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8-11-12易海林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棒正方体长方体

易海林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得到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与我国重视创新教育分不开的。积极主动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靠后天培养,要靠创新教育,而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只有从小开始抓创新教育,才会使一批一批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传统的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兴趣

儿童是人生想象力最丰富、最活泼时期。儿童好奇心强,愿意去发现各种事物。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老师讲解比较抽象,多媒体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4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画面不断闪烁,展示了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6+4+6+4=20(厘米) 6×2+4×2=20(厘米) (6+4)×2=20(厘米) 学生们从中得到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假设与推断思维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盲目的接受,死记硬背,难以理解,不会用书本上的知识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创设一个“天猫超市”的情境,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自己可以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盘称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金额。也可以是顾客,任意地购物,但要注意节约,有计划地花钱,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实际,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的知识,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可以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二、培养创新思维还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学具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很好地进行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并且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了许多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这10根小棒摆两个图形,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都寻找合成10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摆的结果。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三、通过实践操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或动手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手脑并用,有利于學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规律及法则,可以化难为易,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要求学生人人准备好一个正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实物或纸盒。课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就追问:“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一对一对的数共3对6个面。在学生认识了相对面,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在一次“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尺量一量,有的干脆剪下相对的面比一比等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利用可拆卸的教具进行验证,相对两个面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生动地感知、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而且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和想象。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神秘。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好各种教学设备对学生加以训练,把握知识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造性素质,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就会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小棒正方体长方体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巧移小棒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风车转转转
表面积是多少
摆六边形
谁和谁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