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公共文化云建设的思考

2018-11-14

剧影月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虚拟化服务平台数字

一、公共文化云的含义

公共文化云是在电信、物联、移动互联等网络基础上以智能化的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方式。它产生于智能信息化时代,将新兴的信息化技术与云计算、高效能计算等大数据手段进行有机融合,将一些原本比较分散、结构不同的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到一起。在云资源的共享及服务化的前提下,将文化云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统一对文化云资源进行管理,使得用户通过云端即可享受公共数字文化云资源的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其实就是对分散的数字资源进行集中的管理,对集中的资源又进行分散的利用,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平时我们使用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存在于不同的物理空间,他们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为不同地址的用户提供数字文化资源的服务,公共数字文化云把提高数字文化资源服务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使之可以快速并准确的满足资源用户的不同需求。

二、公共文化云的特点

(一)共享化

前面提到,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就是将比较分散的、不同结构的数字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云平台优化与管理云资源,并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它主要依附于三方面的技术,即服务化、虚拟化及云端化技术,使得不同区域的主体之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与能力得到共享。云服务平台使得用户查询与接受的服务更加广泛与便捷,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种设备,随时随地通过云端共享文化资源。

(二)虚拟化

公共数字文化云本身就是对物理信息进行融合的资源及服务系统,用户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得到的服务,并不关注提供服务方在哪里,此时就需要充分利用虚拟化的技术对分散的物理资源进行整合,使得资源在空间上实现迁移与调整,因此,虚拟化是公共文化云服务的特征,也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的基础。公共文化数字云中所指的虚拟化对象主要是包括公共文化物理方面的资源及云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或者系统。简单来说,公共文化云的虚拟化就是为文化云的正常运作提供逻辑思路,将数量庞大的公共资源进行集合形成云资源池,并且由云系统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利用。

(三)智能个性化

公共文化云除了其共享及虚拟的特点之外,还能够通过文化云服务平台中的科学技术实现将多种虚拟资源整合包装,成为系列的服务化封装,并且为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粒度的服务,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公共文化云服务与传统的公共数字化服务相比较,能够更好的实现协同与智能化,为不同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具体通过以下几点来表现:第一,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内容,并实现随时随地的快速响应;第二,公共文化云能够为用户提供主动的智能化服务,并且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识别,之后根据预测结果主动提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第三,云服务作为当前最为智能的服务模式,提供服务的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将用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分析,并且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服务的精度与速度较传统模式更高;第四,公共文化云服务能够实现多个主体,多种资源的协同服务,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上的所有参与方,包括公共文化机构、用户、第三方组织机构等不同的个体都能够随时随地对云服务平台中的信息、知识与资源进行分享、应用。

三、公共文化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公共文化云服务从出现至今,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基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已经逐渐形成部分成熟与健全的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2014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文广局正式推出区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文化嘉定云”;2016年3月,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文化上海云”正式上线。2016年6月,湖北省嘉鱼县的“嘉鱼文化云”上线。2017年9月,安徽省马鞍山市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文旅马鞍山”正式上线运行。2017年11月,国家公共文化云正式上线,旨在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总平台,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的互联互通,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

虽然云服务方式越来越丰富,但是在为用户提供服务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包括更新速度不及时、用户互动性较差等等。例如河北省文化厅所开创的公众号中仅仅对该地区的公共文化发展状况、文化厅概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并未及时的对本地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及时的更新,容易导致用户在使用初期的新鲜感逐渐降低,最终对公共文化云服务失去兴趣。因此说公共文化云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实现对当前现有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用户。

(二)文化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

当前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也未推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当前出现的公众号或者APP无法将图书馆或者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分项,但是这些庞大的资源也未找到合适的载体来传播,不同地区的公共文化缺乏网络化的宣传。

当前开设的公共号与APP之间的合作偏于薄弱,缺乏相关性,导致内容大多都是重复内容,很多文化资源得到了重复性的建设,产生了冗余数据,不利于资源与云服务平台的整合。

(三)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差距,导致公共文化云发展水平也有着明显差距,西部地区当前所创建的公共文化云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少之又少,并且服务水平也有着明显差距。很多地区虽然开设了公共文化云服务,但是对于公众号或者APP的宣传力度较小,未在各个地区的网站进行说明与宣传,导致用户并不了解公共文化云服务客户端的存在,因而导致获得量偏低。

四、进一步建设公共文化云的对策思考

完善现有文化云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首先保证当前所建设以及使用的平台能够顺利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传播。文化服务云平台的建设单位应该要引进更多的相关性人才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与共享当地的公共文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充分满足大众对文化资源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公共文化云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丰富其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由此来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对公共文化云服务的发展方向进行整体性规划,并且将各级已经成型的公共文化云指导性内容在客户端进行引导,保证公共文化云服务的高效运作与发展。对发展较为滞后区域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以推动公共文化云的全面建设,必要时通过辅助性政策进行倾斜支持。

充分实现公共资源的整合。公共文化云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除了重视用户的体验感之外,还要对资源整合内容进行更多的关注,建设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型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势。

提高社会各界对于公共文化云服务的关注度,并且建议各地区政府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云服务的水平而创设专项资金,为公共文化云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提高用户的获得性。文化服务云平台要加强对公共文化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民众关注到文化云服务的建设,并鼓励其关注公众号或者下载APP,直接体验公共文化云服务的魅力。

猜你喜欢

虚拟化服务平台数字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富裕县 搭建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浅谈虚拟化工作原理
用户怎样选择虚拟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