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维诗二首背景分析

2018-11-12席爱玲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边塞王维诗人

席爱玲

一、少年心事当拏云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在整个唐诗中,能与李杜并称的只有王维了。王维出身高贵,当时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合称天下五大望族。而王维的父系为太原王氏,母系为博陵崔氏,他血液里流淌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与雍容气质。祖父是乐官,父亲尤善诗文,母亲擅长画画。

王维从小又与母亲学画,一笔水墨更是超逸绝群。王维擅长画画、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刚入仕的王维意气风发,心怀天下,有着出人头地、青云直上,成为国之重器的野心,可以说也是满怀雄心壮志,系天下兴亡为己任,可谓是“少年心事当拏云”,王维的诗歌创作与他的心理历程相照应。他十五岁入京复试,口中吟唱的是:

少年行四首

唐代: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对边塞生活充满了向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和功成受赏。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好像人物故事衔接的四扇画屏。诗中的他们就像汉家少年的成长史,从一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少年游侠,成长为抗击外族侵略的汉军战士,成功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在战争中显露头角,最后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拜将封侯!而这其实就是少年王维的志向。

二、人生自有其沉浮

很快,一件意外,使他的热情像一块烧红的铁,忽然被放到水里去,一激之后,完全冷掉了。什么事呢?原来他手下的伶人未经他的同意,偷偷拿出仓库里的黄狮子演出,犯了僭越之罪,于是,王维被贬为济州司户参军,成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你们想?这时候他的心情会怎样呢?但这时候的王维并不知道,这只是他人生沉浮的开始。王维在辞去济州司户参军之职后,他对仕途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三十四岁那年,王维献书宰相张九龄,后被拜为右拾遗等闲职。但是,“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却使王维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变故,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分水岭。王维被关押,后被迫做了伪官。长安失陷两年后,被唐军收复。按照法律,做伪官的王维应被处死,后被与他情义相笃的弟弟相助,被赦免。但这时候的王维,终于对曾经念念不忘的官位名利,毫无眷恋之心了!

公元737年春,唐玄宗命36岁的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蕭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中年,历经坎坷,王维已经雄心不壮。但上苍的安排经常让人感到令人惊讶的完美:在诗人走入人生的一个低谷时,他以自然之手在诗人面前展现出了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让诗人赞叹,倾倒,更重要的是,这位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和音乐家。他以画家的眼睛来观察自然,用音乐家的琴弦来演绎自然,再用诗人的歌喉来咏唱自然,还有什么安排比得上这样的精妙绝伦呢?

1.“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3.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4.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追求语言的新颖是每一个作家的梦想,所以,才会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王维这两句诗用词却是简单平实得让人吃惊,没有绚丽的辞藻,没有一鸣惊人的修饰,而是用了两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直、圆。

这样的构图,与国画的留白可谓如出一辙,王维用最简单的线条把画面精简到了不能再精简的地步,但却最大限度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真正的描写,是读者凭借着这满纸的留白看到只属于自己的想象。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参考文献

[1]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J].社会科学战线,1980(2):276-283.

[2]王维诗集笺注[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边塞王维诗人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诗人”老爸
愤怒
边塞饮酒记
试论唐代士人的边塞之旅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