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分析

2018-11-10魏成成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路桥梁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魏成成

【摘 要】公路桥梁施工工艺较复杂,在施工中应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要求按照操作程序施工,认真做好施工前后的各项检查,早发现问题,因此从设计到施工的所有技术人员都应精心设计、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作业,同时应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以某项目为例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way bridges is complicat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the skills of construction operators should be well train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should be strictly followed. All insp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construction should be done carefully, and problems should be discovered early. Therefore, all technicians from design to construction All should be carefully designed to ensur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e prepa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lan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should continue to apply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new process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a project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1. 橋梁施工的主要特点

(1)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

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通常涉及水中、地面以下、水或岩土等问题,使得其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在施工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并在此基础结合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三个方面的综合要求对公路桥梁进行合理的设计,特别是下部结构的基础施工,在施工时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目前,根据桥梁基础工程的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为扩大基础、桩和管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和组合基础几大类。

(2)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目前,对于桥梁上部结构中的主要施工方法,自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后,近几十年桥梁上部结构技术方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很多自主研究的技术趋于成熟,部分已接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广泛使用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给桥梁的施工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带来了一系列的革新。当前在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桥梁建设的阶段,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是现场浇注。因为桥梁类型日益增加,并且跨径不断增大,引起了施工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形成了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法。某项目上部箱梁结构为单箱单室截面,箱梁全宽11.8m,底宽6.5m;箱梁从根部至跨中按照底板厚度从根部的120cm渐变至30cm,腹板厚度分别为70cm、60cm、40cm。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悬浇箱梁的最大节段重量为250t全桥;桥面桥面净宽为0.5m+11.125m+1.25m+11.125m+0.5m=24.5m。伸缩缝设在两桥台处,规格为E一320型;支座采用GPZ(II)6DX型、GPZ(II)6SX型支座。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上部结构的施工特点,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2. 桥梁施工的主要技术控制

2.1 预应力混凝土的桥梁工程。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相关结构计算软件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对施工工艺提出相关技术要求,这种工程主要是指从受力角度对后张法中的多根预应力筋在张拉时加以要求,确保张拉合力能够作用于线处构件核心截面之中,避免出现构件截面过大而出现过大的边缘拉力和偏心受压力。采用对称的张拉能够有效防止或避免出现偏心力过大的情况,有利于分阶段、分批对称地进行,从而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此外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对预应力孔道接口处、孔道与灌浆孔、排气孔管连接处进行检查,对外露的灌浆孔和气孔端也要进行密封和检查,以减少或避免因漏浆或异物进入堵塞管孔发生堵塞的情况,使后续的张拉和灌浆工作顺利进行;

(2)严禁采用直接加水的方式增加水泥浆的流动性,为此应保证质量和避免用料浪费,应严格控制浆水、水泥和外加剂的用量。以确保搅拌好的浆体的及时使用,另外,如压浆前管道内残留有水分或其他的杂物,应采用空压机将管道中的水分或杂物先排除再进行压浆;

(3)对孔道较长、第一次压浆不够理想的,可对预应力孔道进行二次压浆,但二次压浆必须在第一次压浆初凝后进行。

2.2 临时支座的控制。

在桥梁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临时支座主要是使用预制的混凝土块来进行构建的。其在相应位置进行两块的对称放置,待接头混凝土湿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凿除,这样才能进行施工。因为预制的混凝土块存在摆放位置错动、薄厚不均等情况,并且梁析本身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主要容易导致临时支座的挤动、压碎、压坏,并且影响到梁板标高,导致梁板位置出现偏离。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是否需要设置临时支座,主要看支架在落地处的坚实程度,另外应看支架是否有足够大的载重,再次要看支架的施工周期。

2.3 桥梁承台的施工。

为了能够对桥台基坑进行有效开挖,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方法。结合现场布设和市场调研,最可行、最经济的方法就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式。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井点进行分级布设,因此应进行严密计算。此外项目部应有完善的辅助方案,在实行第一套方案存在难度的情况下,在回填土外侧采用再筑两道临时围堰的方式,来使得水源方向水位高度得到有效降低。这个过程中施工的主要流程是:对放样加以测量→对井点进行降水→开挖基坑→对垫层进行浇筑→制作承台钢筋→制作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结合设计的图纸和施工的主要环境以及以往施工经验,来对基坑开挖时所采取的轻型点降水方式加以确定。

2.4 桥梁施工注浆。

公路桥梁施工注浆是指把不同的浆液材料通过注浆传送到各种复杂的地层中,起到膨胀、固结、填充、补强、胶结、压密、挤压的作用。施工工艺如下:

(1)成孔技术。

填筑体、桥面结构层、素混凝土垫层最好采用潜孔锤进行钻进,不能使用冲洗液水钻。设计的孔深最好为铅垂直孔,并且要符合实际需要,还要控制偏差率。为防止在注浆过程中桥面发生变形,可以使用两段注浆,或者对注浆孔进行一次钻孔注漿,首先用地压力对顶部进行一定距离的注浆,然后再对下部的孔进行注浆。

(2)钻孔放样。

运用钢卷尺或皮尺对注浆孔进行采样,并对钻孔进行逐排编号,设计的孔位和实际孔位不要有大的偏差,保证误差在5mm左右,并且最好是能一次完成每个供点的钻孔放样工作。

(3)压水试验。

压水实验是进行地基处理加固注浆、桩基底注浆及堵水注浆等施工前很重要的一步。选择正确合适的注浆工艺参数,认识介质中的可灌性,对注浆通道的疏通主要是通过压水实验来完成的。在此项作用中它是提高介质可灌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唯一途径。

3. 公路桥梁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公路桥梁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桥梁施工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集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组织等各方面于一体,存在众多的风险因素。质量控制已成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工程安全控制的一种方式。广义的质量控制是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实施公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从工程项目立项审批,勘测设计、工程实施、交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全过程而建立的计算机质量控制及其监督信息管理系统。狭义的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公路工程实体进行质量控制的管理系统,主要对工程、质量、进度、原材数据进行动态,前瞻性的控制管理。

3.2 桥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实现。

桥梁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作为一个系统过程,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可以将现场施工质量的评价分两个方面来评价,即工程项目实体评价和过程管理体系的评价。并对两方面的相关因素分析,逐步建立多因素并逐层分级、逐层量化,并附以各级权重加以分配,最终形成工程项目过程质量的评价模型。把整个抽象的系统、动态工程项目质量概念具有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是从决策、计划、勘察、设计到施工等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仅仅通过质量检验查出的。

3.3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存在的现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标准要求。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如下控制。

(1)对原材料的组织和选用。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建材标准组织好材料,并自始至终地保证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

(2)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即根据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塌。

(3)在进行浇筑时,应根据不同构件采取相应的浇筑方法,如对于桥墩柱的浇筑,应该分层来进行浇注,一般层厚为30一40cm。同时,在浇注时应配以足够的振捣人员和工具,以确保连续作业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4)在混凝土膜撤除后,应及时给予保湿养护,根据不同季节、气候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养护,以确保因混凝土干缩而不发生干裂现象。

4. 结束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的各种状况应当引起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视,我们必须根据现有桥梁出现的不同问题, 并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 还要通过日常经常性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技术处理。

参考文献

[1] 谭荣一主编.钟孝顺主审_测量学(公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用)[S].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98.

[2] 张福红.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4).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6-08-879

猜你喜欢

公路桥梁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试析公路桥梁检测技术与现实中的运用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