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8-11-12陈娟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语文

陈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也是重要的一个内容。但在以往童话教学时,教师以单纯讲授方式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导致童话教学的本真意义失去。基于此,本文阐述几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对策,为提升童话教学有效性提供合理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几点反思

童话属于一种以表达儿童情感的文学体裁,童话以儿童语言为表达形式,表现出世界的纯洁与美好,为儿童所喜爱。对于小学生而言,童话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也意识到了这点,但教学效果仍有待提升。因此,加强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内容说教和选文改写:就当前而言,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童话选文都是经过改写而成的,失去了童话原汁原味的味道。另者,童话故事的主旨大多对主人公的优秀品质进行赞扬,偏离了童话教学的本初衷。因而,教师教学中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便强调说教,在说教中弱化了童话的本质,最终会扼杀孩子的童心;②童话教学中看中分数: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同样以考试为主要着眼点。如果不是考试的内容,教师便不会对该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而童话类型的文章有助于提升学生想象力,但教师在教学时过于看重分数而忽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最终也会影响教学效果;③偏重讲授与求实:教师童话教学能力直接受到其自身童话素养影响。因为教师自身的童话知识比较缺乏,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强,便难以全面的阐述课文中的童话故事。在讲解中习惯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重点,注重说教和讲授,没有根据童话特点进行童话教学。另者,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与理解童话内容,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认知水平,最终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2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具体对策

2.1对童话选文进行完善

通常而言,童话的篇幅比较长,但是在编入到教材中时,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通常会对原本的童话进行修改。当删减的内容比较多时,其势必会失去童话的原味,最终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童话故事。因此,编写者在进行通话选择时,需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即便有些童话故事没有教化意义,但是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对童话词语、句子、任务塑造以及结构进行改动,更不不能改变文章的主旨。其次,可以通过段落中选择比较精彩性的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地走进童话世界。

2.2对童话教学方式进行更新

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听说童话可以让学生借助表演的方式,将童话故事述说出来,并走进童话世界。听和说是让学生对童话世界产生向往之情,而读童话则是让学生阅读深入到童话故事之中,进一步地领略童话的奇妙之处。引导学生多读童话有助于帮助学生领略童话的魅力。在读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口、眼、鼻、耳、脑都联合应用起来,促使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方式,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进行单纯授受,要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解《两只小狮子》这一篇童话故事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描写懒狮子的语句。如:懒洋洋、慢吞吞。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想象一些狮子此时的姿势,并让学生阐述自身的想法,并带着这些想法去领悟课文。另者,由于学生阅读量较长,其存在下笔难以及想象力不足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童话阅读的作业,提升学生阅读积累量。同时,让学生将所阅读过的童话故事用写作方式表达出来,或者自己去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进而解决学生习作困难问题。

2.3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童话素养高低会对童话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在传统童话教学课堂,教师大多选择讲授的方式进行文章讲解,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其难以有效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加深对童话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站在成人的角度进行通话讲解,而应该更多地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对童话故事进行解析,引导学生感悟童话。在童话教学重,教师要不断地反思,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身发挥引导作用,将吸引学生注意力作为童话教学的先导,进而提升童话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乌鸦喝水》这一童话故事时,为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教具,通过教学演示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在课堂开始前摆放好一杯水、石头、海棉以及沙粒,教师询问学生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学生说乌鸦是通过向瓶子里投石子的方式喝水的,也有同学会说乌鸦是通过向瓶子里不断地投海棉,海棉吸饱水后再拿出来,这也能帮助乌鸦喝到水。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借助材料验证自身的想法。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童话更加契合儿童的需求,其对于帮助儿童认识世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童话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了解儿童特点基础上,选择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童话学习兴趣。避免说教,更多地站在儿童视觉进行童话故事解析,注重学生交流与讨论,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峥光.小學语文童话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51.

[2]李彩虹.以童话思维教学童话——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2):48-49.

[3]黄雅琼.论童话教学对低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6):107+109.

[4]莫崇芬,杨屹立.读写有机结合:彰显小学童话教育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03):13-17.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小学语文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低年级童话教学效率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