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思考

2018-11-12罗玉军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激发兴趣有效教学

罗玉军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教学就是有效性教学。“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追求的目标,即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和体验三个重要指标上,否则就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用常态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摸索,关键在于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好课堂教学,想尽一切办法围绕学生的发展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一项艰辛而很具有艺术性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倍受教育界的关注,也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努力不懈的追求。尤其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育教学,更要回归教育的本源,不论怎样的模式,都要把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学科知识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展示于课堂之上,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所以,这是一个艰辛而很有艺术性的研究课题,需要我们教育者反复的去实践,仔细的审视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

笔者有幸参加了几次“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的讲座培训,与同事们课余交流切磋,其间颇有感触。

感触一:学生对生物课不重视,课堂氛围不好,这令老师们非常头疼,尤其是农村学生;究其原因是农村的环境氛围差,从社会、家庭、学校到老师学生整体对生物学科不重视;农村学生的基础弱一些,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又很大,加之实验教学跟不上,必然不能吸引学生。这样看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新变化,要朝着有效教学的真谛方向发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拨好动的时期,思维活动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和生活中的事物最感兴趣;相反,对那些抽象的、过于理性的事物却深感乏味和厌倦。所以,就教师而言,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能激趣的生物情境、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性化的东西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标本、模型、幻灯片、录象片、计算机课件乃至教材中的图片,创设与教学相吻合的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发。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选取与课标相一致的生活材料或事物或很有感染力的生物小故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涣散的注意力,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会愈来愈浓厚,课堂氛围就会有很大改观。在讲《动物的行为》一课时,课前精心准备了一个叫“狐狸的故事”的小故事。孩子们听完之后异常兴奋,“狐狸妈妈为什么要撵走他的俩个孩子?”等等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发了出来,经过一阵激烈讨论之后,我作了概括性的总结,将狐狸的“这些行为”拉伸到了教材中,师生以饱满的激情顺利完成了教学。

3.将生物理论知识、技能与其他科学或一些社会问题生活问题相联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地重视生物课。

感触二:为了达到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目标即效率、效益和体验,又要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还要不失常态,这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常态的教学下的有效性教学,其次才会有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所谓常态就是真实,常态的教学就是真实的教学,它包括教师的真实、学生的真实和教学过程的真实。

1.教师是真实的。教师要关注和正视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差异当做是一种教学资源来利用,进行真实而有效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严于侓己、真诚地面对学生,还要正确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力。

2.以教师的真实鼓励学生的真实。学生的真实其实就是课堂上敢说话、敢说真话、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真实地展示自己,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学生有了参与学习、评价的权利,有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在原基础上会获得进步和更好的发展。

感触三:学要有所用,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一点笔者感触颇深。近几年来,各类传染病频频发生,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皮肤病、H1N1流感等,中考生物出题则选择了“免疫、传染病的预防”等内容。

1.热点问题,生物课堂上要十分关注。学习“人体的免疫防线”时,就要将当前流行的传染病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学习“传染病的预防”内容时,就要把当前学生中流行的一些传染病拿到课堂上来具体讨论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将H1N1流感病及H1N1流感病毒的具体情况介绍进入课堂,可适当地扩展有关病毒的知识,已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2.可利用课堂上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纠正社会上正流行的一些错误看法或解释一些社会问题。学习“遗传病的预防”时,要发动学生通过调查、咨询、讨论分析等手段,真正明白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让学生自己能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人类的性别决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学完之后,可以将学生心中的一些疑问如“生不出男孩怨女人”、“重男輕女”等偏见拿到课堂上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进行讨论,学生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的做法虽然说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但对学生来说收获却是很多很多。从侧面讲,也是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是不乏有效性教学的。

以上就是我对“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学习之后的一点思考和想法。正如专家们所说的,要“立足常态,研究有效”,就是把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转化,回归教育的本源;研究有效教学的真谛,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成为鲜活的、发展的、动态的、师生共生共荣的载体,成为师生生命价值、情感交流、知识构建、心灵碰撞、创新阵地的生态乐园。这一过程是长期而艰辛的,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激发兴趣有效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