分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恭维哈萨克族

■耿 贺/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分院

恭维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所具有的某种双方认可的优势或长处进行积极评价的言语行为。很显然,恭维是礼貌的一部分,通过恭维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使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各民族文化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在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正确使用女性之间的恭维语,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交往,就会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更能拉近民族间的距离,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得以良性发展。20世纪后期,恭维语不断引起各国专家的研究。国外的专家、学者在恭维语及女性恭维语这一领域的收获颇丰,国内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间女性恭维语对比的研究成果有待补充和发展。

恭维语的使用频率与性别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女性之间使用恭维语的情况相对比较普遍,也最具有代表性。论文从两个民族的女性恭维语出发进行简单地对比探析,希望能对我们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对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有一点帮助。

一、恭维语概述

(一)恭维语的定义

《当代汉语词典》对“恭维”二字做了一个解释:奉承,为了讨好而赞扬。“恭维”:称颂、奉承之意(《现代汉语辞海》)。恭维语在哈萨克语中被称作“maqtaw lebiz”、“køtermew lebiz” (《汉哈大词典》),即“赞扬的语气、夸奖”之意。

虽然汉语词典与哈萨克语词典对“恭维”的解释不完全一样,但相同点就是赞扬对方。这样可以拉进人们交际的距离,使对话愉快、友好地进行。

(二)恭维语的文化背景

恭维语的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的汉族中,对上级的恭维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可以使交流氛围融洽,还关系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在古代严格的中央集权制下,皇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大臣对皇帝的恭维是很常见的,当然也有皇帝对下属进行恭维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例(1)羊氏曰:“陛下,开基之圣主。”(《资治通鉴》)

例(1)是汉主刘曜问他的皇后,我比起别的皇帝如何时皇后的回答。皇后说:

“现今的皇帝是圣明的君主。”这是皇后对皇帝的恭维。

例(2)(汉 主 刘 聪 )曰:“外 辅如公,内辅如后,朕复何忧!”(《资治通鉴》)

例(2)是汉主刘聪要为皇后建造宫殿,大臣和皇后极力劝他不要劳民伤财,汉主刘聪赞扬大臣和皇后:“在外有像您一样的大臣辅佐,在内有贤惠的皇后辅佐,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这是最高统治者对下属不顾生死极力劝诫自己的恭维。

在哈萨克族中,社会地位、社会威望、年龄等是影响恭维的重要因素。

例(1)“听听这高超的吟唱!简直像翱翔的雄鹰!”(《阿拜之路·下卷》)

ker asqaqtəŋ søzin-aj. qujqəlʤəʁan qərəndaj. ajtəwən bilse, aqən søz kæpirde,tylkige tyser qərandaj. qujqəlʤəp qojəladə-aw.(《阿拜之路 ·下卷》)

例(1)是在辩论中有权势、富有、年轻的吉连切对有威望的长者阿日甫(阿肯)的恭维,因为阿日甫在人民群众中演唱了赞扬统治者的诗歌,这是对其为统治阶级发声的赞扬。

例(2)“我只知道你唱的很好!唱吧,亲爱的!”(《阿拜之路·下卷》)

ajtqanəŋdə ʁana biledi, ajt, ajnalajən.(《阿拜之路·下卷》)

聚会中,在人民群众中有高威望的巴扎尔阿勒(贫苦人民的领导)请求艾克丽姆(女阿肯)演唱时说的一句话,这种平辈之间的恭维,充分表达了对艾克丽姆演唱的肯定和鼓励。

(三)恭维语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家利奇首先提出了礼貌原则,其内容被概括为以下相关的几条:

得体原则:在交流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让“听话者”在对话中得到更大的益处;慷慨原则:在对话中少表现自己,让自己多吃亏;赞誉原则:在会话中多一些赞美人的话,少一些贬低人的话;谦逊原则:对话中少称赞自己等。恭维语主要运用了其中的赞誉原则,多说一些积极性的语言去称赞别人,使听话人心情愉快,促使对话氛围和谐。

(四)恭维语的特点

恭维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话人做出的恭维,第二部分是听者做出的应答。但论文主要以第一部分为内容展开讨论。其次,恭维语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使用积极地语言对听话者表示赞赏,因为它不会出现消极、负面的词汇,所以这是与其它言语行为不一样的地方。最后,恭维语的使用和恭维的场合、对象、内容等是分不开的,女性之间对外貌的恭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汉哈女性恭维语的异同

