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评估促发展

2018-11-09梁会青孙焕焕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

梁会青 孙焕焕

摘 要:全美创业教育调查是美国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历史最久远、最具综合性的调查。全美创业教育调查从高校创业教育项目模式和类别、创业教育项目资金来源、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探究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态,不仅有助于推动美国创业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也对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全美创业教育调查;高校;创业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业精神、活力和灵活性的经济体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初创企业是美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初创企业创造了约20%的就业岗位,高增长企业(多为年轻企业)创造了约50%的就业岗位[1]。美国的创业教育不仅是美国培养创业人才、促进创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还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效仿的创业教育典范,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强大的影响力。

自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德怀特·鲍曼(Dwight Baumann)首次开设创业相关课程以来,创业教育在美国高校迅速发展,已成为美国本科教育中发展最快的科目之一。2000年,美国约有1200所高校开设创业和小型企业管理课程;2008年,美国高校开设了超过5000门创业教育课程,每年有超过40万名学生学习创业教育内容[2]。一方面,受到20世纪90年代以网络公司为代表的技术公司一夜成功的刺激,加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传统职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大学生不愿意遵循传统的就职和升迁路径,创业成为一种潜在的、更具吸引力的职业选择。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在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比例从2006年的不到2%上升到2011年的15%[3]。另一方面,考夫曼基金会(the 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等机构有关创业教育项目的引导与推动,也极大促进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4]

美国创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创业教育评估也迅速发展,成为洞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发展趋势、教育效果,促进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利器。其中,全美创业教育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NSEE)是美国创业教育评估项目中历史最久远、最具综合性的调查,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5]

一、全美创业教育调查

全美创业教育调查是美国针对小型企业管理和创业教育开展的调查,始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乔治·所罗门(George Solomon)教授于1979年进行的创业教育调查。1997年,乔治华盛顿大学商业和公共管理学院在所罗门教授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现行的全美创业教育调查。全美创业教育调查主要有三大目的:一是搜集四年制学院和大学提供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学分、非学分课程和项目的相关数据,扩展先前的研究成果;二是探究创业教育中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和机制,以及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影响;三是获取社会创业相关信息,并基于此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準确评估。基于上述目的,全美创业教育调查主要关注受访者个人及所在学校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respondent and their respective institution),创业教育方法、主题和材料(pedagogies,subject matter and materials),行业技术发展趋势(technology trends in the industry),外部资源和合作(external components and partnerships),影响(impact of the initiatives)5个方面的信息。

全美创业教育调查的开展主要由美国小企业和创业协会(the United States Associ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USASBE)、考夫曼基金会赞助,所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也由这两个赞助机构共享。美国小企业和创业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专业、学术机构,拥有超过1000名来自大学和学院、营利性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的成员,致力于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推动创业学的发展。考夫曼基金会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支持创业教育的非营利性私营基金会,由美国已故企业家兼慈善家考夫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立。考夫曼认为让年轻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另外,建立企业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刺激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卡夫曼基金会将推动创业教育发展作为基金会两大核心业务之一。考夫曼基金会下设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主管创业教育事务,主要通过经费资助、创业研究,开展全国性创业教育调查等活动,广泛支持创业教育项目和创业活动的开展,促进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2012-2014年全美创业教育调查[6]是最新的调查成果,由考夫曼基金会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创业卓越中心(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Excellence)合作赞助。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新2002-2003年全美创业教育调查结果,了解美国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和现状,搜集四年制学院和大学提供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项目信息,筛选出创业教育最佳课程和实践模式,为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建议。

二、全美创业教育调查结果

如上文所述,全美创业教育调查主要关注创业教育方法、主题和材料,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外部资源和合作、影响等方面信息。笔者将上述方面整合为创业教育项目、资金来源、发展趋势三大部分,下文将对这三方面详细展开论述,试洞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项目

