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评价策略在初中音乐中的应用

2018-11-12余双明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内容思维

余双明

摘 要:音乐教育是中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习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课堂教学有民主、有互动,就会有评价。可以说评价是动力器,它将教学引向深入。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进行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初中音乐;内容;方式;思维

新课标告诉我们,要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特点给予学生内容和形式上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有考试的分数,缺少真正意义上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中学音乐教学还存在着教师任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课时少等不利因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学生演唱、演奏能力、创新精神及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仅仅关注结果,其实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和程度。评价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发展的、全面的,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力量,获得鼓励,培养自信。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新音乐课程的建设。为此,在实践新课程教学中,对音乐多元化教学评价作了如下探索。

一、全面的评价内容

音乐教师将如何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呢?新课程强调对人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音乐教育是凭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产生的,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由于人的基因、体质、生长环境的不同,决定人的性格、心理、能力的千差万别,形成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在音乐领域,这种差异尤为明显,音乐又是一门强调体验的艺术,如果用“标准格式”去套显然是不适宜的。在所教的班级做了一个以“选择怎样的新课程音乐考试模块”为题的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如果评价的内容只是传统的歌唱,那么,以上调查数据显示44.67%的同学将无法发挥自身的音乐潜能。单的框架式评价内容已不能全方位地展现新一代的中学生。因此,在评价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各自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上得到发展。音乐课的评价,不在于“考”而在于大胆的“试”,音乐课考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摇篮。

二、灵活的评价方式

(一)学生自我评价

音乐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就是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以及对学习负责的态度,自评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改善的过程。教师在实践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我评价时应进行充分的考虑、研究和实践,以总结切合学生实际、便于操作、科学高效的自我评价方式。例如,在学期末时,让学生对一个学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回顾,脑海里浮现出几首音乐的主题旋律,同时又掌握了哪几个板块的音乐知识,通过学习体验到了那些音乐的美感和喜说。

(二)师生评价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教师的评价工作须经常性地伴随着新课改后的音乐教育和教学过程。这项工作的成效影响和决定着学生音乐学习的质量与结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素质基本情况,对音乐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可以采用问卷法;要了解学生的歌唱、演奏、创作的学习情况,可采用演唱或演奏会的形式;要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情感、态度、音乐学习的状态等。可以采用观察法。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水平提高的目的。

(三)生生评价

同学之间的互评也是新的音乐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理念。让学生开展评价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如果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在同学评价同学的同时,学生学会了互相欣赏,改变了原有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活跃了课堂和评价的氛围。例如,在新年快到时,班级里举行一次迎新年晚会,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搭档发挥长项,排练节目。让同学们将课内外学到的技术技能向全班同学进行江报,同学们也可以在班级中推选出一部分小评委,对同学的表演,进行点评打分,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评价者。

三、积极的评价思维

音乐教材在安排上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每个单元融演唱、表演、欣赏、实践、创造等为一体,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当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时,再鼓励他们挑战自我,探究音乐。每一次课都是一项挑战内容,如在欣赏歌曲时,可以允许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他们有的律动、有的模仿声音、有的模拟情境、有的画图形谱等形式,孩子们几乎都参与到活动中。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音乐评价方式上,对“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的评价进行了以上的一些做法,这就是我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方式。也许某些做法并不是很新颖,也許某些观点现在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待认证,但我认为,任何评价,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自己的评价,其最终目的的都是促使学生建立一种评价自己和改进自己的标准、原则,以求得更新的理解。有怎样的评价,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学生。因而,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学习探索,才能真正体现科学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陆亚南.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03.

[2]蒋宏兰.浅议初中音乐教学的多元化评价[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8.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内容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