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近年中国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得与失

2018-11-13赵晶晶

艺术评论 2018年10期
关键词:资本

赵晶晶

[内容提要]经过近十年的资本运营,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电影大国。中国电影产业在资本的哺育下迅速壮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的挟制。在当下的瓶颈期,需要认真反思我们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相关制度等与金融资本的契合度,是否有助于资本在市场的运行。中国电影应尽快告别快餐时代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真正做到“源头出精品”。未来的电影与资本的融合之路,必须要朝着两者“结合”且能“生子”的方向发展,使电影产业成为资本的良性孵化器,才能提振市场的信心和电影文化的自信力。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近十年是一个特别的阶段。十年来,中国电影正式进入资本市场、金融资本开始参与到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当中,到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向好莱坞开放、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电影大国。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中国电影和金融资本如同恋人一般携手走过了十个年头。它们彼此之间既难解难分又矛盾重重。当下,中国电影在资本的干预下正经历着瓶颈期的阵痛,金融资本与电影之间融合发展的问题越发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中国电影近十年来的资本运营之路,看看这一路走来的成败得失到底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一、电影与资本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电影与资本拥有截然不同的类型属性。电影相对复杂,首先,作为艺术样式,电影超然于现实生活之上,具有独立的品格给人以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熏陶,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其次,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实现宣传和教化的功能。因此,作为传播媒介的电影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国家重要的外交手段。再次,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电影的创作既需要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电影作品的完成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在市场上收回制作成本并实现盈利,因此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得不与市场打交道。因此电影又具有文化产品和商品的属性,这是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最显著的特征。

相比而言,资本的属性则单纯得多。资本是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命脉中的血液,它通过企业循环往复,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产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此同时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升级。简单来讲,金融资本的本质属性就是趋利,资本运营的目的是为了让资本或资产增值。因为赤裸裸的趋利属性,资本本能地向着有资源的方向流动。

中国电影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这一战略定位意味着无论电影企业的发展还是电影产业的升级,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都必须要借助资本运营的力量,以“上电梯”的策略使产业的规模和实力迅速提升,做大做强,以抵御国外竞争和系统风险,这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追逐利益的原始动力使资本具有灵敏的嗅觉。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持续居于世界前列,以文化娱乐市场的繁荣为后盾,中国电影产业的一路高歌,使具有灵敏嗅觉的金融资本汇聚于产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电影,这也是金融资本的本性使然。

二、金融资本的融入

回顾这十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融资情况,从时间上来看表现出先热后冷的变化,从空间上来看则呈现出市场整体混乱、无序的态势。

首先,两者走过了从狂热到冷静的一段蜜恋期。从2007年开始,中国电影产业在生产数量、票房产量、观影人次等基本指标上持续攀升,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使其广受资本市场的青睐。资本的深度介入,使电影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制片公司和院线企业的上市融资也促进了电影从制作到放映的全面繁荣,互联网资本结合自身优势强势进军电影产业,通过对传统发行、放映环节的颠覆,培育了新的观众群体,塑造了新的观影习惯。

虽然2014年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国民经济探底未果,但是电影产业却令人振奋,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电影票房达到44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69%,PE/VC、并购、上市融资高歌猛进,单从新成立影视基金情况来看,2013年、2014年、2015年国内PE/VC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定位于影视投资的目标规模分别为300多亿、400多亿、500多亿元人民币,对比这三年中国电影主要收入来源的票房分别为,217.69亿、296.39亿、440.69亿元人民币,收入尚不能覆盖基金的目标规模。假设这些基金全部募集完成,注定其中大部分收益不能兑付。从一个侧面来看,电影产业已经被金融资本过度追捧,泡沫化现象严重。

