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提问引导,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2018-11-12涂鲜艳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涂鲜艳

摘 要:当前课堂教学普遍重视采用课堂提问这一方式来获得教学信息反馈,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具有巧妙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在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况,还能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促使其对学习产生较大动力。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课堂提问在其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以期可以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有效的提问引导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自主的挖掘与学习。初中语文教师采用提问引导方式展开教学,实际上就是要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反应进行良好的把控,要求教师能够寻找有效的提问切入点以及提问方式,以实现课堂提问应有的作用。

一、提问的基本概述

所谓提问,就是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人发散思维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教师都普遍已经认识到教师讲而学生听这一传统教法的弊端,慢慢将课堂教学的关注点转移至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因此,课堂提问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历史与教育科学日渐飞快发展的今天,人们愈发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智力发展,这项教育内容远比单纯为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从而培养出可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人才。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要掌握善于激疑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可以发现疑问,然后在学习中对疑问进行思考与探索。而学生的智慧可以在这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直到真正解决问题之时,学生即可获得进步。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引导策略

(一)启发式的提问引导策略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比较活跃的思维,对新鲜事物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对事物的集中注意力也较小学阶段更佳,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更浓,也更容易接受课堂知识。而教师可以充分把握初中学生的特点,提出启发式的课堂问题,促使初中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寻找个性化的解决答案。比如在《纪念刘和珍君》课文教学中,作者提及了刘和珍是他的学生,但是刘和珍却又不是苟活到现在的自己的学生。教师可抓住这一矛盾点作为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作者对刘和珍的学生身份既给予肯定,又给予了否定,这是为什么?”学生在这一提问引导下,可以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尤其是抓住作者的“苟活”二字展开思索,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最终可得出答案。作者承认刘和珍的学生身份,是因为作者由衷欣赏刘和珍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对其表达了无比崇敬的心情,对刘和珍的烈士行为给予了肯定。而作者自称“苟活到现在”,看似是对“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的否定,但是实际上却是对他自己的否定,突显了一种对刘和珍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嘲讽。学生在发散性思维模式下探索作者的矛盾世界时,能够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刻的理解,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课文传授效果。

(二)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策略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循序渐进的方式是符合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其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要求教师能够采用阶梯式的提问引导策略,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展开思考,实现学生思想层次合理有效的过渡,利于学生自主地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比如在《范进中举》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策略。首先,教师可提问:“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乡邻、张乡绅以及胡屠户等人物对范进的态度存在哪些差异?”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相关人物的态度对比,可以具体地感受到其中发生的变化。教师再提出:“文中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提问引导下,学生可以综合上述人物的态度,思考其反映的社会特点,最终了解到范进所处时代环境下人情比较淡薄,而且世态炎凉的社会背景。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已經形成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教师可再将其升华到对作品价值取向及其道德批判的层次,引导学生去更加深刻地感受文章中的内容:“你们对那个时代的科举制度有什么样的看法?”范进和胡屠户等人物都被塑造得有血有肉,再融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科举制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课文。

(三)抓住关键词,进行有效的提问引导

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需注重避免课堂问题的空泛性、笼统性和粗略性,而是要使得学生的思维发散后,将思维触觉伸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深入且细致地对课文进行品味与分析,让学生能够锻炼自身严谨的思维能力。因此,要求教师能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然后提出课堂问题。比如在《紫藤萝瀑布》文章中,提及了花和生活腐化存在必然关系是“那时的说法”。那么这其中的“那时”要如何理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去寻找资料,并且了解到“那时”实际上就是指作者所处时代的十年浩劫,即文化大革命。学生可以进一步搜索文化大革命的相关资料,并且结合作者的个人背景,去深刻领悟其写作意图。作者用紫藤萝的命运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却又终将前进的感慨,并且感叹生命的价值。

三、结束语

课堂提问引导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其理应成为教师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其发现疑问并解疑的重要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师需遵循课堂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与时俱进地迎合教学方法革新的要求,以有效的提问引导方式,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J].吉林教育:综合,2016(39):46-46.

[2]齐明鑫.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提问[J].课外语文,2016(5):38-38.

[3]齐国芳.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运用[J].神州,2017(21):270-270.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