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研究

2018-11-10张新超许丕财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规划

张新超 许丕财

【摘 要】目前我国老养模式可借鉴日本,实行市场引导为主,国家政策倾向为辅;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公立养老为辅,逐渐形成养老产业的良性循环。对于如何进行市场引导,从而解决养老地产的盈利问题,目前仍当以租售并举为主,通过配套服务来实现最终盈利。 本篇即从养老社区的规划角度进行阐析。

【关键词】养老社区;类型及发展趋势;规划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old-age model can learn from Japan, implement market guidance, supplemented by national policy tendencies; home and community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supplemented by public pension, and gradually form a virtuous circle of pension industry. As for how to conduct market guidanc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pension real estate, it is still the main reason for renting and selling, and through the supporting services to achieve the final profit. This article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lanning of the old-age community.

【Key words】Old-age community;Type and development trend;Planning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博地澜屋针对养老地产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国外较成熟的几种养老模式、近几年的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内的养老现状进行资料的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目前我国老养模式可借鑒日本,实行市场引导为主,国家政策倾向为辅;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公立养老为辅,逐渐形成养老产业的良性循环。对于如何进行市场引导,从而解决养老地产的盈利问题,目前仍当以租售并举为主,通过配套服务来实现最终盈利。

在设计方面,我们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研究了老年住宅设计的相关规范及设计要点。规划上,普通住宅与老年住宅需按一定比例配置;建筑上,从公共空间及户型空间设计两方面进行研究;景观上,依据老年住宅景观空间设计原则,提出了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各种空间类型。本篇即从养老社区的规划角度进行阐析。

1. 目前养老社区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1.1 养老社区分类。

1.1.1 按地段区位划分。

(1)城区型:在市区内建设的养老社区,占据生活区位优势,可以共享城市公共设施,但城区内地价较高,养老住宅产品优势不明显,因此城区内建设养老项目较少。

(2)城郊型:在城市郊区地价较低地段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社区,一般环境优美,养老设施相对齐全,较独立,与其他社区隔离。

(3)休闲度假型:邻近景区或与休闲度假项目结合设置,以休闲享受生活为主,多为高端产品。

1.1.2 按服务对象划分。

(1)自主生活型:针对身体健康、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社区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增加娱乐交流场所和应急照料服务等。辅助生活型:针对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社区提供起居帮助、家务料理、医药监督等基本生活照料。

(2)辅助医疗型:针对患病需要治疗和恢复的老人。社区提供24小时生活护理、医药治疗、康复帮助等服务。

1.1.3 按运营方式划分。

(1)租售并举:养老地产盈利的不是地产,而是养老服务。但是由于前期投入大,后期运营服务资金回收慢,大部分企业选择将房源的60%~70%卖掉,回收大部分的资金。剩下的部分自持,长期经营。

(2)会员制:有部分养老地产商持有物业,出售服务,通过会员制会员卡的发售实现前期资金的回收。会员卡的类型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

(3)险资:保险的长期投资与养老地产的慢回收周期相匹配,因此险资被认为是最适合做养老地产的企业。险资将保险和入住资格挂钩,以投保取得入住资格,以保险收益支付服务费用。客户也可以选择不入住,只拿分红。

1.1.4 按开发建设类型划分。

(1)独立型养老社区:配有较齐全养老设施,与其他社区隔离,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

(2)混合型社区:适当配置老年服务设施,有部分老年居住套型或老年邻里单位的社区,是普通社区和老年社区的综合体。

1.2 养老社区发展趋势。

目前养老社区建设既有独立型养老社区也有混合型养老社区,二者对比如下:独立型老年社区的优点是配套设施齐全,老年人可以享有较独立的生活环境,不受干扰;老年人群集中,交往方便。缺点是资源共享性不强,成本投入较高,社区人群组成过于单一,社区活动仅限于老年人之间交往,造成老年人与社会疏离,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混合型社区的优点是可以与其他住宅产品或社区共享公共配套设施,成本投入较小;老年人与其他人群混合居住,能够更多地与社会产生联系,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混合社区还可以为老年人和子女提供邻近居住条件,很好地兼顾传统家庭亲情观念。其不足是生活环境与配套设施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或共用,而非老年人独享。根据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混合社区是今后养老社区的发展方向。

2. 养老社区规划

我们主要从社区外部环境条件以及社区内部规划布局两方面进行阐述。社区外部环境条件首先是地段选择。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的生产储运等用地;选择在地形平坦、自然环境较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

2.1 针对休闲度假区型和城郊型养老住区,因其用地以远离城市生活区的居多,选址时关键要看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高速铁路、铁路、航空、高速公路)是否方便,与城市的公共配套资源联系是否便捷(如医院、超市、银行等)。

2.2 城区型养老社区与周边城市生活区位置临近,选址时要选择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条件,如银行、超市、洗衣店、修理店、鞋帽服装店、餐饮店、邮政及药房等应尽可能邻近且便于前往,使入住者生活方便,居住安心;靠近公共服务设施如大型医院、保健服务站、文娱设施、图书馆等;选择临近公园、绿地的地段,使老年住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老年人增加户外休闲活动;选择交通方便可达的地段但应避开对外公路、快速路及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等地点,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

2.3 第二是环境安全的考虑。这是老年人聚居的社区环境需特别予以考虑的问题。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在警觉性和自卫能力上都有所减弱,老年住区应选择在社会环境简单,人员素质较高的地段,以保障老年居住的安全性。