电影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电影作为文化产品也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电影项目特别是院线电影作品的完成不仅投入高、周期长,而且受到上游制片、中游宣发、下游放映等多个环节的制约,投资风险极高。一个普通的工业产品,可以通过试制期进行市场检验,如果没有市场,就在试制期扼杀,不会造成资本浪费。但是电影有其特殊性,与资本市场的其他产品相比,电影没有试制期,也无法试制。因为电影投资巨大,无论最终能否上映,上映后的票房如何,实际发生的所有前期制作、宣发成本都已经产生。同样,电影也无法采用其他商品降价销售、处理打折的方式收回成本,电影制片投资的结果存在“冰火两重天”的极大不确定性。

在商业领域,利润是通过销售实现的,以院线电影为例,电影创作和资本的出口是同一的,若电影作品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走入院线,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销售。电影的出口被堵死,资本就无法流动。如果只有成本,没有实现利润回收,大规模的金融资本付之东流,令人痛心。

我们知道但凡投资就有失败的可能,我们允许对电影项目的投资不成功,但如果资本孵化率太低,资本效益被最小化,绝非资本的合理配置。这不仅与资本的本体属性相悖,而且是对于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提高投资收益率,创造有效的资本利用率,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价值,决定着资本未来对于电影的态度。未来资本对电影产业是不是收口,将会影响到电影产业本身的进退。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14年以来第一次不到5%的“增速放缓危机”,全年票房增速11.83%,远低于多年来3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中国电影仍在增速发展,但增长乏力。投资主体不断涌入,而赚到钱的比例却在减少,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资本集中在电影领域的肆意妄为与资本乱入所导致的发展瓶颈。

其次,资本进入电影领域表现出一种冲动无序的状态。从投融资主体的属性来看,电影产业的投融资主体既有业内资本,也有业外资本,既有国内资金、也有国外资金,不仅有国有投资主体、而且有民营投资主体,以及个人投资主体。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呈现出电影市场的活跃,另一方面也显露出市场制约机制的滞后;一方面电影受到资本的推动,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的挟制,被资本逐利的本性侵染。

从2013年开始,电影产业的并购成为电影金融投资的重要方式。根据投中集团历年来的统计数据,2013至2017年以影视产业为标的企业并购事件共213起,其中2014年度跨界并购达到一半左右,“2014年以来,房地产开发商、轴承制造商、乳品制造商、电商等纷纷跨界涌入影视业,电影产业并购事件是对电影产业未来成长性的认同,但是,投资并购的背后不乏资本的短期投机与刻意炒作”,这是电影产业吸引投融资,引发资本运营的又一形式。在这些参与并购的业外资本中有上市公司、有试图转型的大型企业,以2014—2015年并购迅速升温的两年为例,买方企业有来自互联网领域的三巨头BAT,以及小米、乐视;有从事钢材贸易业务的宝成股份、有从事乳品贸易的皇氏集团、有从事家具行业的喜临门等等不一而足。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涌入电影的资本有利于电影工业化的提升、跨界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但是电影行业毕竟有其专业门槛,特别是位于产业链上、中游的制片、宣发领域,有电影产业自身的规律。如果受到资本的绑架,不但作品的创作不能自主,而且受到其逐利本质、赚“快钱”的意志左右。压缩成本、缩短制作周期,都会导致艺术水准的下降,并最终反映在市场当中。2016年,资本混乱涌入电影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充斥了太多冲动的对产业发展无效的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使上游的电影制作丧失理性。

资本进入电影产业的无序亦引发了行业的更多负面现象。从2009年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以来,影视公司迎来了一波上市潮,其中有希望通过资本运营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意图,也不乏想要搭乘资本列车“一夜暴富”的电影公司与电影人。“炒空壳”“包装影视概念”“放大明星效应资本化”等资本“玩法”屡有发生。这些“资本的游戏”其目的在于套现投机,总体来看缺少对于公司发展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对产业的发展也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一些电影导演、电影明星等公众人物不务正业,参与资本炒作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社会舆论反而会阻碍产业未来的发展。