1.创业教育项目模式

美国高校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创业教育项目,包含各类创业教育课程和多种课外创业教育项目等,各学校的创业教育项目开展模式也非常多样。美国小企业协会[7]将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分为5类:一是创业中心模式(Center Based Model),指建立创业中心,联通各院系合作,开展全校创业教育;二是创业生态系统模式(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Model),将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建立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以专家指导、小组讨论、实验室支持、提供实践机会等形式开展创业教育;三是外部模式(Externally Based Mode),指多院系合作,吸引多样外部资源支持,开展针对校外学生的创业教育项目;四是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指将创业教育课程、创业中心活动、体验式学习等融合到一起,关注所有类型的创业教育实践;五是全球模式(Global Model),指在本地创业教育项目中融合国际因素,建立国际合作,开展创业教育。黛博拉·斯特里特(Deborah H. Streeter)等人[8]基于创业教育主要负责部门和针对群体,将高校创业教育项目模式分为磁石模式(magnet programs)和辐射模式(radiant programs)。磁石模式指创业教育由商学院主要负责,吸引全校学生参与商学院主办的创业教育课程;辐射模式指由商学院以外的部门主办创业教育,关注非商务背景的学生。

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项目模式的因素有以下4点。第一,管理因素。涉及项目构想和设计,项目管理人员领导力,资源和资金,创业教育在大学/部门/中心的地位,营销等。第二,环境因素。涉及高校创业文化,所在地区文化,技术成果转化途径和孵化器,获取创业指导的途径等。第三,教育因素。涉及课程/项目预期效果,学分、开课/开展时间,学科关注点,课程/项目规模,课程/实践本质等。第四,人力资源因素。涉及学生特征,教职员特征,激励模式等。[9]

2.创业教育项目类别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项目虽然类型多样,但总体来说可分为创业教育课程和课外创业教育资源项目两类。

(1)创业教育课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创业教育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课程发展到多样化的项目。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形式涉及创业学士学位、创业硕士学位、创业博士学位、创业辅修项目、创业证书项目等形式。其中,针对本科生的主(辅)修创业教育项目在高校中开设面最广;研究生阶段,创业教育多以证书项目的形式体现在工商管理硕士培养计划中;创业学博士、创业学工商管理学博士相对较少。

在课程内容方面,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市场营销、金融等商业项目,创业教育关注新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强调高利润、快增长和适宜的退出策略,以通才的方式将多种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入到一起。创业教育课程和項目关注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早期发展周期面临的挑战。课程主题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关注特许经营和风险投资转向新的风险投资计划、商业计划、技术和创新等话题。

目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频次最高的前五位为: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商业计划(Business Planning)、创业融资(Entrepreneurial Finance)、新创企业(New Venture Creation)、创新(Innovation)(见表1)。

除此之外,开设频率较高的创业教育课程还涉及:创造力(Creativity)、企业营销(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家族企业(Family Business)、新产品开发(New Product Development)、小型企业咨询(Small Business Consulting)、小企业管理(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小企业发展战略(Small Business Strategy)、技术(Technology)、创业的艺术(Entrepreneurship in the Arts)、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电子商务(E-Commerce)、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商业发展战略(Business Strategy)、商业法(Business Law)等。

课程材料方面,除了教学参考书目之外,还广泛结合其他杂志和学术期刊,最常用的参考杂志包括《企业家》(Entrepreneur)、《公司杂志》(Inc.)、《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快速公司》(Fast Company)、《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等。最常参考的学术期刊有《创业理论与实践》(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小企业管理》(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和《商业风险》(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课外创业教育资源项目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参与各类创业教育课程习得创业知识和技能,还能获得广泛的课外创业教育机会。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创业教育机会有:商业计划竞赛(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s)、创业俱乐部(entrepreneurship clubs)、知名企业家讲座(distinguished speaker series)、电梯演讲比赛(elevator pitch competitions)。此外还有孵化器(incubators)、网站设计(web sites)、与高中的合作项目(collaborative programs with high schools)、与四年制学院或大学的合作项目(collaborative programs with 4 year college and/or universities)等。

