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沱江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开发利用研究

2018-11-10姚伦友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供需平衡可持续发展

姚伦友

【摘 要】本文以沱江流域为例,运用水量平衡的方法,对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合沱江流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目标,对水资源进行供需预测,分析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管理对策。

【关键词】沱江流域;供需平衡;水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aking the Lancang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the water balance method to study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Lancang River Basin, and combin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Lancang River Basin to forecast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nalyze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the water resources are rationally allocated, and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lan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water resourc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Minjiang River Basin;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研究区概况

沱江为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是流经四川盆地腹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绵竹市九顶山,流至汉旺镇出山区进入成都平原,经德阳,先后纳石亭江、湔江及都江堰水系中的青白江、毗河,在金堂县的赵镇始称沱江。其下流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等县市,于泸州市江阳区入长江,全长627.4Km,流域面积2.78万Km2,其中四川省内面积2.56万Km2,占沱江流域的92%。

沱江流域是我省人口集中,人口密度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我省国民经济基础条件最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沱江流域涉及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眉山、宜宾、资阳等10地市的35个县(区)。总人口约2000万人。耕地面积1682.8万亩。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供水现状。

根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末,沱江流域共建成各类水利基础设施13.52万处(不含地下水和其他水源工程),设计供水能力42.61亿m3,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供水系统形成一定规模。

流域内有县级以上行政区26个,供水量最大的是成都市为25807万m3,占沱江流域总供水量的34.27%。整个沱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城市供水不足,难以维持正常需求。

2.2 水利灌溉。

沱江流域内耕地面积1682.8万亩,灌区主要分布在上游平原区和中下游丘陵区,区内拥有都江堰东风渠及人民渠灌区、金堂九龙滩灌区、隆昌石盘滩灌区、威远长葫灌区等大型灌区,并基本达到设计灌面。大型灌区有效灌面占沱江有效灌面的49.9%,占沱江耕地面积的25%,由于水源的保障,粮食产量占到沱江流域的40%以上,因此大型骨干工程灌区在流域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2.3 发电。

沱江干流规划23级电站,装机31.05万kW,目前已经实施了九龙滩等14级,装机17.86万kW;上游支流(湔江、石亭江、绵远河)干流规划44级电站,装机22.02万kW,目前已建成27级电站,装机12.03万kW。

2.4 航运。

沱江自金堂至泸州航道里程496Km,已建成14座水电枢纽,改善航道172Km,除最上游九龍滩外,其余枢纽均建有船闸,基於沱江干流防洪要求,部分枢纽水位不衔接,存在枢纽间的变动回水区及天然河段。现有碍航滩险145个,航运尚受沱江枯水流量较小,水深不足以及电站调峰影响。

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

(1)水资源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

(2)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3)供水不足,水体遭受污染,水环境日趋恶化。

(4)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涵养差。

(5)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当地水资源开发潜力有限。

(6)现有水利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水量损失严重、效益衰减。

4. 沱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沱江流域现状供水量为57.85亿m3,其中本流域供水量32.5亿m3,外流域供水量25.35亿m3。规划水平年2020年,沱江流域供水量达70.63亿m3,其中本流域供水量40.6亿m3,外流域供水量36.03亿m3。规划水平年2030年,沱江流域供水量达92.88亿m3,其中本流域供水量45.20亿m3,外流域供水量47.69m3。

以上数据表明,沱江流域水量供求矛盾较大,应立足本流域挖潜和节流的基础上,考虑外流域调水方案。通过加大外流域调水,提高沱江流域的供水量,弥补流域中游和下游段的缺水情况。

5. 沱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

5.1 流域水资源配置思路与原则。

沱江流域以全省3.5%的水资源不可能支撑全省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产值,结合前人所做的大量工作,分析沱江的实际情况,解决沱江流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问题,最终出路是跨流域调水,结合沱江水资源分区特点,沱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思路与原则见下:

沱江水资源配置以优先满足调出区合理用水,维护健康沱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妥善处理好沱江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状况。

沱江上游地区治理与保护相结合,重点是德阳市、成都市节水治污问题,关注因水质造成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沱江中游地区节水治污优先,综合治理水环境,通过流域挖潜(开展已成灌区节水改造)和跨流域调水(新建毗河供水工程),满足中游区社会经济需水要求,保障供水和粮食安全;沱江下游地区节水治污优先,注重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通过流域挖潜和跨流域调水(新建向家坝供水工程、小井沟水库工程等),保障供水和粮食安全。供水以生态和生活优先,最后生产。

5.2 流域河道内与河道外水资源总体配置。

经计算,规划水平年2020年,沱江河道外社会经济配水76.65亿m3、河道内配水12.18亿m3,未利用水量68.55亿m3。到2030年,沱江河道外社会经济配水92.89亿m3、河道内配水12.18亿m3,未利用水量68.29亿m3。

6.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管理对策

根据流域地形地貌、河流自身特点以及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结合河段划分为沱江上游区、沱江中游区、沱江下游区。

6.1 供水。

沱江上游区,在维持现有取水工程的前提下,对地下水过渡开采区域进行控制,主要考虑通过都江堰输水调度,人民渠为其补水,同时考虑充分利用边缘山区河流水资源,新建一批水源工程解决流域城市供水问题。

沱江中游区,在维持现有取水工程的前提下,沱江左岸主要考虑通过都江堰调度,东风渠为其供水;在2020年前,沱江右岸主要考虑新建毗河供水工程,解决简阳、雁江区沱江右岸以及乐至、安岳(流域外)城市供水问题。

沱江下游区,在维持现有取水工程的前提下,在蒙溪河上新建两河口水库解决资中县、内江城区近期城市供水,考虑在岷江流域新建小井沟水库解决自贡城区2020年供水,在金沙江干流新建向家坝供水工程解决内江城区、隆昌县、自贡城区2030年城市供水。

(2)农村供水

农村供水相对比较分散,以小微型水利、开采地下水为主,结合大中型骨干工程解决。通过新建毗河供水工程解决沱江中游右岸干旱死角,通过新建向家坝供水工程解决沱江下游区农村供水问题,以及流域内新建的大中型水库解决局部区域的农村供水问题。

6.2 灌溉。

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主,通过新建毗河供水工程和中小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幅度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6.3 水力发电。

沱江上游山区水能资源开发以引水式电站开发,电站开发应严格执行现行环境政策,按规定下泄河道内生态水量。对已开发的电站修改其调度运行方式,减少脱水河(时)段的出现。

6.4 航运。

沱江干流水力发电24级梯级中,梯级间有16处不衔接,最大水位相差10.5m,出现梯级间长短不同的天然河段,未形成连续渠化航道,应进行航道整治,实现金堂至泸州496Km全线渠化。

6.5 水资源系及水生态保护。

沱江干流水质不容乐观,上中游受到较大程度的污染,水环境逐步恶化,如不加强废污水治理,总体水质将进一步恶化。为使沱江水环境得到改善,重点应加快制度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治理工业及生活污染源,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進一步深化水域环境管理,切实搞好水域环境治理和保护。并加强水(环境)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排污口设置审批、水质监测,保障鱼类天然的水域生存环境。

6.6 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

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包括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水资源利用管理应在相关的流域或者河段规划指导下进行。沱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与四川省的总体发展相互协调。沱江流域应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点,以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为重点,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7. 结论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沱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实现沱江流域水资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按照沱江流域水资源分布特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开源节流,节约用水,加强水环境和水生态的保护及管理,加强水利管理政策法规及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削减现有污染物排放量,遏制水污染进一步发展,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5-12-730

猜你喜欢

供需平衡可持续发展
2015—2025年水果供需平衡表/万t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