在资本市场上,“2016年传媒行业涨跌幅位列A股全部28个子行业倒数第一,全年下跌了32%”,“2017年下跌21.65%,位于各版块全年跌幅第二位,“估值方面,已经从最高的73倍PE,到2016年的38倍,到2017年的31倍”,据统计,“2017年华谊兄弟下跌21.26%,北京文化下跌25.95%,中国电影下跌33.41,上海电影下跌52.59%,幸福蓝海下跌53%”。这一年影视公司整体上市值蒸发近千亿。传媒板块的表现,反映了股民对电影行业的信心迅速衰退,电影行业的泡沫正在消失。

三、合理、规范的市场结构亟待建立

稳定、健康的市场结构亟待建立,既需要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支持也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和保险制度的护航。

过去十年,电影走过了“十一五”和“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黄金投融资时期,国内政策彰显支持力度。2010-2014年的5年间,国务院和主管部门共有18个文件下发, 特别是2010年《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电影产业为国家战略产业,和2014年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全方位加大对电影的扶持。从国家整体的高度向电影敞开了金融的大门:包括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影院建设资金补贴、金融支持政策、税收优惠、信贷扶持等等,为电影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宽松的经济环境。2015年国务院、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共33个文件,下大力气培育和规范电影产业的发展。

在政策利好的条件下,电影产业爆发了并购井喷和上市浪潮。同时,资本的乱象丛生、肆意妄为也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段。因此,有必要检点我们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生产模式、审查制度以及电影片酬分配、电影票房分账等与金融资本的契合度,这些是否有助于资本在市场的运行?

自2016年开始,国家对于电影产业的监管趋严,法律环境也在收紧。2016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施,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并购监管力度加强,电影产业并购中的乱象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11月通过的《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一次将电影产业上升到法律监管的高度,同时也将使电影产业的发展进入法律监管的正轨”,资本对于电影产业多年躁动的投入终于趋于冷静。但是,打击资本对电影的信心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结果。如何避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发展问题,还需要中国电影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结构。

面对国内持续增长的市场,对比国外市场,电影金融规则体系依然十分薄弱。过去十年电影市场投融资并非按照纯粹的市场规则运行,进入中国电影的资本属性复杂,行业信息透明度不高、电影投融资领域存在非市场行为。国家对资本进入电影业应该有相应的规则和监管,对国有资本、民间资本、个人资本,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资本怎样进入、退出行业还应进一步细化,形成系统的行为规范和惩治措施,同时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

根据国外完备的投融资模式,电影投融资体系的完善还有赖于经济活动分析、电影风控体系、保险制度、信用体系的健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产品、企业、行业都有生命周期,要想可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经济活动分析。电影产业也不例外,没有精准分析,没有定位电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进行科学估值、详细衡量市场环境中的各种风险。资本就没有投资的冲动和孵化的意愿。

行业信用和品牌美誉度在确定融资和获得电影基金扶持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除此以外,还可以帮助制片方实现所有权的证券化并在市场上获得资本,在这一方面香港依赖其先进的信贷体系和金融服务领先于世界,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香港电影资金链长久以来的通畅。此外,美国电影的融资模式特别注重商业保险的作用,通过购买各种电影保险产品,好莱坞一方面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制片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将制片方和担保公司可能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

国外电影投融资模式的先进经验具有参考价值但未必都适合中国市场,体制不同方法不同,但是必须理顺从剧本到发行、放映的投融资渠道。如果不建立规范的电影金融市场,使资本的流动顺畅。不出精品,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不是套住了资本大亨就是套住了商业银行,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会受阻。

四、告别快餐理念,源头出精品

电影产业作为内容行业,本身不属于爆发型的行业,无论是作品的生产还是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和长久的积淀。在当下的瓶颈期中,电影行业自身也意识到“电影产业的发展繁荣过程中,局部出现了过于重视经济效益、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从电影生产创作本身来看,这一时期,虽然中国电影每年都会有《捉妖记》《美人鱼》《我不是药神》等现象级的作品出现,票房持续攀升、单片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甚至出现了《战狼2》这种票房与口碑双高的“独角兽”,但是个案不能代表共性。回望资本进入中国的十年间,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持久艺术生命力,可以称之为经典的,能够在电影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的电影作品非常有限,这是值得当代电影人深刻反思的。