商业计划竞赛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有助于高校建立跨校合作关系,更为学生的创业技能提供了优质资源和平台,促进诸多优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1973年,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举办首次创业大赛,1984年,百森商学院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举办第一次商业计划竞赛,之后美国创业类竞赛获得蓬勃发展。美国知名媒体“30岁以下精英”(Under30CEO)列举了15项最具规模的高校商业计划竞赛(见表2)[10]。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项目资金来源

高校创业教育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校友和非校友企业家的捐赠、政府资助、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11]

1.校友和非校友捐赠

美国的捐赠习俗由来已久,校友和社会捐赠是美国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也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项目的重要经费来源。例如,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校友舒德福家族2017年向其母校捐赠1800万美元,用于满足学生学习创业课程和开展创业实践的需求。捐赠资金将用来增加70个学生实习岗位和一系列有关创新、创业的讲座,还将用来为住校企业家、全职教职员和行政人员提供支持。捐赠校友舒德福认为“创业是未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培养的重要方面。创业教育将有助于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学生找到工作、创办公司、发展企业,成为任何组织或企业的骨干成员”。[12]

除了校友对母校创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外,非校友企业家的资助也是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推动力。如由莱斯大学技术与创业联盟主办和组织的莱斯商业计划竞赛是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最大型的学生创业竞赛。2017年,莱斯商业计划竞赛为获胜者提供高达150万美元的奖励。2016年超过180家企业和私人赞助商支持莱斯商业计划竞赛。其中,得州鹅协会(The GOOSE Society of TexasTM)为冠军得主提供3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成立于2005年的得州鹅协会致力于把成功的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聚集在一起,为新生代企业家提供支持和帮助。他们认为,培养新生代企业家的最好方法是支持创业教育,投资创业项目,鼓励他人学习创业理念、开展创业实践。在过去的莱斯商业计划竞赛中,他们已经投资了2000多万美元,这些奖金的得主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得克萨斯州和其他地区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2.政府资助

政府资助是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2013年,联邦政府在主要高等教育项目上的支出总额为756亿美元,州政府支出为727亿美元,地方支出为92亿美元[13]。美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进行资助,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于2011年发起的创新团队计划(Innovation Corps Program,I-Corps),此项目迅速成为全世界最大、最成功的科技创业加速器。项目于2011年对约25个奖项进行资助,2012年增加为100个奖项,每个奖项的资助金额不超过5万美金。

2015年,白宫将“I-Corps”项目纳入美国创新战略(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并宣布将该项目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扩展到美国所有的主要研究资助机构,由此形成创新团队计划网络(NSF I-Corps network)。全国范围内,该网络包含8个主要地区节点和61个站点,每个节点包含3~4所核心高校。8个节点主要支持地区创新教育、基础设施和研究,这些节点将合作建设、利用并维持全国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进一步促进造福社会的技术、产品和企业的发展。61个站点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具备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的学术团队转变为创业大赛参赛团队。例如,乔治华盛顿大学作为哥伦比亚地区节点的核心高校主办了很多地区性和全国性的I-Corps项目[14]。乔治华盛顿大学通过免费的地区介绍系列课程(Regional Introductory Courses)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亲身实践的、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介绍如何将创新想法转化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由此鼓励本校具有商业创意或商业技术的教职员工、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与地区I-Corps项目和国家级I-Corps项目。乔治华盛顿大学为符合I-Corps地区标准的项目提供3000美元的资助,为符合I-Corps国家标准的项目提供5万美元的资助。

3.基金会资助

基金会的资助也是高校创业教育项目经费的重要来源。全美创业教育调查的主要资助机构之一考夫曼基金会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支持创业教育的基金会。考夫曼基金会为推动美国创业教育发展,资助了一系列项目,如雪屋创业项目(Ice House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考夫曼校园计划(Kauffman Campus Initiative,KCI)等。其中,考夫曼校园计划是支持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典型项目。21世纪前,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集中于商学院。考夫曼基金会意识到,扩大創业教育实施范围、打破专业疆界、对其他领域的学生开展适当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创业人才。2003年,考夫曼基金会向8所高校共捐赠2500万美元,推行第一轮“考夫曼校园计划”,旨在使所有学生拥有普遍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经验。2006年,考夫曼基金会又向布朗大学、普渡大学等9所高校捐赠2550万美元,开启了第二轮考夫曼校园计划,将资助高校扩展到30多所,为推动美国创业教育提供了超过2亿美元的资助。

