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课程探索与反思
———以湖南省部分农村幼儿园为例

2018-11-14倪晓梁婷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幼儿园农村游戏

倪晓 梁婷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幼儿园课程是专门为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开发和设计的,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之中的经验的集合。除了家长的教导外,幼儿最早接触的是幼儿园里的课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发挥好启蒙作用。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矛盾,为构建更好的幼儿园课程,为适应我国的学前教育,在不同时期我国也有相应的规程制度,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

幼儿园课程决定了它具有对于幼儿行为而言的亲历性、行动性、即时性、整体性、真实性与探索性,同时还具有对于教师行为而言的发展性与支持性。幼儿园课程不能为了利益,不要为了幼儿的短暂获得,不是为了迎合家长而无视自然规律、随意组织和安排幼儿的活动。幼儿园课程应是活的,有生命的,是幼儿喜欢的,能使幼儿快乐的。我们在开发和建构幼儿园课程时要牢牢把握好幼儿园课程的本质,真正从幼儿出发,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在体验熟悉的、新鲜的事物中得到成长。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的转变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是在制定和选择幼儿园课程方案、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做出的价值选择或体现出的价值倾向,核心在于幼儿园应该教什么、幼儿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教如何学等问题上的价值选择尺度或观念。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在2010年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重视学科知识到关注经验活动,寻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平衡,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整合,构建有益于幼儿未来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家长和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价值观、教育观的更新推动农村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发生转变。

农村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生活和需要为前提,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在湖南湘阴少数民族聚居,传统歌舞动作有力。幼儿园就据此改编成幼儿课间操,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发扬继承民族文化。家长表示认同,认为比过去重复枯燥的做操好多了。虽然“小学化”课程现象仍然存在,但是已经大大减少了。我们了解到,一些年轻家长早已知道不能让幼儿过早的进行读写算等知识的学习,他们希望也很乐意幼儿园不再教授这些东西,这是让我们感到很惊讶的地方。由此看来,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除了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中角色的改变

伴着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农村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这得益于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提高,新一批幼儿教师系统学习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在见习的过程中也树立了先进的、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首先,在设计课程时教师观察并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和材料,并依据园所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发课程。农村幼儿比城市幼儿认识或见过的农作物、农具和动植物更多,据此,教师在语言领域的谈话活动中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植物、小动物。幼儿在积极谈论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其次,幼儿成为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是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幼儿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肯定和鼓励幼儿的主动创造与想象。幼儿在课程中表现的更加积极活泼,也更愿意自己解决问题了。幼儿积极的操作实践是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物质表达。并且同伴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并学会遵循社会规则。最后,家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成果检验者,他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家长不再只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写字、拼音、算术,要孩子会背几首唐诗,要孩子会讲故事,会唱歌跳舞。家长越来越关心幼儿的情绪情感,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健康快乐的生活,而不是被枯燥的加减乘除困住,家长变得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游戏与活动,乐意让孩子自由的探索发现,不再是刻意的模仿城市里的智力开发。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变化

幼儿园课程资源包括一切与课程活动相关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需要我们挖掘的隐性资源。农村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有乡村特色的资源,但农村幼儿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国家政策和当地幼儿园的探索实践下,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选择也发生着变化。

在过去,田野、小河边是孩子的游戏场所。现在农村开始引进各种结构化程度高的玩教具,“小学化”教育给幼儿带来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也促使幼儿园变成了小学课堂,铅笔、写字本成了幼儿的随身之物。近年来,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有了新变化。农村开阔的户外场地、丰富的绿色植被等自然资源,还有民间文化资源,重新成为农村幼儿的伙伴。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不再仅仅期望各种电子设备,不再依赖图片上的没有生命的事物。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变得生动、立体,真正贴近农村幼儿的生活,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始回归自然,回归幼儿的生活。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一)合理的应用

我国农村幼儿园课程随着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着政策法规的颁布,经历了种种探索。陶行知指出:“教育应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经验中选择教育内容”。陈鹤琴也提出课程内容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近年来,湖南省许多农村幼儿园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风俗习惯、民间特色和民间艺术开发幼儿园课程。

湖南湘阴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在中班体育活动中,幼儿模仿民间娶亲的场景,幼儿笑嘻嘻地都争着抢着要抬花轿。教师说,抬花轿能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重复播放音乐,能让幼儿熟悉音乐,跟着音乐律动。还有的农村幼儿园依据自身宽阔的户外场地、大树草地,学习安吉游戏。安乡县安全乡汤家岗村的幼儿园则利用当地的白陶文化,开设陶艺制作活动。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锻炼手部小肌肉,体验当地文化。

湖南石门县山区的幼儿园则是利用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当地茶文化组织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将活动场地搬到大自然中,动植物就是活的课本。在山涧中,听瀑布撞击石头的声音,在小溪边看小鱼灵活的游动,走进茶园参观采茶、炒茶的过程。家长说:“我们以采茶、制茶为主要生活来源,在山水间留下生长的足迹,也希望孩子能了解自己的家乡”。还有家长表示,幼儿本身就喜欢在户外玩,平时陪幼儿的时间少,能够不被拼音、算术弄得哭闹也很好。但是也有许多家长不支持幼儿园的生态式课堂,觉得幼儿园就应该教孩子有用的本领,觉得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将来怎么比得上城市里的孩子。因此,幼儿园课程与农村幼儿生活如何合理融入,如何让农村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课程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二)存在的误区

现在一些农村幼儿园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环境,教材和教具脱离农村幼儿生活,教学内容远离具有乡村特色的民间游戏、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孩子们越来越不了解家乡的农作物,越来越不熟悉自己的本土文化。农村的发展是必然的,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产业、村庄、生态、文化、景观多要素的发展,教育也要协调发展,切合实际。现在幼儿正受到现代电子游戏的威胁,喜欢窝在家里或是被父母抱在怀里拿着各种电子产品。家长们的教育误区,让孩子忙于各类兴趣班,自由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游戏伙伴也越来越难以碰面。其实,孩子在幼儿园与同伴一起聊天、嬉戏,周末与父母在一起会更加开心,也更有意义。

除了此之外最难走出的困境还有教师队伍。农村特殊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拥有开阔视野和富有创造性的意识,积极探索农村教学资源,如进行生态化环境创设。现在,重视幼儿的需要以及游戏成为我们的共识。教师要提供安全的场地、足够的时间,有趣的活动,要适当的放手和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的自由游戏。

农村身处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如果幼儿的教育充分利用好了大自然的馈赠,既能发挥教育作用,增加农村生活的趣味,更推进了美丽农村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创造适合幼儿的幼儿园活动,支持幼儿游戏。对于新兴的游戏、玩具、电子产品,内容上要极为注意,不要过多占据儿童生活的主要部分,不要过度强调智力发展。对于那些体现着幼儿创造、自由快乐、亲近自然的传统文化更是要带领幼儿多多参与,让儿童了解当地的传统,更是对传统的传承和纪念。

猜你喜欢

幼儿园农村游戏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新农村 新一辈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