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中印电影出口现状对比

2018-11-12王小乔钟毓灵晏和龄易鑫王语新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印度文化

王小乔 钟毓灵 晏和龄 易鑫 王语新

一、中印电影产业现状

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电影在人们的日常娱乐消遣中占据重要的一部分。从国家层面而言,电影产业的发达又意味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盛并带来大量的外汇收益。不可否认,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及国内电影产业的逐步完善,我国电影市场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繁荣的表面下却藏着隐忧——我国国产电影对海外市场的拓展不足。十几年前《卧虎藏龙》与《英雄》在北美市场的辉煌似是昙花一现,而后少有国产电影能望其项背。2017年张艺谋导演所拍《长城》,有马特达蒙助阵在北美只取得4500万美元票房,已算近些年来最高点,而《美人鱼》《港囧》这些在中国大受好评的电影却只有百万出头。

诚然,这与两国文化隔阂有关。那么,与中国在面积、人口、历史方面极为相似的印度为何能在北美票房占一席之地,表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呢?据悉,于2012年,印度电影总票房收入就已达14亿美元,且大部分来自于海外票房收入。印度电影产业已成为该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其次,从海外市场来看,印度电影的出口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北美是印度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且在非洲也有较强的影响力。

印度一直都居世界電影产量之首,年产量能保持在1000部以上,是好莱坞的3~4倍,主要用来应付国内的庞大需求。而近年,印度电影越来越重视海外市场,在继续保持影片高产量和在本土的绝对优势之外,印度影片的质量和制作水准也越来越高,不断涌现出好口碑高票房的影片,在北美等海外电影市场的票房处于亚洲领先地位,将中国、韩国和日本等电影大国甩在身后。

二、 印度电影产业出口优势

1.具有可被消费者接受的民族特色

(1)宗教文化的影响

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宗教对印度影响深入到了社会与文化的每一个部分。现如今,绝大部分的印度人仍然笃信宗教。同时,宗教对印度人民的世界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宗教的影响下,印度人对物质生活的过度漠视,导致印度贫穷落后,城市缺乏现代化。对于这种社会现状,有一部分的导演和演员希望能够通过电影来摒弃过度依赖宗教的情况。且印度导演对宗教问题处理恰到好处,电影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从侧面揭露了宗教问题,引起观众思考但又不失观众的喜爱。《我的个神啊》《贫民窟百万富翁》《三傻大闹宝莱坞》等电影均能看到印度电影业对宗教问题的严肃态度。

(2)歌舞的成功转型

在印度电影盛行之初,印度电影元素构成较为复杂,大多电影讲爱情、歌舞、动作、幽默等因素融合到一起。90年代印度电影经历了生产和消费的低潮之后,印度电影逐渐改善了电影中的歌舞成分,不仅保留了印度歌舞的特色,还与剧情紧密结合。如《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的歌舞较少,但出现的恰好好处,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缓解了观众观影的情绪。现如今,印度电影歌舞风格不再以夸张的形式出现,而是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适当加入,这让海外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影片的风格。可以说,印度电影在歌舞方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转型。

2.揭露社会现实问题,引起消费者共鸣

女性社会问题在印度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家庭地位低、受教育水平低、以及严重的重男轻女。女性受到强奸、屠杀、侵犯的频率极高。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数据,印度记录在案的强奸案件由1971年的2487起增至2011年的24206起,增长率为873.3%。在印度,女性被认为是家庭的负担。女孩常常不允许读书,十几岁便嫁为人妇。这样的社会现状导致各种民众抗议游行和活动。有此思想铺垫,印度电影也将视角转向为揭露女性社会问题。如《摔跤吧!爸爸》,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使女儿摆脱命运,努力将女儿培养成为摔跤冠军的故事。这类电影能够充分引起女性的共鸣,也展现了生活中的正能量,因而吸引了大量女性观众。

