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

2018-11-13张群崔迪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极管电路课程

张群 崔迪

(海军士官学校,安徽蚌埠 233012)

电工电子课程是研究电工电子技术基本规律的课程,是专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对于学生学习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应用基本电路的能力,形成基本实践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后续任职岗位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掌握电子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注重设计启发性与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信息量大,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的优势,也要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好,便于学生参与操作的特点。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意思是指不仅利用好课堂四十多分钟,而且还要利用好课堂外的时间,学习的决定权由原来传统的课堂转交到学生手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顾名思义,不难看出,课堂上不再传授信息,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教学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后,课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视频讲座、网络交流讨论以及查找资料等多种手段来进行自主预习与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课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翻转课堂模式已经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是相互交融的,可以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2 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堂,之所以被教育界所推崇,是因为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2.1 视频短小精悍

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2 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翻转课堂根据教学环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不同环节,学生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课前布置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呈现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视频内容后,将课程中的重难点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先将学生遇到的问题采集到一起,通过幻灯呈现给学生,学生可分组讨论问题并解决部分难题,最后由教师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对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整个过程,教学目标明确,不仅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还使教师的课程设计更加饱满流畅,及时掌握学生知识体系中掌握不牢固的地方,从而做到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2.3 重新构建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2.4 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紧跟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得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那些方面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老师真正了解学生。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举例

下面以《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一课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教学过程。

3.1 提出课前任务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1)说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说出电路中两种失真的原因。技能目标是:(1)能在面包板上搭建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2)会调试出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波形;(3)掌握解决放大电路失真问题的方法。由于我校目前电工电子课程都是大班教学,教学模式也是采用先理论授讲,再进行实验验证,并且课程内容理论部分抽象,公式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吃力。这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重难点,在课前分别制作了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搭建、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的调试以及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失真三个小视频,将这三个小视频通过作业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观看,并同时提出了课前任务:(1)总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组成的元件及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2)说出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作用;(3)分析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4)分析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两种失真、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样学生通过视频及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学习节奏由学生自己控制,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期待感、参与感,让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记录下来后放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交流讨论。

3.2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师先将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把实验室引进课堂,这里是给学生每组发一个面包板和搭建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需要的元件,课程开始,先让学员在面包板上搭建三极管放大电路,小组之间可以分工合作,一位成员负责搭电路,其他成员负责检查有无错误,让学生充分体验分工与协作的乐趣。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的搭建过程,让学生更改电路中错误的地方,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说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再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学生有说、有练、有评,多角度增加学生对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及元件作用的理解。其次,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说一说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作用,并讨论电路的工作原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电路的原理很难说清楚,教师可以分步引导,先让学生测量电路静态时的几个参数,再让学生观察电路动态时的波形,然后每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记录下学生总结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工作原理进行更详细、更精确的讲解。这个过程教师要注意点评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让学生对课程难点不再有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给出视频中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失真的图形,让学员分析两种失真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把失真波形调试出来,根据自己的操作,总结出电路发生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课程最后,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对表现较为突出的小组给予奖励,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搭建电路及调试过程,及时更改错误的地方,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4 结语

虽然现在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等在授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是不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灌输”,学生“不吸收”的现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和学员的角色互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使课程紧密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的能力,能更好地为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三极管电路课程
电路的保护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巧思妙解判定三极管
基于光耦的交流过零信号产生电路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