在这一时期的电影从业人员中,少有真正从电影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为电影艺术贡献智慧、毕生精力的电影作者。以盈利为目标的投资方和电影人,他们只把电影作为资本投资的商品。为迎合资本的口味和意图匆忙制造的电影作品,不可能体现出电影作为艺术独立于现实之上的品质。导致这一时期所创作的电影作品,大部分只是昙花一现。早在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文艺在迎合市场需求,挖掘商业价值的同时,还要积极承担起展现时代风貌,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电影作为具有最大传播影响力的艺术样式,应有回应时代和现实的责任担当。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当代的电影创作者在被资本绑架后,亦很难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积极的正面的形象。

电影作为文化和社会精神的载体,其传播的力量是巨大的。以逐利为目标的电影创作对内会影响和塑造下一代负面的价值观,对外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打造中国的文化自信,甚至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电影事业的一种倒退。

电影生产创作的现状,充分体现出习总书记所倡导的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观众对高质量电影的需求,与其他行业一样,正在倒逼电影剧本、制片、生产、发行、放映全方位从“快速出货”转向“精耕细作”。中国电影若要深耕资本市场,企业需要静下心来经营,电影的创作要“耗得起”,金融对电影的投资更要“有耐心”,匆忙上阵无助于电影的品牌建设,更可能使资本血本无归。

中国电影界已经到了必须要反思、整顿的时刻,尽快告别快餐时代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真正做到“源头出精品”。用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路给予剧本和制作充分的支持、合理降低制作成本,合理配置制作成本,电影人要专注于电影作品和电影事业本身,先磨剑再亮剑!无论是作为资本投资方,还是观众,都不希望再看到一边是制作人为筹集创作资本走投无路,而另一边却是明星几千万的阴阳合同的现象出现。

十年的金融发展,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产量平稳提升、行业延伸扩容,培育产生了庞大的消费群,拉动电影消费,产业迅速扩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在电影产业链上的各个的细分领域,几乎没有不涉足资本运营的环节,中国电影产业今天的“大”,可以说资本的哺育功不可没。

然而,“大”并不意味着“强”,我们在电影内容生产和国际影响力方面还处于弱势。中国电影的“强”必须建立在专业经营的根基上,实现高品质的艺术水准。这就需要电影回归艺术本身,坚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未来的电影与资本的融合之路,必须要朝着两者“结合”且能“生子”的方向发展,使电影产业成为资本的良性孵化器,引导资本发挥正向的驱动作用,才能提振市场的信心和电影文化的自信力,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最终成为国家名片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在投融资环节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有电影企业如中影集团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于12月13日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这是我国首次发行文化传媒企业债券,标志着国有电影企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民营电影企业如华谊兄弟经过风险担保,先后从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成功运作到资金投拍商业大片《夜宴》《集结号》,拓展了电影融资渠道;社会资本看好影视产业也积极参股影视产业。电影投资来源已经涵盖海内外的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金融贷款、广告投入、版权预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电影基金资助等多种形式,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引自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2-13.

[2]2017年,中美谅解备忘录到期,好莱坞影片进口配额增加,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电影面临市场新一轮的考验。

[3]2017年,电影业内深感提升电影内容质量的紧迫,主管部门将该年度定位为“电影质量促进年”。

[4]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文化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随后,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以及,财政、金融、产业发展、产业布局等具体配套措施陆续出台,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2016年,《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已经确定文化作为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5]数据来源:《2014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15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16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6]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75.

[7][11]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 26,28.

[8][9][10]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37, 56-57.

[12]2016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10.

猜你喜欢

资本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2014年度中国资本“金桥奖”
韩媒:中国资本全球布“竹网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IR奖
真实资本与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