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心灵的自由
——读冯骥才《让心灵更自由》

2018-11-14高中梅

杭州 2018年40期
关键词:冯先生人情味冯骥才

文 高中梅

作 者:冯骥才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简 介:本书通过记录70多年的人生智慧与生活趣味,展现了冯骥才追求心灵的自由。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散文集。冯骥才先生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发掘人性善的方面,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有关心、热爱、理解、同情;他把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倾注笔端,看似琐碎,实则深刻。书中,冯先生娓娓而谈,童年旧事、人情世故尽在其中;有时在匆匆一瞥的懵懂青春里幽幽地惆怅;有时在那场毁灭美、扫荡真诚的运动中反思、忧虑、愤怒;而更多的是在为已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民间文化呼唤呐喊。读着冯先生的文字犹如见先生其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冯先生总是从细小的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虽平淡如水,却耐人回味。如在《书桌》中,快乐与辛酸,都凝聚在这一张小小的书桌上。作家曾经怨恨过桌子的丑陋和狭小,曾忍不住骂道,“真该死,这破桌子”,但是桌子仍然在那里默默地承受着怨愤。作家年轻时候的喜怒哀乐,都在它身上留下过痕迹,因而它不仅仅是一张桌子,更是一段记忆。但是作家最后还是失去了它,换了新的大书桌,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一种回忆往事的诱因,变得空洞而了无生趣,于是作家感到的是隐隐的忧伤。读来情趣横生,理趣入心。

冯先生的文字充满了智慧的观察与醒悟。他不仅提供了细腻的生活枝节,而且直接指向精神的内核,当然,还有观察世界的角度。例如书中的《逼来的春天》《苦夏》《冬日絮语》等篇章,都用一种平凡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哲思。夏天是闷热的,痛苦的,就像人生的耕耘期。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痛苦,在不断的磨砺中走向成熟。人生如四季,在起承转合中呈现出生命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正如冯先生概括的那样,生命“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此刻,作家发自内心、贴近心灵的文字,虽然质朴,但是纯净天然,引人深思。

冯先生的文风活泼,意蕴力透纸背,回味悠长。他散文的美是显而易见的,读他的文章就像细品古典诗词,韵味在字里行间流淌。他或写自己的独特体验;或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或写自己对于文化现状的思索;或写对于异域风情的精神追索。如《时光》中他写:“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存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存在诗句里。”又如他说的,“岁月只能衡量生命的长,谁来衡量生命的宽,还有重量?”这些文字都是发自肺腑的箴言,缠绵轻盈,于无形中编织成一个美丽的梦,让人心旷神怡。

写文即是写自己的人生,从冯先生的文字中便可窥见他的为人处世及细腻的情感。无论是对一年四季如诗如歌的描绘,还是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无论是在异国的艺术殿堂里流连忘返,还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师长的追思、对小人物的同情,无不渗透着他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处处留下了他对历史精神的探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冯先生常说:“任何一种生活,都是对你的馈赠,不要抱怨生活。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我想冯先生定是一个大爱之人,爱亲人,爱友人,爱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民间艺人,爱所有为艺术献身的人们,爱人间一切的美。

读完全书,最大的感慨是,让心灵自由地发挥,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心灵放开,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才可以创造出人生的奇迹。冯先生说:“生活的真正意义,是创造每一天,在繁华之外、浮躁之下,拥有一部分心灵生活,把美好的东西融入生命里。”冯先生用真情抒写了他的人生历程,虽然词句并不华丽,但每一个字都是心灵的真切体验,让人倍感温馨。

猜你喜欢

冯先生人情味冯骥才
冯先生和钟点工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宽堂先生(特写)
人情味
华住酒店集团:有“人情味”的IT微创新
10岁女童被拒继承父亲财产,法院判决为孩子撑腰
地暖漏水淹家 反遭厂家索赔
万花筒 人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