科尔曼基金会(the Coleman Foundation)[15]是一家私营的、独立的基金会,主要专注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癌症治疗、为发育性残障群体提供支持、创业教育三个领域建立了核心项目。科尔曼基金会从1981年开始在不同的学院和大学捐赠创业学教授职位,其目的是促进创业学在学术界的合法化。随后的30年,科尔曼基金会对各种创业教育项目进行资助,进一步促进了创业学和创业教育的发展,赠款的重点从培养创业意识转变为支持创业实践活动,这使新生代企业家有机会去实践、发展获得成功所需的技能。例如,科尔曼基金会最近施行的创业教育影响计划(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mpact Plan)包含课程和课程辅助活动两部分:课程目标是促进创业核心技能的发展,学习创业所需的跨学科知识;课程辅助活动为学生提供跨领域的创业实践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的能力。2017年第一季度,科尔曼基金会批准了74万美金支持5所非营利组织的创业教育项目,推进创业教育影响计划;2017年第二季度,批准了18.5万美金资助未来创始人启动项目(the Future Founders Startup programs),持续推进创业教育影响计划。

(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趋势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在未来5年内将会集中关注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体验式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跨学科项目(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精益创业(Lean Start-up)、全球项目(Globally Focused Programs)6个方面,并着力促进这6个方面融入创业教育体系。

1.社会创业

佩雷多和麦克林(Peredo & McLean)[16]认为进行社会创业的群体有以下特征:以通过专门的或突出的方式创造社会价值为目的;识别并把握创造社会价值的机会;注重创新,以创新的方式创造或传播社会价值;在创造和传播社会价值时能接受中等程度的风险;在创业的过程中,面对稀缺资源时毫不畏惧,头脑灵活。

当今世界,社会创业企业家正在着力解决教育、环境、贫穷、健康、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世界上还有40多亿人没有足够的食物、干净的水、有效的能源和医疗设施、教育机会和有尊严的工作。圣克拉拉大学的米勒社会创业中心致力于社会创业企业的发展,他们设想到2020年能对其中10亿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米勒社会创业中心通过帮助社会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服务人类的理念、硅谷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理念相结合。中心通过三种途径加速社会创业企业的发展:一是全球社会福利研究所(GSBI)——帮助社会创业企业与硅谷的高管建立联系,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准备;二是资本影响——帮助社会创业者吸引投资方,创新投资方式,获取经济和社会收益;三是教育和行动研究——开设GSBI项目,为圣克拉拉大学的本科生提供参与社会创业领域的机会,培养未来社会创业者。

2.体验式教育

与在线教育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不同,在线课程和教育在创业教育中表现并不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创业教育涉及体验式学习,而体验式学习很难通过在线课程和教育的方式实现。

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职人员把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机会作为本校项目优势所在。学校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实习、商业计划竞赛、专家咨询等活动机会,鼓励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之外。麻省理工学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本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创业教育体验和实践机会。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创业和创客技能项目(MIT Entrepreneurship and Maker Skills Integrator,MEMSI)[17]由麻省理工学院和香港大学主办,主要面向两所学校中对硬件制造和产品开发感兴趣的创新创业者。项目为期两周,在这两周中参与的学生将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志同道合的创新者们交流和合作;了解中国工厂大规模生产的机制和程序;选择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模型,开发商业案例并陈述方案潜在风险;培养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发展扎实的软硬件开发技能。

