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马水库灌区工程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8-11-10孙建伟吴开胜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议情况

孙建伟 吴开胜

【摘 要】本灌区自1970年开发以来,有了可靠的地下水源,这对于整体提高灌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的和谐安定,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本文还详细的阐述了本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灌区;情况;工程措施;建议

【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rrigation area in 1970, there has been a reliable groundwater source,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material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in the irrigation area and promoting loc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is paper also elaborat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project and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Irrigation area;Situation; engineering measures;Suggestion

1. 灌区基本情况:

(1)岩马水库灌区是枣庄市最大的水库灌区,灌溉范围北起水库放水洞,南至十字河,长约45千米;东邻薛河,西至京沪铁路,宽约17.5千米。可灌溉山亭区冯卯、城头、桑村三个乡镇、滕州市东沙河、南沙河、木石、东戈、羊庄五个乡镇的耕地,涉及灌溉面积27万亩。

(2)灌区现有总干渠一条,沿灌区东部的山边等高线,由北向南延伸到官桥镇善庄村,全长37.2千米;分干渠八条,也按山边等高线布设,总长63.055千米;支渠39条,总长163千米。总干渠沿途跨越16条河,绕过95个山头,穿过五个自然村,主要建筑物960座,其中最大建筑物属胜利渡槽和向阳遂洞。胜利渡槽全长1728米,砌体1.8万方,向阳遂洞全长1530米,最大挖深21米。

(3)本灌区于1970年3月动工兴建,1971年2月27日通水灌溉。灌区灌溉前粮食平均年亩产量约为333斤,灌溉后粮食平均年亩产量提高到现在的1530斤。现举一例:山亭区城头镇东部银山脚下的荒沟村、石沟村,1970年前是常年缺水的低产村,灌区灌溉通水后,这两个自然村,全部3700亩土地均得到了有效灌溉。灌溉前小麦这一项农作物平均年亩产仅108斤,灌溉后连续多年平均亩产均在870斤左右,是灌溉前的八倍多。城头镇历届领导都深有体会:“岩馬水库的水就是我们的粮仓,水库里有水,我们三万多亩农田丰收就有希望,民心稳定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好干了”。

(4)灌区现有耕地27万亩,人口25.63万人,人均耕地仅有一亩多,灌区的乡镇是山区的主要产粮区,但是地下水水位偏偏都很深,一般在150米以上,且打不出灌溉用井。“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曾经是这片土地最真实的写照,没有水,肥料再多,种子再好,管理措施再加强,也无从发挥作用。本灌区自1970年开发以来,灌区范围内的粮食产量有了翻几翻的大幅增长,这对于灌区抗御自然旱灾,促进灌区农业发展,保证稳产高产,确保农业发展上新台阶,奠定了可靠的物资基础。每次灌区灌溉,也相应补充了地下水源,提高了地下水水位,改善了生态环境,确保了灌区人畜用水,乡镇企业用水也有了可靠的地下水源。这对于整体提高灌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的和谐安定,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

2. 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近年来,由于灌区受各种因素的侵扰,实际灌溉面积逐年递减,由1979年的24万亩锐减到现在的不足8万亩,而且递减的速度呈现加快趋势,如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际灌溉面积还会继续减少,将来只能覆盖城头镇、桑村镇的北部、姜桥老干渠上游附近耕地,实际灌溉前面积将低于6万亩。工程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如下:

(1)由于灌区建设阶段,时代物资的紧缺,原工程设施缺乏配套,且施工标准低、质量差,渠道基本没有防渗护砌。本灌区建设于十年文革中期,是一个初具规模,仅有框架的半成品工程,总干渠有的渠段开挖时底部宽不够,高程没有达到设计高程,又带着多种病态运行40余年,自然老化失修,且人为破坏严重。据实测,总干渠灰岩区每公里输水损失达0.35立米/秒,总干渠放水4.8个流量,流经2.3公里,就损失水量0.81立米/秒。渠道里水位逾深,损失的水量就逾大。渠道里的水打着漩涡往下漏,用眼直接就能观测到;另外渠道平均坍塌淤积深1.0米左右,最大淤积深度超过1.5米。为了充分发挥灌区的社会效益,节约水资源,缩短灌溉周期,扩大灌溉面积,降低灌溉平均亩用水量,做好渠道的清淤开挖,防渗护彻工程是当务之急。经测算总干渠需清淤开挖37.2公里,渠底防渗护砌37.2公里,侧墙需护彻23.1公里;分干渠需护彻44公里,其中需重点整修三分干渠4公里;支渠需护彻140公里。

