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及其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2018-11-06林文忠余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漏洞建筑行业规范化

林文忠,余阳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7)

1 引言

在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模式中,由于质量管理的缺位,责任机制存在漏洞,加上从业人员管理难度大等原因,导致我国的工程管理规范化建设存在着严重漏洞,限制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对促进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体系内,长期存在着生产和经济结构对接性差,管理质量堪忧的问题,企业的生产管理与市场相脱节的问题。建筑企业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对强化企业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改善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的突然变更、材料质量管理问题、施工工艺规范问题、各施工部门的沟通问题等。由于多数企业缺乏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正确认识,导致企业始终难以将工程管理重心放在体系建设上,导致资源调度的不合理和成本浪费。只有高效规范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建设,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规范企业建设目标,使建筑企业的发展驶入正确的轨道[1]。

3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漏洞

3.1 管理责任机制不完善

企业的管理必然和责任机制挂钩,这也是有效保障企业管理质量的渠道,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严重受到市场规模限制,不少建筑企业由国企单位改组而来,其基本审批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风气,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职能之间存在着缺位现象,进而造成了企业责任机制不完善,滋生腐败的现象。在建筑行业当中,无论是甲方单位或是非甲方单位都普遍存在着市场敏感度差,风险意识匮乏的现象。一方面是我国建筑企业缺乏责任意识,在项目建设中对自身行为没有规范,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管理责任制度存在漏洞,质量管理责任机制不完善造成了严重的内部腐败和监管问题,而管理责任机制的漏洞,都会在建筑质量和企业效益上得到反馈,严重影响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监管的成本压力[2]。

3.2 监督激励机制存在漏洞

管理制度的建设仅依靠条例约束是不够的,还要使责任机制与绩效管理机制相挂钩,才能有效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作业态度。例如企业管理过程中,如员工出现消极怠工、受贿行贿、内部腐败现象,在监督管理政策缺位的环境下,不良现象必然开始泛滥,进而打消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使整个企业的生产氛围受到影响。为了促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将员工的生产行为与绩效管理制度相结合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部分企业在绩效激励方面的制度落实存在着矫枉过正或奖惩力度不足的现象,进而难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整体监督管理机制仍有需要完善的空间[3]。

3.3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限

管理制度最终要依靠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去实现,在建筑行业内部这种规模大、部门冗杂的环境中,时常出现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或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偏低的情况,这对于企业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接带来了困扰,难以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造成了当前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这也是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瓶颈。

4 深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深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具体实现路径见图1。

图1 建筑工程规范化管理体系实现路径

4.1 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责任机制

立法和行政管理是建筑企业规范化管理机制的两个主要层面,立法管理是为了保障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书面化、规范化,使企业管理能够有据可循。行政管理的目的在于对企业管理起到明确的警示和调控作用,即分担部分政府管理职能。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和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建立健全企业规范化管理机制,能够帮助企业落实预警、监督、约束等作用。对企业的规范是自上而下开始的,最终唤醒每个员工自发性的责任意识,进而强化企业向心力,使企业发展进入到高质高效的轨道上来[4]。

4.2 强化绩效管理与薪资激励制度

绩效管理是深化落实责任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企业在强化绩效管理时,要结合企业发展规模和市场定位,构建良性的内部竞争机制,更积极的引进优秀人才进入到管理团队中来,尝试运用合理的薪资激励制度,规范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执行力,优化企业内部工作氛围。对责任意识突出,工作质量与工作态度良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薪酬奖励,对长期表现优异的个人开放晋升机制,使优秀人才能够充实企业的管理队伍。

4.3 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企业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团队建设上,对于部门冗杂的建筑企业而言,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高效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对施工工艺、材料供应与管理、工程造价与工期控制等项目进行大数据信息甄别,能够显著加强建筑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效率,实现生产与人力资源的合理调度。此外,应当加快引进复合型管理人才充实企业管理团队,例如,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为避免管理人员技术性的缺失,造成技术管理水平协调性低下的局面,可以提拔部分技术性员工进入管理岗位,实现管理要素与生产之间的平衡。

5 结论

构建科学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硬性需求,是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渠道。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推进企业管理专业化进程,才能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供保障。现代建筑企业应当进一步深化落实制度管理,深化与市场的对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明确和专业的人员管理机制,才能全方位的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达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只有正确认识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才能转变粗放化的管理意识,使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

猜你喜欢

漏洞建筑行业规范化
漏洞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三明:“两票制”堵住加价漏洞
漏洞在哪儿
高铁急救应补齐三漏洞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