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恭维语的使用因性别的不同而导致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一般女性之间使用恭维语的频率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在女性与女性的恭维中,恭维女性最自信的外表会使对方有个好心情,同时也是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这样就容易传递美好的情感,更容易达到交际效果。

(一)相同之处

汉族和哈萨克族女性虽然身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恭维内容、坚持的原则和作用等四个方面是相同的。这两个民族在对待不同的人物和关系中会有相同的恭维表现形式。

1、恭维内容相同

汉哈女性恭维语的内容是相同的,主要包括外貌、所属物、能力、道德(品质)这四个方面。例如:

(1)你怎么这么美!

sen nedegen ædemisiŋ(sulusəŋ).

(2)你的衣服在哪买的?

sen kijimiŋdi qajdan aldəŋ.

(3)这件事情都被你解决了?

məna ʤuməstə da sen bitire saldəŋ ba?

(4)你又办了一件大好事!

sen taʁə da bir ʤaqsə is istepsiŋ.

(5)您身材太好了。

dene bitimiŋ øte ʤaqsə eken.

(6)这料子是毛华达呢吧,春天穿很合适。

bul tirijke eken ʁoj, køktemde kijgenge bap keledi.

(7)画的真是太逼真了!

dæl øzindej səzəpsəz.

(8)你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

kelisken-aq qəz ekensiŋ.

在例(1)、(5)中是对人的外貌、身材进行恭维;例(2)、(6)中是对人的所属物进行恭维;(3)、(7)中解决事情和画功是对人能力的肯定;(4)、(8)中则是对人道德(品质)的赞扬。

2、坚持的原则和作用相同

汉族和哈萨克族女性在表达恭维时坚持的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都遵循赞誉原则。这样既可以使对话双方的关系得以升华,还具有称赞、问候、感谢的功能。如:

称赞、问候的功能:

才一个月没见,你又漂亮了!

kezikpegeli bir aj boldə, sen tipti de suləwlanəp ketipsiŋ.

你今天的皮肤状态真好!

bygin seniŋ betiŋ tipti de aʤarlanəp ketipti.

称赞、感谢的功能:

您想得真周到。

ajtarləqtaj ojlapsəŋ.

您对我们太好了。

øte ʤaqsə kyttip aldəŋəz.

3、不同关系中表现的恭维方式相同

我们处在一个时时刻刻不无交际的社会中,面对着多重复杂的人际关系。汉族和哈萨克族在对待亲属、同事、朋友及陌生人时表现出的恭维方式基本相同。针对家庭成员,很少使用直接恭维的方式,较多的是对家里的长辈,受人尊重的人进行恭维。对于陌生人,为了不会显得唐突、尴尬,一般也不会进行恭维。恭维语使用较多的是在同事和朋友中。在工作中,下属对领导的恭维明显要多一些,上级对下级偶尔也会使用恭维语以表示对下级的鼓励和欣赏。这种礼貌的交往方式能够维护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使对话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

4、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与外来文化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汉族与哈萨克族女性在对恭维进行回答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传统文化中,夸赞女性时,汉语和哈萨克语的回答表现的特别谦虚:“哪里,哪里?”、“不敢当”等语,以前汉语和哈萨克语大部分采用拒绝恭维的策略。与外来文化碰撞后,面对恭维时一般是愉快地接受:“谢谢!”、“raxmet”。

(二)不同之处

汉族和哈萨克族在女性恭维语中的某些相同是毋庸置疑的,但每个民族的恭维语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汉族女性和哈萨克族女性在恭维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所以在使用恭维语时有一些事项值得注意。

1、民族文化特色不同

汉族和哈萨克族在文化方面有诸多的不同,同样的,在恭维语的使用中也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

汉族有许多流传下来的故事,形容对方漂亮可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赛西施、兰质蕙心、肤如凝脂、皓齿蛾眉、天生丽质等词形容。不难发现,汉族女性更偏爱自然美,所以在恭维汉族女性时,最好能用表示自然美的恭维用语。

哈萨克语中夸女性眼睛漂亮一般用:“bota køz”(美丽的眼睛,诱人的眼睛 )、qoj køz(漂 亮 的 眼 睛 )、qara køz(黑眼睛)。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所以畜牧词汇比较发达,这些词汇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文化特色,在恭维哈萨克族女性时,用她们的表达习惯来恭维她们,会得到更积极的回应。

2、恭维策略不同

女性在使用恭维语时,两个民族的恭维策略有些不同。哈萨克族女性在恭维时,一般会使用比较直接的恭维策略,以直白的语言,明确的态度进行恭维。而汉族女性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场景、人物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两种恭维方式,有时候更多的是在意义上的恭维。

针对买的衣服,会有不同的恭维策略:

(1)køjlegiŋdi ʤaqsə køremin.