2.4 第三,选址周边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可增进养老社区的发展。充分挖掘人文景观资源,尤其是城市印记与社区结合开发,将极大增强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

2.5 对于养老社区内部规划布局,以本公司某居住项目为例,总结出养老社区在规划布局上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规划住区总用地10.76顷,其中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占地约为总用地的30%。用地南侧、西侧、北侧地块开发居住社区,东侧滨河,有滨河公园绿地。用地西侧、北侧、东侧是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

2.5.1 功能分区。

(1)小区内住宅产品呈多样性。住宅产品的设置结合当地规划要求和开发商需求,考虑中国人的养老习惯和亲情关系,提供多样的养老住宅产品,如普通住宅、嵌套住宅、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分组团布局,避免组团间互相干扰。尤其是老年住宅组团和普通住宅组团通过设置组团道路和有层次的景观绿化做适当分隔,以保障老年住宅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2)小区级的配套设施尽量居中布置,便捷各组团人群使用。对于老人而言,居住空间和公共配套的便利联系能促进老年人参与公共配套的使用和管理。

2.5.2 产品设置。

如图3所示,整个居住区居住建筑总面积263480平方米,老年居住套型(包含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嵌套式老年套型)总建筑面积75856平方米,占居住總建筑面积的28.8%。

(1)养老住宅。

老年住宅布置在用地东南部,邻近东边的滨水公园和南侧城市次干道,其目的是尽量选择景色优美、不受交通噪音干扰的地段。养老住宅为低层合院的组合,几栋带有私密小院的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组团,形成兼具中国传统居住形态与现代时尚生活特征的布局模式。组团内部还分级设有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并配置了符合老年人交流、休闲、健身活动需求的场地及设施,环境清幽,景致宜人。

(2)嵌套住宅。

嵌套式住宅是指单元住宅楼里嵌入布置老年居住套型。老年套型一般布置在与家人临近、楼层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位置,并尽量靠近交通核。每单元楼的底层作为公共交流、公共活动空间。楼内一般不单独配置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有服务需求可提供上门服务。

(3)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靠近住区南侧次入口(此出入口可作为老年人专用出入口),地段日照通风良好,周边环境相对安静,既方便出行又比较独立。老年公寓为高层建筑,首层至三层以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为主,包括:医疗急救站、康复护理室、文娱活动室、健身活动用房、服务供应站、餐厅、理发室、洗衣房等;四层以上为标准老年公寓,每楼层单独设置观察室和楼层起居室。

(4)普通住宅。

普通住宅占小区住宅的大部分,均为高层住宅,自成组团布置在用地北部。

2.5.3 配套服务设施。

2.5.3.1 配套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1)分级明确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系统与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设置原则一致,应按区域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单元级等分级设置。服务范围由远及近,规模由大到小,以便更加全面细致地为老年人服务。本项目除了在住区居中位置的社区中心内设置了辐射全住区的老年配套设施外,在东南部的老年住宅组团内部以及老年公寓底层等位置设有就近的老年服务项目。

(2)疏密有致

配套服务设施应从高等级到低等级合理疏密配置。大型的、复杂的、使用率低的集中配置,小型的、简单的、使用率高的分散重复布置。

2.5.3.2 老年住区规划分级配套服务内容。

(1)根据老年住区规划相关规范要求,老年住区分级配套服务内容如下――小区级:超市、银行、邮政、家政服务中心、药店、修理店、老年保健康复中心、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办公、老年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组团级:老年活动室、棋牌室、图书室、书画室、日托所等;单元级:紧急救护室、护理室、餐厅、公共待客厅、洗衣房等。

(2)本项目在用地东侧设有居住区级配套商业中心,其内部包含有大型超市、银行、邮局、家政服务中心、药店、修理店以及面向全住区的各类培训及活动中心。商业中心内未单独设置老年服务设施。而在社区中心内结合组团需求设有老年护理服务中心及老年活动中心,同时在老年公寓内设置了组团和单元级配套老年人服务用房和设施。

2.5.4 道路系统。

(1)涉老组团尽量靠近出入口,最好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通向涉老组团的出入口限制非住区人流车流进入。本案用地南侧出入口可通过物业管理作为老年住宅组团专用出入口。

(2)老年人出行多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方式为主。住区设计时,涉老组团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减小机动车道宽度,增加人行道宽度。人行道与休息空间结合,多布置休息设施。

(3)纯老年住宅组团实施组团外停车,内部道路除急救和临时接送车辆外限制机动车进入;嵌入式组团限制机动车进入,机动车进入地下,内部道路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含老年住宅的组团多设置自行车和电动车停车位。

(4)加强步行系统设置,使其满足老人健身锻炼需求。注意步行系统无障碍的设计,可在局部地段适当增加步行道路的挑战性,引导老人进行一些难度活动。

(5)含老年套型的单元路口处设置单元标志,方便老人辨识住宅所在位置。单元入户处布置急救车停放回旋场地12m×12m。回车场地结合休息场地布置。在正对单元门处布置标志性景墙,提高单元的可辨识度,方便老人识别。景墙两侧布置花池和座椅,可供单元内老人休息交流。单元入户雨棚加长成半廊,成为户内和户外的过渡,为老人适应户内外环境转变提供过渡空间。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6-12-882

猜你喜欢

规划
“十四五”规划开门红
“十四五”规划建议解读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规划计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基于蚁群算法的3D打印批次规划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年初之际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