3.跨学科项目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初期,课程和项目多由商学院负责,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也多为商学院的学生。随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表现出跨学科和多学科倾向。因为创业教育并不专属于某个学科,创业机会存在于所有学科之中。麻省理工学院早期的創业教育研究结果也表明,来自互补或不同学科背景的创业团队明显有助于初创企业的成功建立和长期发展,最成功的初创企业创始团队往往涵盖技术人员和有营销背景的人员[18]。美国很多高校将促进跨学科合作、构建跨学科项目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原则,并着力践行这一原则。例如,斯坦福大学不仅在商学院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还在工学院、文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教育学院开设不同数量、种类的创业教育课程。

4.商业模式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主要用来帮助创业公司设计、发展商业模式,由瑞士商业理论家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Alexander Osterwalder)于2009年提出。康奈尔大学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开设了“商业模式画布的影响”(Implications for 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课程,这门课程正在迅速成为新企业建立相关课程的主打课程。

商业模式画布包含以下核心点:一是价值主张,指为满足客户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客户群体,指确定客户群体以实现有效的商业模型;三是主要合作伙伴,指确定与公司有联系的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四是核心活动,指描述为了给客户创造价值而需要完成的关键活动;五是核心资源,指为客户创造价值所必需的资源;六是客户关系,指为了企业生存和成功,需要与客户建立的关系类型;七是渠道,指用于接触客户的分销渠道和沟通渠道;八是收益流,指企业可能的收入来源;九是成本结构,指运营一个商业模式所需的所有成本。

5.精益创业

2005年,退休的硅谷企业家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指出,初创公司不是大公司的小版本,而是寻找商业模式的初创企业。后来他将“商业模式画布”与客户发展过程相结合,并于2011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教授“精益商业模式”(Lean Launch Pad)方法论。精益创业方法的基石包括如下四点:一是把市场需求以假设的形式作为一个商业机会提出;二是为所提议的业务定义基本的构建块,如关键的合作伙伴和资源、客户段、收入流等;三是通过客户访谈的方式快速测试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假设;四是根据反馈使用快速迭代调整产品或服务,然后推出最小可用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来寻找产品、市场的适合度。

6.全球项目

发展全球项目也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通过跨国、跨校间的长短期合作项目着力培养创业者的全球视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者和初创企业。如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国际科学和技术项目(MIT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itiatives),通过与国外的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和教职员提供国际化教育和培训经历。麻省理工科学和技术项目与全球25个国家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全球项目,旨在确保学生拥有丰富的国外体验,拓宽他们的视野,并使他们成为其所在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学生项目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筹建了全球实习项目(Inter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全球教学实验室(Global Teaching Labs)、全球创业实验室(Global Startup Labs)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不仅可以体验到国际化的教育经历,更有机会在全球领先的公司和实验室中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项目组还会在学生申请通过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时事、健康、安全、技术等培训,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实质性的体验,而不只是一个旁观者。

三、美国创业教育

对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整合外部资源,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项目模式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全球创业教育的领先者,形成了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保障、社会广泛参与的创业教育体系。政府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社会各类企业、基金会、知名人士广泛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共同为高校创业教育营造适宜发展的环境。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目前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社会参与度较低,社会资源还没有广泛调动起来。《全球创业索引2017》[19]显示,在文化支持维度上,美国得分为0.88,我国仅为0.27。另外,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者,我国创业者的资金来源多为个人家庭积蓄,从银行和投资机构获得资金较少。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就要着力整合各种外部资源,把政府管理部门、社会企业、企业家、投资机构等都纳入创业教育体系,如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知名企业家担任创业团队导师,承办创新创业大赛吸纳投资机构等,为学生提供各类创业教育实践机会。