(我喜欢你的裙子。)

(2)mal tanəjdə ekesiŋ, səmdə qajdan aldəŋ?(眼光不错,裤子在哪买的?)

例(1)显然是直接的恭维策略,有很明显的积极性词汇。例(2)则属于间接性恭维,结合一定的语境,使用这种策略相对安全一些,可以避免恭维被否定的尴尬。但是使用间接性恭维要考虑到对方的喜好,社会地位,性别和年龄等等。

3、恭维时体态语的使用不同

在我们的交流中,语言是第一位的,但是体态语也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情感的表达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哈萨克语和汉语在使用恭维语时也会使用头部、面部表情、手部的动作等体态语,通过体态语的使用能够体现出交际者的内心独白。哈萨克族女性对恭维做出回应时,经常以点头、微笑、右手手掌置于胸前等来表达受到恭维后的愉快心情。汉族女性在接受恭维时则常以摇头、摆手来回应,相对于哈萨克族女性而言更侧重表达自己的谦虚。

4、汉哈恭维语的使用注意事项不同

①禁忌

汉语中的恭维语相对而言是比较自由的,禁忌较少。但是哈萨克族在使用恭维语时由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原因有着大量禁忌。所以,不同民族女性在使用恭维语之前了解交流对象的禁忌是很有必要的。一般见到小孩时,我们会说:“这孩子胖嘟嘟的真可爱。“眉毛真长”、“好好看”等,对方听了也很开心,这样就达到了恭维的效果。但是,在哈萨克族的文化中却是禁忌,认为说这样的话会把孩子咒死。

②词语使用习俗

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表达恭维的方式和内容不同。汉语在这方面的恭维相对于哈萨克语而言没有很明显的职业特征,如:“佳人”(美人,古称)、“娇娃”(美丽少女,古称)、“尤物”(漂亮的女子,古称)、“娥眉”(美女的古称)、“大家”(有才学的女子,古称)、“烈女”(有节操的女子,古称)、“校花”(今称)、“女强人”(今称)等。

如哈萨克语中为了拉近对话双方的距离而进行恭维时用“næzigim”(亲爱的),arwəm(亲爱的),ajawləm(宝贝儿),tættim(甜心儿),此外,表示亲爱的、宝贝儿的词汇还有 balapanəm、ajnalajən、erkem、qulənəm 等。 哈 萨 克族有着悠久的游牧文化,所以在爱称的使用中,会有一些与游牧相关的词汇:与畜牧职业有关的,如,“qozəm”(我的羊羔)、“botam”(我的小骆驼)。与飞禽走兽有关的:“qojanəm”(我的兔子)、“aqquwəm”(我的天鹅)。与自然界有关的:ajəm(我的月亮),kynim(我的太阳)。

汉族和哈萨克族女性进行恭维时在词语的选择上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习俗的不同都是导致恭维时注意事项不同的因素,两个民族的女性在交往中一定要注意两个民族不同的禁忌和习俗,这样才能使对方心无嫌隙,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三、结语

恭维语的使用在交际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汉哈女性恭维语的使用中,我们不能说哪个民族的女性恭维语的表达方式是对或是错,我们之间只是有些不同,所以在交际中我们应该相互理解,从而达到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通过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正确使用恭维语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希望民族间通过了解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孙炜,周士宏,申莉.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38.

[2]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0.

[3]傅德林.当代汉语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45.

[4]张金柱,刘立平.现代汉语辞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532.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3:621,650.

[6]穆合塔尔·阿乌塔佐夫.阿拜之路[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35,841.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恭维哈萨克族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
哈汉语中吉祥数字文化对比
汉哈语表女性谚语之文化比较
恭维为何让我们不舒服?
汉语与哈萨克语比较句研究的类型学视角
新疆青河县阿热了乡哈萨克族聚居区居民的语言生活
浅析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蹈的动作来源与发展规律
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