3.国宝级演员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近年来印度电影产业急速发展,印度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电影大国,同时浮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演员。例如沙鲁克·汗、萨尔曼·汗、帕拉巴斯、沙莱曼·罕、阿米尔·汗,其中阿米尔·汗作为导演兼演员,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印度电影产业的发展,将他颇具冲击力且敢于突破抗争的人物色彩融入电影制作中,直面抨击印度社会黑暗层面,摒弃束缚人性的传统糟粕。在阿米尔·汗的代表作里,主角具有简单纯粹的正面价值观或者正能量,无惧困难,努力战胜印度社会的痼疾,用电影呈现出勇气、努力和爱具有的强大力量,足以打破这个社会的禁锢,从而实现理想的故事。

4.印度对电影的审查制度日益宽松

在印度,电影的审查制度日益宽松。诸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傻》《芭萨提》等一类真实反映社会尖锐矛盾的影片虽在本国引起“是否上映”的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被允许放映。建立在官方与民间合作之上的电影审查制度变得愈加宽松,让印度电影在题材、创作、拍摄手法等方面都更加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印度电影创作的束缚力,为印度电影产业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加之越来越多印度电影人从海外学成归来,实验新手法,让印度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呈现出丰富的多面性。

三、中国电影产业出口劣势

1.中国文化被接受程度较低

相较于印度电影,中国在传统文化的坚持上还存在差距。目前,中国电影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并且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接受性较低。中国电影在国外市场屡次碰壁的原因之一是海外消费者无法看懂电影内容,并且汉语在翻译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无法将影片含意完整的传递给观众。

2.国产电影机会成本较高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该出口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机会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进而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国产电影由于的机会成本较高,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我们不会选择出口电影来换取其他产品,所以影响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出口。

3.中国电影产业出口存在部分要素禀赋稀缺

电影成品的品质与其投入的资源密切相关。毫无疑问,电影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密集型产业。着眼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资金资本要素和素材要素并不稀缺,稀缺的是以人才为基本的高效驱使资本和技术造就的优质电影以及其相应的竞争力。

4.中国电影产业未进入产业内贸易

中国电影若要成功走入海外市场,那么中国电影产业应加入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电影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使我们在出口电影的同时又进口电影。但由于中国电影目前實力较低,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所以需要国家的适当保护,但这种保护又限制了国产电影的出口。

四、对策及建议

1.突破电影审查局限困境,加强电影体制改革

2015年以来中国出口的电影,其在国内的高票房相对于在国外的低票房收益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和中国电影审查体制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我国电影审查制度实行一刀切的标准和落后体制的影响,很多富有中国多样特色的电影内容无法上映,从而造成中国电影内容发展局限的困境;由于理论和实际操作存在差异,中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保护电影的措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对此,应适度放宽电影审查限度,加强电影体制改革,发挥电影多样性,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2.把握中国优秀文化特色,打破文化审美屏障

我国是文明古国,且历史悠久以及文化多样,则有着丰富独特的电影题材。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印度的电影大多数在立足于国内文化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从而对外时受到较大较好的反响。反观中国,如今中国的电影内容都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对外时容易导致外国对其内容的不理解,使中国电影竞争力下降。对此,中国电影在把握我国优秀特色文化的同时,加强中国电影在融入外国文化特色部分举措,要积极学习外国优秀特色文化,打破文化审美屏障。

3.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目前,中国在电影制作上和外国存在差距,电影的进步好发展需要对外国较为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进行引入学习;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营销网络较为稀疏,在电影的营销策略上需要整合海内外资源,加大电影销售多元化;对于支撑电影形成背后的演员和导演,应加强其在专业性和素质的培养,使其与国际化接轨。

4.优化电影产业结构,扩大企业盈利规模

电影是一个具有吸引力和附加值的产业,其发行和传播方式多样,然而中国主要是依托影院这一单一方式对电影进行发行,其收益较低。中国应该加大电影产业的附加值,依托多样的方式对电影进行宣传和发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其环节成本,从而扩大企业盈利规模。

参考文献

[1]王波浪.中印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A].对外经贸,2014(12),29-31.

[2]张宏.中国电影产业贸易结构及其国际化战略路径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7(12),50-53.

猜你喜欢

印度文化
印度总统定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如果可以去印度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