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特殊家庭孩子面临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

2018-11-12徐向英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陶行知家庭

徐向英

单亲家庭孩子,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却又是一个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群体。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双亡;他们当中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和创伤。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作为教师,教育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始终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创造了教育。对于单亲家庭孩子,关爱比任何一件事情都重要。

一、特殊家庭孩子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显得自闭、自卑、抑郁、叛逆、孤僻。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他们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抑郁的心理,同时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叛逆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这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引導。

二、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要只手擎天”&“双轨并行”给孩子完整的爱

孩子无论随父随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日子里,都要为孩子撑起一片天,让生活无限接近从前,将伤害降到最低。孩子需要的是爱不是恨。不要将自己婚姻的痛和对对方的恨强加在孩子身上,无论对方如何,他/她都是孩子的父亲/母亲,血脉之亲,割舍不易。过多消极的抱怨,只会徒增孩子的心理负担。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淡化消极因素。

让孩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由于父母的分离,孩子对家的意识削弱,甚至感觉家已不复存在,于此,和孩子生活的一方需要强化孩子家的意识,把孩子彷徨的心重新引向新的家庭。可以让孩子为这个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务劳动等,培养孩子对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两轨并行”,让爱依旧完整。父母虽然分离,但孩子是他们中间剪不断联系,离异父母即使对对方有再多不满,但为了孩子,请“并轨而行”,让父母的爱不缺失。

“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李春波《谁能告诉我》)。如果离婚是一场婚姻战争的休止,那么孩子无疑是止战之殇。现实的家破碎了,父母单飞了,但爱不能单行,让爱更强大,给孩子心灵完整的家。

(二)学校教育要真心关爱,抚慰心灵的创伤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应视学生如子女,投入更多的情感,坚持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单亲孩子”。“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教师要用自己的真心感染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应当齐抓共管。特别班主任应当经常同任课教师交流意见,并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只有当教师给这些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他们才会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才能真正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感到生活仍然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

(三)独具慧眼,播种希望的种子

每一个人都有理想。要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倾听他们的声音,倾听他们在学习上的迷惘和烦恼,倾听他们的理想,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寄予自己对他们的期望,鼓励他们自己针对问题提出建议。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学生有迷惑,他们需要一个机会诉说他们的心声。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提高自我。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应该是播种希望的事业。

(四)支持鼓励,扬起教育的风帆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在人生观方面多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自己接纳自己的,使其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我始终相信爱能创造教育,鼓励和支持比批评和惩罚更加有效。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应该兼有父母的温存又有睿智的严格要求。

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好比茫茫大海上漂行的一叶孤舟,他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才能安全地抵达宁静的港湾,才能顺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支持和鼓励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能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前进。

三、结束语

单亲家庭的孩子尽管遭遇了很多家庭的不幸,比一般的孩子缺少爱护和幸福感,但是我始终相信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为单亲家庭孩子撑起一片爱而温馨的天空。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陶行知家庭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家庭“煮”夫
浅谈高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恋练有词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也来谈谈班级管理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