(2)灌区总干渠,分干渠上的分水闸、节制闸、泄洪闸均需更新重建。原本灌区设计建设时整个灌区内的闸门就不配套,加之运行时间过长,老化失修、人为破坏严重,原修建的工程砌体、构件也已所剩无几,渠道上的各类闸门已全部失去调节控制水量的作用。每逢灌溉放水,水库管理处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堵塞、扒放渠道,既增加管理难度,又大大的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和省内先进灌区相比,岩马水库灌区存在明显差距,灌区的工程配套水平及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

(3)灌区总干渠、分干渠需增设立体排水建筑物及疏通原排水体系。由于总干渠、分干渠沿山边等高线布设,开挖时受经费、设备的重重限制,基本未配套立体排水建筑设施,每逢汛期,雨水携带大量的泥沙沿山坡冲入渠道,水深大大超过渠道设计水深,渠道超负荷输水排洪,一次次渠道决堤,冲毁农田及村庄,危及灌区百姓生命安全。

(4)建立配套的量水工程设施。为了更好的落实“按亩配水、按方收费”的上级文件精神,更好的节省有限的水资源,彻底根除喝“大锅水”的旧习,努力提高灌区广大干部群众节水惜水的积极性,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区社会效益及水库管理单位水费的收入,减少不必要用水纠纷,必须建设一套供需双方共同认可、符合水文规范的量水工程设施。

(5)总干渠、分干渠护渠路需修缮重建。原灌区开挖渠道时所修土石护渠路因年久失修,现已高洼不平、路人难以行走,甚至有的渠段老百姓把地开垦到渠沿上、内渠坡上,毁渠现象极为严重,现总干渠、部分分干渠已按照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确权给水库管理处管理、使用,为了便于灌区管理人员巡查、维修,确保水利工程不再遭受损坏,真正把灌区渠道管理好,需严格按照标准修建护渠路,总干渠左侧3米、右侧8米范围为护渠路,总干渠护渠路总长为37.2公里,分干渠护渠路总长为63公里。

3. 灌区改造意见建议:

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已成为全国重视,各行各业关心,广大农民百姓十分关注、赞同和拥护的事业,岩马水库灌区的振兴发展,更离不开物资和人力的投入:

(1)農业上台阶,增加投入是养分。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又是占第一位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是农业投入的主导力量,争取上级财政在有限的资金上给予灌区最大的支持,尽快解决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

(2)由于岩马灌区涉及到山亭区、滕州市的部分乡镇,总干渠及部分分干渠需由枣庄市统一组织,统一施工,所需经费由市财政统一解决;部分分干渠、支渠及支渠以下的渠系工程由灌区各区(市)及灌区各乡镇每年组织乡镇村民出工、出资进行整修护彻,逐步做到灌区工程完善配套。将灌区乡镇所做水利工程设定为上级考核下级干部实绩的重要部分,以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维护灌区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3)灌区目前灌溉放水、收费均由乡镇协助,所以乡镇以及村级组织灌溉工作也应当列入乡镇及村级组织的政绩考评范围内。适时的灌溉,增加产量是一定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灌区老百姓也一定会拥护,但政绩是隐性的,不象新建成一处工厂,一座大楼那样显眼。所以有关各级领导应给予充分的关注。

(4)为了维持灌区运行,在灌区灌溉管理、征收水费的事宜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级领导都要支持水管部门做好这项工作,不能把计收水费理解为加重农民负担。农田灌溉用水是商品,而且是特殊商品,只有将灌溉水费收好、管好、用好,才更有利于灌区的发展建设。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5-12-733

猜你喜欢

建议情况
陆股通一周成交情况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