(二)优化内部资源,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形式涉及创业本科学位、创业硕士学位、创业博士学位、创业辅修项目、创业证书项目等形式。主要话题涉及:策略和成长(strategy and growth)、持续性(sustainability)、市场(marketing)、融资(financing)、合法性(legality)、管理(management)、心理学特征和创业特征(psychology traits and startup characteristics)等,教学方法涉及讨论、商业计划、教室内演练、企业家演讲、案例探究、科研项目、实习、导师制等,这些都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自21世纪初开始发展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进程。但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系统,创业教育课程多以零散选修课的方式进行,这就会导致学生创业热情很高,但创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显示:欧美等国青年接受创业教育的比例高达68%,而中国仅为13%,87%的中国青年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20]。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着力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开设创业基础知识模块、创业技能导向模块课程,实现创业教育大众化,也要利用各学院优势开设创业教育专业导向课程,实现创业教育层次化。

(三)以评估促发展,完善创业教育效果评估体系

为了解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动态,监测创业教育的开展效果,很多机构、学者、高校自身都进行了多样的调查和研究。全美创业教育调查就是为了监测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动态,为全美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标杆。各高校可参照调查结果,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达到以评估促发展的效果。高校自身为了解创业教育项目效果,也使用不同的指标来测评项目产出,如项目期间和结束后开办企业的数量、学生课程评估结果、参加学校组织的项目和活动的人员数量、被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录取的学生数量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仅要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还要重视对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估。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项目开展效果,明确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还可以观摩其他高校创业教育的最新进展,并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借鉴,形成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圈。

参考文献:

[1]Decker R, Haltiwanger J, Jarmin R, et al.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in US Job Creation and Economic Dynamism[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4, 28(3): 3-24.

[2]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EB/OL].https://law.duke.edu/sites/default/files/centers/cip/eshipeducationconf/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universities-and-colleges_kauffman-2.pdf,2017-09-06.

[3]Kim J D. Early Employees of Venture-backed Startups: Selection and Wage Differentials[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6.

[4]孫世选. 考夫曼基金会与创业教育[J]. 清华金融评论, 2014(11):37-38.

[5]The National Survey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B/OL]. http://www.nationalsurvey.org/,2017-08-24.

[6][11]The National Survey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 Overview of 2012-2014 Survey Data [EB/OL].http://www.nationalsurvey.org/files/2014KauffmanReport_Clean.pdf,2017-09-06.

[7]Key Models of Effec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B/OL]. http://www.cipe.org/publications/detail/key-models-effective-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2017-08-28.

[8]Streeter D H, Jaquette Jr J P, Hovis K. University-wid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ternative Models and Current Trends[R]. Cornell University, 2006.

[9]Duval-Couetil N, Shartrand A, Reed T.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 Models and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on Engineering Student Outcomes[J].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6, 5(1): n1.

[10]The 15 Largest College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s[EB/OL].http://under30ceo.com/the-15-largest-college-business-plan-competitions/,2017-09-04.

[12]$18 Million Gift Boosts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EB/OL].https://alumni.unc.edu/news/18-million-gift-boosts-entrepreneurship-program/,2017-07-29.

[13]Federal and State Fu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EB/OL].http://www.pewtrusts.org/~/media/assets/2015/06/federal_state_funding_higher_education_final.pdf,2017-09-05.

[14]I-CorpsTM at GW[EB/OL]. https://entrepreneurship.research.gwu.edu/i-corps%E2%84%A2-gw,2017-08-28.

[15]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B/OL].https://colemanfoundationorg.presencehost.net/what_we_ fund/entrepreneurship/overview.html,2017-08-28.

[16]Peredo A M, McLean M.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6, 41(1): 56-65.

[17]MEMSI: A Two-Week Startup Bootcamp in Hong Kong, China[EB/OL]. http://hkinnovationnode.mit.edu/program/memsi/,2017-09-09.

[18]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t MIT Continuing Global Growth and Impact[EB/OL]. http://web.mit.edu/innovate/entrepreneurship2015.pdf,2017-09-04.

[19]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Index2017[EB/O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aszlo_Szerb2/publication/316595971_Global_Entrepreneurship_Index_2017/links/5906107ba6fdccd580d37ba1/Global-Entrepreneurship-Index-2017.pdf,2017-08-27.

[20]騰讯教育.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发布 [EB/OL]. http://edu.qq.com/a/20160128/044531.htm,2017-09-07.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高校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