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技术在戏曲舞美中的运用

2018-11-14

剧影月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舞美戏曲舞台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视觉审美也有了更多的要求,衍生出了各种声光电的表现手段丰富着现代舞台艺术中。较为普通且不再陌生的LED电子显示屏在舞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各种大型文艺演出中较为普遍,甚至成为了标配,所以此类影像技术如何更好的运用在舞台上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当影像技术与舞台作品相结合时,它便发生了质的改变,影像作品必须呈现在一个影像载体上,早期,影像技术的运用多局限于背景,多在天幕中表现云彩及远景形象,当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已经不仅局限于背景,可以在舞台空间的任何部分,甚至于在整个剧场中创造形象。其不仅能在单一的平面屏幕上呈现影像,还可以投映在绳幕、半透明幕布甚至活动的演员身上,甚至可以采用多屏幕、多形状等形式组织静态或动态演出空间,创造真实的写意空间或抽象的非写实空间。

现代影像技术手段运用在戏曲舞台上是否合适,这也是很多前辈老师时常提起的话题,我想并非绝对的否定,LED电子显示屏或是投影运用在舞台上的作用显而易见,情境与情绪的传达更为清晰准确,信息量变大,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首先,影像技术画面可以瞬息变换画面。与传统舞台背景或场景比较,以往切换舞台上的景片或切换幕布都需要暗场很长一段时间,给观众带来不必要的等待,使舞台上画面脱节,戏剧节奏被打断。对于切景方式,相对方便、灵活、快捷的应数影像技术的使用了。如春节联欢晚会这种大型的综合型文艺晚会,近几年都使用了高清彩幕放置于舞台的天幕及边檐条位置,这样处理不仅能满足春节联欢晚会这种集各种节目形式于一体的晚会,更加能方便准确的切换背景图案,节省节目之间的切换时间,保证了节目因现场直播而对时间准确性的要求。其次,影像技术的使用能方便提示不同的规定情境,创造真实的空间。利用影像技术中的投映方式或高频彩幕等显示方式来塑造真实的空间在戏剧以至于歌舞晚会中已经很常见了,它很轻易的可以将演员和观众都带入到规定情境中去,使观众对剧中所交代的场景一目了然,而且,避免了因场景过多而造成的大批量舞台布景的制作,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但往往这种真实的空间塑造会对舞台灯光有所排斥,或因舞台上灯光过亮而使得投映景相对不清晰的现象,所以,投影的表现作为一种演出样式应谨慎应用,需要细致考虑表演调度与灯光照明的演出效果。第三,利用影像技术手段能表现出剧中人物内心的意念活动,表现人物的回忆、幻想,或是表现人物过去、现在与未来或三个时态同时出现,甚至是将影像(人物或景物)充当剧中“角色”与台上演员同时表演于交流,也可通过现场的录制而达到影像与现场同步。通过现场的录制而达到影像与现场同步的手法在舞台上也经常可以看见,如演唱会或其它大型的现场活动中,多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更细致的看见舞台上演员的表情及动作,就会通过现场同步录制而在彩色大屏中看见舞台上的局部特写。第四,影像手段能产生有别于舞台美术中的绘制景,从而产生动态效果,如舞蹈作品《小城雨巷》,它的结尾部分塑造的就很有特点,当女演员撑伞做远走的动作时,她本人在原地踏步,而屏幕上则放映着录制好的穿梭于小巷中的前进镜头,如同一名优雅的女子撑着伞漫步于江南小巷之中,这一“动与动”的巧妙结合充分体现了影像与演员表演结合后产生的独特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好评。第五,影像技术手段在舞台作品中的利用能使舞台作品的现代感加强。不可否认影像技术在当代舞台作品中璀璨夺目的一面,不少先锋戏剧也利用影像技术手段在舞台上使用了投影仪或屏幕,可谓时代感与科技感并存;但也因大量使用影像技术,观众对舞台作品中的影像手段也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

近年来,戏曲舞台作品中的大制作现象并不罕见,而且绝大多数大制作都是成功的,充分利用了各种高科技声光电手段,打造出了绚丽夺目,气势恢宏的舞美视觉效果,而逐渐我们更为重视更适用于各类地方戏院团的舞美究竟是怎样的;谈及影像设备的弊端,首先,LED屏幕及投影设备的租赁费用成本目前也属于偏高,就目前中国戏剧演出市场的经济效益来看,投入与回报难以成正比;其次,大制作容易限制住各戏曲院团的文化市场,各戏曲院团时常会有下乡或是城镇间的巡演,LED屏幕及影像设备的运用会造成运输的不便,安装及技术保障更是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对于演出场地更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如果单纯依靠影像技术作为舞美主体形象,很难保证每场的完整性体现;另有从戏曲观众的审美情节来看,LED屏幕所造成的画面呈现过于刺眼夺目,甚至会把演员淹没掉,而投影技术为了和灯光并存又显得过于昏暗无力,只能够在保证了灯光及演员的亮度后再叠加体现,所以难以达到绘景的饱和度及装饰性的柔和质感,所以很多戏曲观众难以接受影像技术在戏曲舞台上的出现和融合,只因戏曲舞台有其自身的特性,在早期的戏剧演出中,一般都是简陋的空间,主要对人物造型进行装饰和美化,后期转型才出现了专业性的舞台布景;所以戏曲演出艺术在简洁传统的戏台上衍生期比较长,自我完善出了一系列与表演艺术融为一体的演出方法,传统戏曲舞台上景在演员身上,不注重现实景观的再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着力于抽象的意向凝练,体现了中国艺术传神写意和以虚写实的时空观念,产生了戏曲独特的“神韵美”,而当规定情境和人物动作密切结合后,产生戏曲展示时空及其站还运动的独特表现方法,创造了具有活跃想象力的“动态美”;所以传统戏曲的演出造型艺术基本特征可归纳为:“虚拟性”的相对自由的舞台空间,“程式化”的场面布局及砌末运用,“装饰性”的舞台画面,或是更概括的称为“装饰的外观、写意的神韵,民俗画的形式、文人画的意蕴”。结合戏曲舞美特征来看,影像技术的很多优势难以施展,甚至会影响了演员的表演,只能做静止或微动态的表现,那么在运用上便要更加谨慎和综合考虑了,是否能更有价值的发挥其作用,或是更好的服务于舞台整体的表现手法,决不可覆盖掉舞台艺术的表演本体,戏曲艺术的韵味及魅力扎根于群众心中,决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可无节制的滥用。

即便影像技术不能被所有的演出形式所吸呐,我们仍然要肯定它的价值,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现代的很多舞台作品时,我们看到了影像在舞台中不可取代的一面,它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无数优秀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它在舞台美术中的价值,影像技术正在舞台上谱写着它灿烂的一页。

随着戏剧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无论在戏曲、话剧还是歌舞晚会的舞台上都能看见影像技术的使用,不可否认的是影像技术确实可谓时代感与科技感并存,但终究用于舞台上时即成为了服务于整个演出,所以应当避免滥用,反对只考虑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应用。应更深入地寻求戏剧舞台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差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相信通过更多热爱舞台艺术的艺术家们的探索,会将影像技术与舞台作品结合的更加巧妙,使舞台艺术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热爱。

猜你喜欢

舞美戏曲舞台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戏曲从哪里来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