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在演出实践中的重要性

2018-11-14

剧影月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鲁艺婶子淮剧

“芦荻漂白水连天,北秦庄头燃烽烟;红雨琴心洒碧血,青春涅槃树丰碑。”随着主题歌的再次响起,建湖县淮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淮剧《芦荻知秋》在2017年9月江苏省第五届现代戏年会上终于完成了首演,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们的首肯。

《芦荻知秋》以抗战时期,华中鲁艺师生在奉命转移至建湖北秦庄途中与日军展开了一场遭遇战,邱东平、刘保罗、许晴等一批文化精英壮烈牺牲,手无寸铁的鲁艺学生也倒在鬼子的枪口之下的这段历史事件为背景,写了一个“闯入者”从海外归来的小提琴演奏家林岚被误接到盐城鲁艺华中分院,恰逢鬼子偷袭新四军军部,林岚被迫与鲁艺师生一起转移到北秦庄,在血与火的面前,在走与留、生与死的抉择中,从不了解新四军到相信、敬仰新四军,最终成长为新四军战士,展现了新四军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军民鱼水深情。

通过排练和演出的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一出戏要想真正地让观众动心动情,所有的演员都要以“一棵菜”的精神,对每一个角色进行认真分析和揣摩,在舞台上倾情演出,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从而陶醉于剧情之中。我在该剧中饰演四婶子一角,得到大家的赞誉便是最好的证明。

四婶子这个人物,在剧中虽不是主角,然而她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她是北秦庄群众的代表,是鲁艺敲钟看门的二杠头的妈妈,很多剧情的发展要靠她去推动。

四婶子的第一次出场,是鲁艺师生转移至北秦庄,二杠头回家看望妈妈,母子一见面,四婶子惊讶地问:“你怎么回来啦?”因为二杠头刚进鲁艺不久,怎么突然回来了?是不是工作没干好?这种对儿子的关切尽在潜台词中。当她听说儿子是随鲁艺师生转移到此,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却又责怪儿子为什么不让同志们到群众家住。忙让儿子带她去找章主任,母子俩风风火火地下。这段戏的时间不长,但我体会到四婶子的情感十分丰富、复杂,着重要体现她的爱子心情,后来听说儿子错接了人,又数落儿子,粗心大意,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体现了不一样的母爱,我想这段戏如果用传统老旦的程式化表演,戏就会太温且拖慢节奏,一定要把握人物的心理,准确地呈现给观众,才能引起观众看戏的热情。于是我改用青衣的表演方式,演活了人物,取得了成功。

林岚雨夜出逃后生病的一场戏,是展现四婶子母爱的一场戏,我把自己亲身体验溶入戏中:自言自语地求老天保佑;脸贴脸的试体温;象抱着自己孩子一样搂着她,哼着曲儿哄她入睡……还东拼西凑地做成藕粉圆,慢慢地喂她,自己却背着咽菜团子……那段与林岚的对唱,采用民间小调《手扶栏杆》和淮剧三大主调之一的《淮调》交替进行,轻柔的旋律、深情的演唱。真可谓余音绕梁,动听悦耳,台下观众被感动了,也陶醉了。

儿子采药不幸牺牲了,在“哭坟”一场,剧本提示:四婶子一下苍老了许多,我想用老旦的表演方式最能体现人物,于是我作了精心设计:在悲怆低沉的音乐声中,四婶子慢步走来,她失神的目光似乎在寻找什么,终于踉踉跄跄地来到儿子坟前,我一改儿子刚死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呼叫,而是轻轻地说了句:“儿子,妈妈看你来了……”虽是轻轻一句却令人揪心。接下来按淮剧传统便是大段唱腔,可编剧作曲却别具匠心,把原来的大段唱浓缩成十多句,唱段开头四句是清板,“问儿你身上冷不冷?问儿伤口还疼不疼?问儿肚里饿不饿?问儿冷清不冷清……”这四个问儿,读来就叫人心酸,清板如何打动观众,我作了多种尝试,决定采用半唱半说的方式,即按曲谱尽量向口语化靠拢,并作适当停顿,仿佛母子间的对话一般。接下来便是淮剧的特有锣鼓“十字锣鼓”,听来低迴悲怆,一段“穿十字调”接“小悲调”,把观众带入剧情中去。一段唱完,台下寂静无声,不时传来抽泣和叹息声,接着便是雷鸣般的掌声。我以为这就是观众给我们最好的回报。

实践证明,演员只有深入角色的内心,在舞台上倾情表演,把鲜活的人物呈现在观众面前,就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并为之动心动情;你就会得到观众的喝彩和掌声,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就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猜你喜欢

鲁艺婶子淮剧
淮剧还好吧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裁缝婶子
拜年有鲤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旧报纸的童梦
论延安“鲁艺”音乐的“红色经典”价值
奇方童子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