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效应

2018-11-12黄泽宁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成长班级管理效率

黄泽宁

摘 要:所谓班级管理,就是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采用一些手段和策略去实现某个教学目标的过程。对于高中阶段的管理,要比其它阶段的管理难度系数更大,更要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變化,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科学有效的应用一些心理学效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班级管理;应用;成长;效率

一、高中班级管理概述

什么是班级管理,本质上是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管理中包括学生行为和思想,而思想又指导着行为,其实就是对学生心理的管理。一个良好而有秩序的班级中,心理学效应就在班级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健康状态的普通学生,在我们心理学效应的科学指导下,将能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友善的眼光去看待周围同学,家人以及陌生人的潜能、能力和动机。

二、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学效应的意义

心理学效应包含了:期望理论、破窗理论、南风效应、鲶鱼效应、门槛效应等等诸多效应。其中南风效应暗示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切不可粗暴行事,要以德服人,或采取酒心巧克力法,把批评衔接在肯定与赞扬中,这样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鲶鱼效应暗示,适当突破学生的“舒适区”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等等。由此看来,采用有效的相应心理学效应法,可以很好的改善班级风貌,助力教师提升班级管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全面发育提升综合能力

三、心理学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活用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弗鲁姆在对个体心理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个体在生活或学习过程中常常会为自我设定某一目标,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该目标可以作为个体的一个期望对个体起到反作用力,激发个体的潜能。而期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的设定目标。对于学生来说,目标的设定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该环节有三大核心组成即:目标难度的选取、目标的准确定位和目标的层次划分。首先,如果目标设定的难度过高,学生会难以实现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相反如果目标设定难度过低则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因此在设定目标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难度。其次,对于选定的目标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能过于宽泛、笼统,这样的目标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具有实际的激励效果,因此在对目标进行设定时要做到细致划分,落实到点。最后,对于选定后的目标要层次划分,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可以步步推进,让学生逐步进步。

2.目标的实现过程。在设定好目标后要对目标进行落实,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到坚定目标和主动参与。由于目标的实现必然不是一帆风顺,因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坚定意志,不随意放弃和改变目标,并且做到带领学生、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3.目标实现后的处理。在学生完成设定的目标后,校方或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如果缺乏激励制度,会导致学生消极实现目标,因此为了做到最大化激励学生,校方要了解学生期望得到的奖励,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表彰,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实现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对学生的期待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给学生们更多公开的鼓励、大度的宽容、和善的理解和不吝惜的表扬,把充满期待的信息传递给他们,会让学生们的心灵更容易受到震动,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前进的动力。

(二)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活用破窗理论

接下来本文将从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破窗现象和该理论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高中班级的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破窗现象,主要体现在规章制度和管理工作两个方面。首先,在规章制度方面,学校的校规校纪主要是为了维护校园的整体稳定和学习环境,因此在细节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会导致在部分学生钻制度的漏洞,故意破坏班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其次就是校方在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破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对于学生的管理大多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引导。二、缺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三、对于班级中困难学生的关注不够。

“破窗现象”是众多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对于这些现象,校方应当做到及时“修补”具体的工作细节如下。

首先,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在班级的管理工作当中,不能一味地依赖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样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更会使得师生矛盾加剧,因此在管理工作中,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由表及里。其次,班级管理要注重细节。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对学生细心观察,深入了解,熟悉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小毛病小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防微杜渐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一个好的校园环境会带动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产生校园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于校园的集体荣辱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班级管理来说,心理学效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灵活运用心理学效应,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着手,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抒.心理学效应在独立学院新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2(19).

[2]张莉莉.探讨如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效应[J].才智,2014(29).

[3]王孝军.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的新探索[J].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13(12).

猜你喜欢

成长班级管理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